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晓川

作品数:20 被引量:105H指数:7
供职机构:青岛市市立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广西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5篇期刊文章
  • 3篇专利
  • 1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7篇肿瘤
  • 5篇胃癌
  • 4篇蛋白
  • 4篇蛋白酶
  • 4篇细胞
  • 4篇疗效
  • 4篇肠肿瘤
  • 3篇预后
  • 3篇增殖
  • 3篇增殖细胞
  • 3篇增殖细胞核
  • 3篇增殖细胞核抗...
  • 3篇乳腺
  • 3篇手术
  • 3篇切除
  • 3篇外科
  • 3篇细胞核
  • 3篇细胞核抗原
  • 3篇进展期胃癌
  • 3篇抗原

机构

  • 20篇青岛市市立医...
  • 2篇重庆医科大学...
  • 1篇国家海洋局第...
  • 1篇广西医科大学...

作者

  • 20篇李晓川
  • 8篇林惠忠
  • 8篇陈磊
  • 6篇周东风
  • 3篇吴承先
  • 3篇崔京远
  • 2篇姜相君
  • 2篇田晓卫
  • 2篇高玉强
  • 2篇李宏
  • 2篇王严庆
  • 1篇梁忆波
  • 1篇马超
  • 1篇常宏
  • 1篇赵鹏
  • 1篇高明
  • 1篇常成
  • 1篇李凤慧
  • 1篇郝林华

传媒

  • 4篇中国现代普通...
  • 3篇中华外科杂志
  • 2篇中国肿瘤临床...
  • 2篇中国医药指南
  • 1篇肿瘤防治杂志
  • 1篇齐鲁医学杂志
  • 1篇重庆医学
  • 1篇现代肿瘤医学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22
  • 2篇2018
  • 1篇2017
  • 4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2
  • 2篇2010
  • 3篇2006
  • 1篇2005
  • 1篇2004
  • 2篇2003
2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奥沙利铂联合氟尿嘧啶和甲酰四氢叶酸治疗局部进展期胃癌临床研究被引量:2
2005年
目的:评价奥沙利铂、5氟尿嘧啶(5FU)和甲酰四氢叶酸(CF)联合新辅助化疗治疗局部进展期胃癌的近期疗效和毒副反应。方法:选择2000年3月~2004年4月我科住院的胃癌患者42例入组,术前接受化疗,方案为:奥沙利铂130mg/m2,d1;5FU500mg/m2,d1~d3;CF300mg/d,d1~3。每3个周为1个周期,共2个周期。观察新辅助化疗后肿瘤原发病灶的缓解情况,并观察毒副反应。结果:42例患者中有38例获得手术切除,其中26例获得根治性切除,19例肿瘤原发病灶明显缩小,14例肿瘤TNM分期降低。毒副反应主要为白细胞减少、腹泻、恶心、呕吐、脱发、肝功能异常,经对症及营养支持治疗后均能缓解。结论:奥沙利铂联合5FU与CF新辅助化疗在局部进展期胃癌的治疗中近期疗效显著,耐受性良好。
林惠忠李晓川陈磊崔京远李宏周东风
普外科清创箱
普外科清创箱,属于医疗用具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包括箱体,其特征是在箱体下侧设有滚轮,箱体上侧设有方形操作槽,方形操作槽右后侧设有伸缩管槽,伸缩管槽内设有伸缩管,伸缩管上侧设有挂钩,伸缩管外侧设有锁紧帽,方形...
李晓川
文献传递
奥沙利铂为基础的两周方案用于进展期胃癌新辅助化疗的临床评价
林惠忠姜相君陈磊赵鹏李晓川高玉强
该课题采用循证医学的概念,建立规范胃癌多中心临床研究平台,针对预后较差的进展期胃癌患者开展临床多中心随机对照研究。观察mFOLFOX7新辅助化疗方案在48例临床确诊的进展期胃癌患者综合治疗中的作用。48例临床确诊的进展期...
关键词:
关键词:胃癌奥沙利铂肿瘤治疗
胃癌患者手术前后血清TSGF、AFP及HER-2/neuECD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被引量:4
2017年
目的探讨胃癌患者手术前后血清恶性肿瘤特异性生长因子(TSGF)、甲胎蛋白(AFP)及HER-2/neu胞外域部分(ECD)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4年5月至2016年5月间青岛市市立医院收治的接受胃癌根治术的80例胃癌患者,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分别对患者血清TSGF、AFP及HER-2/neu ECD水平进行检测,计算手术前后上述血清指标水平下降情况。将血清TSGF和AFP分别降低20U/ml和5ng/ml及以下的患者设定为低降低组,将分别降低20U/ml和5ng/ml以上的患者设定为高降低组。统计分析不同病理参数患者手术前后血清TSGF、AFP及HER-2/neu ECD水平降低情况,不同降低组患者胃癌复发及累计生存情况受手术前后血清TSGF、AFP及HER-2/neu ECD水平的影响情况。结果高中分化、有淋巴结转移、临床分期Ⅲ+Ⅳ期患者手术前后的血清TSGF、AFP及HER-2/neu ECD水平降低程度均显著低于低分化、无淋巴结转移、临床分期Ⅰ+Ⅱ期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不同年龄患者手术前后血清TSGF、AFP及HER-2/neu ECD水平降低程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TSGF、AFP及HER-2/neu ECD水平低降低组患者的18个月胃癌复发均显著高于高降低组(均P<0.05),18个月累计生存率均显著低于高降低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胃癌患者手术前后血清TSGF、AFP及HER-2/neu ECD的降低程度受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和临床分期等临床病理参数的影响,能够对患者的术后复发及累计生存情况进行有效衡量。
李晓川冯立忠吴承先
关键词:TSGFAFPHER-2/NEUECD
他拉唑帕尼治疗局部晚期HER-2阴性乳腺癌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
2022年
目的:观察他拉唑帕尼治疗局部晚期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uman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2,HER-2)阴性乳腺癌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我院2019年01月至2020年03月收治的80例局部晚期HER-2阴性乳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紫杉类联合蒽环类治疗,观察组加用他拉唑帕尼,4个周期后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患者客观缓解率为85.00%,与对照组(70.00%)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肿瘤标志物(CA15-3、CA125、癌胚抗原、循环肿瘤DNA)、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水平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与治疗前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肿瘤标志物、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水平与对照组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恶心/呕吐发生率为20.00%、骨髓抑制发生率为15.00%、白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减少发生率为10.00%,与对照组15.00%、15.00%、7.50%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他拉唑帕尼的应用有助于进一步提高局部晚期HER-2阴性乳腺癌患者客观缓解率且安全性高,值得推广使用。
常成李晓川田晓卫
关键词: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乳腺癌
乳腺区段切除术治疗乳腺良性肿块的临床效果分析被引量:6
2010年
目的探讨的临床效果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外科2006年1月至2008年12月112例实施乳腺区段切除术治疗乳腺良性肿块病案,其中乳腺脓肿9例、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19例、乳腺囊性增生症28例、乳腺纤维腺瘤27例、乳腺脂肪瘤29例。结果 112例手术均顺利完成,105例术后6~8d拆线,无并发症;随防0.5~3年以上肿物无复发。结论实施乳腺区段切除术治疗乳腺良性肿块具有积极临床意义。
马超李晓川梁忆波
关键词:乳腺区段切除术良性肿块
普外术后患者行肠外营养的临床疗效评价被引量:8
2014年
目的探讨普外术后患者进行肠外营养补给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在我院就诊的普外术患者共50例,将其分为两组,观察组在手术后进行肠外营养供给,对照组在手术后给患者输入葡萄糖补给,然后观察和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后营养补给和身体恢复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经过肠外营养供给之后,患者出现并发症的现象要明显低于对照组,并且观察组患者的身体恢复情况也要比对照组好很多。结论手术前后的营养补给能降低手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肠外营养供给对普外手术患者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李晓川田晓卫
关键词:临床疗效
基质金属蛋白酶及其抑制剂和增殖细胞核抗原在大肠肿瘤中的表达及意义
2003年
林惠忠李晓川高明王严庆陈磊
关键词:基质金属蛋白酶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剂增殖细胞核抗原大肠肿瘤大肠腺瘤
胃肠免疫表型标志物与胃印戒细胞癌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
2018年
目的 :探讨胃免疫表型标志物(M UC1、M UC6、M UC5AC)及肠免疫表型标志物(M UC2、CDX2)在胃印戒细胞癌中的表达及其与者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85例胃印戒细胞癌胃、肠免疫表型标志物表达情况,并根据相关标志物表达水平差异,将胃印戒细胞癌分为胃型32例,肠型26例,混合型27例,分析胃、肠免疫表型标志物与胃印戒细胞癌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结果:肠免疫表型标志物MUC2、CDX2在黏膜下层浸润癌组、脉管浸润组及淋巴结转移组中阳性表达率均高于黏膜内癌组、无脉管浸润组及无淋巴结转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胃免疫表型标志物MUC6、MUC5AC在黏膜下层浸润癌组的阳性表达率均低于黏膜内癌组(P<0.05)。CDX2阳性表达率随着肿瘤直径的增加而显著升高(P<0.05)。经Cox风险模型显示,胃、肠免疫表型是胃印戒细胞癌5年生存率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经生存分析可知,胃型印戒细胞癌5年生存率显著高于肠型及混合型(P<0.05)。结论:肠型及混合型胃印戒细胞癌恶性程度较胃型高,预后效果较差。根据胃、肠免疫标志物对胃印戒细胞癌进行免疫分型将有助于临床对该类患者预后进行评估及提供治疗指导。
冯立忠吴承先李晓川
关键词:胃印戒细胞癌临床病理特征预后
胃蛋白酶原及其亚群与CA72-4联合检测对早期胃癌诊断及预后判断的意义被引量:19
2004年
目的探讨血清胃蛋白酶原(PG)及其亚群PG Ⅰ、PGⅡ和CA72-4与胃癌患者早期诊断及术后复发的关系。方法采用RIA法测定62例胃癌及其他胃部疾病患者和72例胃癌手术患者及对照组的血清PG Ⅰ、PGⅡ及CA72-4值,并对两者联合检测诊断胃癌及其预后判断的临床价值进行综合评价。结果早期与进展期的胃癌患者血清PG含量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在早期胃癌的诊断上,胃癌患者的血清CA72-4值与正常人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进展期胃癌患者的CA72-4含量则显著升高(P<0.01)。胃癌手术前后PG Ⅰ、PGⅡ及CA72-4含量变化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其中全胃切除者血清PG Ⅰ及PGⅡ的含量均明显低于胃次全或大部分切除者(P<0.05),全胃切除术后患者血清胃蛋白酶原含量很低,但当胃癌复发后PG Ⅰ、PGⅡ及CA72-4值均明显升高;胃次全或大部分切除者复发前后PG Ⅰ及PGⅡ变化不显著(P>0.05),CA72-4却有明显变化(P<0.05),联合检测特异性更高(P<0.01)。结论检测PG含量变化,尤其是PG Ⅰ、PG Ⅰ/PGⅡ下降对早期胃癌筛选有一定意义。PG和CA72-4联合检测,可显著提高检测的灵敏度及特异性,有望适用于胃癌术后复发的监控。
林惠忠陈磊李晓川周东风崔京远
关键词:CA72-4PG胃蛋白酶原早期胃癌亚群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