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新强

作品数:51 被引量:230H指数:9
供职机构:深圳市宝安区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深圳市宝安区科技计划项目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6篇期刊文章
  • 13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50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8篇创面
  • 11篇烧伤
  • 10篇瘢痕
  • 10篇细胞
  • 9篇复合皮
  • 7篇糖尿
  • 7篇糖尿病
  • 7篇溃疡
  • 7篇胶原
  • 7篇核酶
  • 6篇早期削痂
  • 6篇增生
  • 6篇糖尿病足
  • 6篇皮移植
  • 6篇削痂
  • 6篇复合皮移植
  • 5篇糖尿病足溃疡
  • 5篇足溃疡
  • 4篇愈合
  • 4篇增生性瘢痕

机构

  • 28篇中山大学附属...
  • 24篇深圳市宝安区...
  • 6篇中山大学
  • 3篇深圳市第八人...
  • 2篇肇庆市第一人...
  • 2篇广州市红十字...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南方医科大学

作者

  • 50篇李新强
  • 28篇朱家源
  • 26篇朱斌
  • 26篇唐冰
  • 20篇陈东
  • 13篇陈武鹏
  • 13篇胡检
  • 12篇张涛
  • 11篇张显文
  • 11篇徐华
  • 11篇柳晖
  • 10篇张伟
  • 8篇钟展芳
  • 6篇李爽
  • 5篇方梅
  • 4篇王燮衡
  • 4篇刘阳
  • 4篇邹志强
  • 3篇黄丽容
  • 2篇郑树森

传媒

  • 5篇第八届全国烧...
  • 4篇广州医学院学...
  • 4篇中国临床康复
  • 3篇中华烧伤杂志
  • 3篇中国组织工程...
  • 2篇实用医学杂志
  • 2篇现代医院
  • 2篇护理研究(下...
  • 2篇中国实用医药
  • 2篇第四届全国烧...
  • 2篇全国危重烧伤...
  • 1篇医学理论与实...
  • 1篇中华外科杂志
  • 1篇生物化学与生...
  • 1篇临床医学
  • 1篇中华实验外科...
  • 1篇第一军医大学...
  • 1篇中国民族民间...
  • 1篇国外医学(内...
  • 1篇中国实用内科...

年份

  • 1篇2011
  • 1篇2010
  • 4篇2009
  • 4篇2008
  • 11篇2007
  • 12篇2006
  • 11篇2005
  • 5篇2004
  • 1篇2003
5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深Ⅱ度烧伤创面早期削痂并应用异体脱细胞真皮基质联合自体刃厚皮移植术后的外观和组织病理学观察被引量:5
2005年
唐冰朱家源李新强朱斌钟展芳李爽陈东
关键词:异体脱细胞真皮基质自体刃厚皮移植术后病理学观察早期削痂
短期抗甲状腺药物治疗与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关系的研究
2008年
目的探讨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简称甲亢)患者治疗前后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ANCA)检出情况及其与短期抗甲状腺药物治疗的关系。方法将60例初诊Graves病甲亢患者治疗前作为未治疗组(n=60),治疗后归为治疗组(n=10),40例非甲亢健康人群作为对照组(n=40)。用间接免疫荧光法(IIF)检测血清ANCA及抗核抗体(ANA)。结果2例初诊未治疗甲亢患者ANCA-IIF阳性,10例治疗前ANCA阴性患者药物治疗6个月后及健康人群未检测出ANCA,患者与健康人群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血清ANA均阴性。结论ANCA与Craves病本身可能无关,以及短期抗甲状腺药物治疗可能不诱发ANCA。
徐华池莲祥文杏珠李新强
关键词: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抗体抗核甲状腺拮抗药
胰岛素联合生长因子及现代敷料处理慢性难愈性创面的临床研究被引量:8
2011年
[目的]研究胰岛素联合生长因子及现代敷料处理慢性难愈性创面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100例各种慢性难愈性创面的病人278处创面分为两组进行创面处理。两组均在早期少量多次清创暴露创基的基础上,实验组采用胰岛素联合生长因子创面湿敷后给予银离子敷料或水胶体敷料外加纱块包扎,对照组仅外喷生长因子后给予0.5%呋喃西林或1%碘伏纱块湿敷包扎。比较两种换药方法对慢性难愈性创面的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在换药疼痛评分、创面平均愈合时间、创面愈合率、不同时期创面分泌物细菌培养阳性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采用胰岛素联合生长因子及现代敷料处理慢性难愈性创面是理想的处理方法,能显著提高创面愈合速度及愈合质量,减少病人痛苦,缩短住院时间,且无毒副反应。
方梅柳晖袁志敏冯丽琴黄丽容李新强陈武鹏吴继红
关键词:慢性难愈性创面胰岛素创面处理
复合皮混合移植治疗深Ⅱ度烧伤患者创面疗效观察被引量:23
2005年
目的观察深Ⅱ度烧伤患者创面削痂术后应用复合皮混合移植治疗的效果。方法对23例烧伤患者的30个深Ⅱ度烧伤肢体在伤后3d内分次行削痂术,削至浅筋膜后移植大张异体脱细胞真皮基质,然后切取大张自体刃厚皮(0.10~0.25mm)覆盖于其上。术后10—12d计算移植皮片的存活率,记录创面愈合时间。观察随访3—6个月时患者的肢体外观及功能恢复情况。取1例患者随访3个月时的愈合创面皮肤标本,行病理学观察。结果本组患者复合皮片成活率为93%,7%的皮片因术中固定较差,移植后自体刃厚皮与异体脱细胞真皮基质分离致皮片坏死,或因感染致皮片溶解。随访3—6个月,移植部位皮肤外观、弹性及功能恢复良好。病理学观察显示,成活皮片表皮、真皮结构正常。结论烧伤后早期削痂立即移植复合皮是治疗深Ⅱ度创面的有效方法。
朱家源朱斌李新强唐冰钟展芳陈东张伟
关键词:皮片复合皮创面标本表皮
氦氖激光对烫伤大鼠皮肤生物效应的实验研究被引量:7
2010年
目的:研究大鼠烧伤皮肤残存上皮细胞经氦氖激光作用前后的细微结构变化和微循环生物效应,研究白细胞介素免疫作用对烧伤大鼠的可能影响及其氦氖激光对免疫功能改善的物质基础,为临床建立氦氖激光治疗烧伤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建立大鼠烧伤模型,用氦氖激光照射烧伤创面,用微循环镜观察创面毛细血管及红细胞动态变化情况,并测定毛细血管的管径及红细胞的流速,测定氦氖激光照射烧伤大鼠诱导微循环中细胞因子IL2、IL6的含量,用激光多普勒微循环血流仪检测烧伤创面的血流指数,并同步记录皮肤血流图,了解激光照射后细胞因子的变化情况。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经氦氖激光照射的大鼠创面明显缩小,干燥结痂,效果显著,创面微循环与创面感染和残存上皮细胞的生存率的相关性。结论:氦氖激光照射对于大鼠烫伤治疗的确有效,可在运用氦氖治疗后及其他损伤方面做些研究以便更安全的运用于临床。
胡检陈武鹏李新强柳晖黄宇斌苏永胜贾赛雄林加辉
关键词:氦氖激光烫伤生物效应
Ⅰ型与Ⅲ型前胶原核酶治疗裸鼠增生性瘢痕的比较
2005年
目的:比较Ⅰ型与Ⅲ型前胶原核酶治疗裸鼠增生性瘢痕后成纤维细胞超微结构及胶原形态的改变。方法:(1)建立裸鼠增生性瘢痕动物模型(60只)。(2)将裸鼠随机分为:实验组(A组,20只,注射Ⅰ型前胶原核酶;B组,20只,注射Ⅲ型前胶原核酶;各组又分为2.5μg/100μL及5.0μg/100μL两个剂量组,每个剂量组各10只裸鼠,每天用微量注射器行瘢痕内多位点注射一次,共7d。)及对照组(C组,10只,注射生理盐水,共7d;D组,10只,空白对照组)。(3)应用苦味酸-天狼猩红染色偏振光法,结合图像分析技术,观察分析各组胶原含量及分布的改变。(4)电子显微镜观察各组实验前后超微结构的改变。结果:A、B组实验后瘢痕体积缩小,A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胶原含量均减少(P<0.05);但以分布情况而言,Ⅰ型胶原减少较Ⅲ型胶原明显;两组超微结构改变无明显差异;C组和D组无明显变化。结论:Ⅰ、Ⅲ型前胶原核酶治疗裸鼠增生性瘢痕后,两者均使相应的胶原排列分布及含量减少,形态改变明显,但Ⅰ型减少较Ⅲ型明显;而两者超微结构改变无明显差异。
张涛朱家源朱斌林玉坤李新强唐冰
关键词:瘢痕核酶
苦味酸-天狼猩红偏振光法对疤痕动物模型的鉴定被引量:2
2004年
目的:运用组织学方法对裸鼠疤痕动物模型进行鉴定。方法:选取15只4~6周龄裸鼠,建立疤痕 动物模型;疤痕移植后4~6周处死动物,取移植物行苦味酸 天狼猩红染色偏振光观察组织特点。结果:移植 物与临床取材特性一致,符合增生性疤痕特点。结论:苦味酸 天狼猩红染色偏振光检测瘢痕组织胶原是对增 生性瘢痕组织测定的简便、有效手段;运用裸鼠建立疤痕动物模型是行之有效的、稳定的。
朱斌朱家源张涛唐冰李新强郑树森陈东张伟李爽
关键词:裸鼠动物
糖尿病足溃疡创面的局部处理被引量:25
2004年
糖尿病足溃疡的创面处理在临床上一直是个难题。近年来基于现代创面愈合理论,在国际上关于慢性溃疡创面的局部处理新进展的基础上,提出对糖尿病足溃疡创面采用“创面床准备”的方法进行治疗的方案,其核心内容是对溃疡创面所处时期进行评价,不同的时期采用不同的处理方法,应用不同的敷料或生长因子创造一个适于创面愈合的微环境,促进创面愈合。
朱家源陈东李新强朱斌唐冰张伟张涛
关键词:糖尿病足溃疡创面清创术创面床准备细胞表型
白细胞介素10基因体外转染大鼠骨髓基质细胞对内毒素休克的干预被引量:2
2008年
目的:机体内前炎症递质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6与抗炎症递质白细胞介素10之间的平衡出现严重紊乱,可导致内毒素休克及多脏器功能衰竭。实验拟进一步探讨含大鼠白细胞介素10基因重组复制缺陷型腺病毒体外转染骨髓基质细胞后,内毒素休克动物模型导入的白细胞介素10基因表达及其对机体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6水平的调节。方法:实验于2006—05/2007-10在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外科实验室完成。①材料:清洁级SD雌鼠100只,选取10只用于骨髓基质细胞的分离培养,剩余90只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细胞转染组、模型组、正常组,30只/组,实验过程中对动物的处置符合动物伦理学标准。含大鼠白细胞介素10基因的重组复制缺陷型腺病毒由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烧伤外科朱家源教授惠赠。内毒素Escherichia coli 0111:B4为美国Sigma公司产品。②实验方法:将含大鼠白细胞介素10基因的重组复制缺陷型腺病毒复苏后,加入到贴壁生长达80%的第3代骨髓基质细胞中,将转染后细胞、未转染细胞按5×10^5/孔接种,采用ELISA法和RT-PCR法检测体外白细胞介素10的含量变化。细胞转染组与模型组大鼠均经左侧股静脉注射内毒素5mg/kg建立休克模型,10min后细胞转染组在同侧股静脉注射转染后培养12h的5×10^8L^-1骨髓基质细胞0.5mL,模型组与正常组均注射未转染的5×10^8L^-1骨髓基质细胞0.5mL,分别于0,3,6,12,24,36,48h采用ELISA法检测体内各组大鼠外周血清白细胞介素10、白细胞介素6和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并记录以上各时相点大鼠存活数。细胞回输48h后,组织病理学检测大鼠肝、肺、肾的变化。结果:①体外白细胞介素10的表达:体外转染后的骨髓基质细胞培养上清中可检测到白细胞介素10的表达,表达高峰位于转染后36h,于560bp处显示凝胶电泳条
李新强王燮衡郭燕妮朱家源文杏珠胡检陈武鹏张显文
关键词:转染内毒素休克腺病毒骨髓基质细胞
Ⅱ度创面早期削痂复合皮移植术后病理及电镜结构的研究
目的观察深Ⅱ度创面早期削痂复合皮移植术后病理及电镜结构特征,评价此疗法的远期疗效。方法15例患者,伤后3天内行削痂一期脱细胞异体真皮+自体表皮复合移植,术后全部成活。随访5月-10月,取复合皮标本15例,同时取15例邻近...
唐冰朱家源李新强朱斌钟展芳陈东
文献传递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