李文洁
- 作品数:6 被引量:8H指数:2
- 供职机构:北京师范大学更多>>
- 相关领域:文学更多>>
- 避往无路可走之处——对阮籍《咏怀》(其一)的再理解
- 1999年
- 建安时代"文"和"人"的自觉,使得士人视文学为一种抒泻情感、传达生存感受的形式。阮籍"咏怀"诗的出现,就是这种文学意识和生命意识双重自觉的体现。李善所谓"咏怀者,谓人情怀"(《文选》注,下同),就是这个意思。《咏怀》(其一)自古号为难解,李善在当时已感叹"
- 李文洁
- 关键词:阮籍士人生命意识文学意识再理解
- 《世说新语·文学》的文学观被引量:5
- 2003年
- 《世说新语》“文学”门分为“学”与“文”两部分 ,两部分记载的事例各自按照时代先后排列。“学”的部分主要记录了关于注解经文的佚事 ,“文”的部分记录了创作诗文的佚事。“学”与“文”有着内在的联系 ,但也有所区别。辞、旨的命题共同出现于“学”、“文”二者 ,而“情”的因素则是“文”所独有的。“学”的部分注解经文的方式从阐释经文到独出新见 ,其中蕴涵着个人性与创造性的因素在“文”中得到了充分的发挥。《世说新语》“文学”中的内容表现出“文”与“学”的联系与分离 ,显明了“文”的特征及其逐渐独立的发展方向。
- 李文洁
- 关键词:文学观《世说新语》诗文个人性注解
- 走向文章之士的心路历程——从汉代的三篇不遇赋谈起被引量:3
- 2002年
- 汉代大一统政权的建立 ,使得战国时激扬的主体精神难以再现 ,士人因此产生“不遇”之感。士人在解释“不遇”处境的同时 ,试图重新体认并适应外在环境。基于不同的时势和对自身处境的不同认识 ,士人先后尝试了几种可能的立身方式。这一过程中士人角色意识的转换 。
- 李文洁
- 关键词:人格理想大一统角色意识汉代
- 一种自然 两种风景——陶谢诗境的差异
- 1998年
- 自然山水入诗,几乎和诗歌的历史一样悠久。《诗经》借景起兴,"崧高维岳,骏极于天"(《大雅·崧高》);《楚辞》则有"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九歌·湘夫人》)。魏晋之际,山水田园诗兴起,此后一发而不可收拾,山水田园甚至成为文人气质和志向的象征。以自然人诗,当然源于古人久远的与之相处的经验,但在这一文学传统中,庄子的自然思想实有极为重要的作用。在庄子看来,世间万物同禀天地元气,在大道的包容中,物与人平等相处,自在自为。而人在社会生活中容易迷失本性。
- 李文洁
- 关键词:谢灵运自然山水山水诗派山水田园诗文学传统
- 汉赋创作与汉代文学观念的演进
- 本文以汉代最具代表性的文体汉赋为研究对象,以探讨汉代文学观念的演进过程为研究目的。
绪论部分简要阐明论文思路。在概括汉代文学观念的研究状况的基础上,分析汉代文学观念的可能研究方法。本文通过分析汉赋题材的变化、...
- 李文洁
- 关键词:汉赋汉代文学文学观念汉赋创作
- 文献传递
- 对中国传统文学观念的重新审视——简评王齐洲《呼唤民族性——中国文学特质的多维透视》
- 2003年
- 郭英德李文洁
- 关键词:传统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