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曼罗

作品数:9 被引量:15H指数:2
供职机构:沈阳工业大学党政办公室更多>>
发文基金:辽宁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立项课题辽宁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辽宁省教育厅高等学校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经济管理哲学宗教政治法律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文化科学
  • 3篇经济管理
  • 1篇哲学宗教
  • 1篇政治法律
  • 1篇历史地理

主题

  • 2篇人力资本
  • 2篇资本
  • 2篇教育
  • 2篇高校
  • 1篇缘由
  • 1篇植根
  • 1篇人类社会
  • 1篇人力资本价值
  • 1篇社会
  • 1篇社会演进
  • 1篇胜任力
  • 1篇市场经济
  • 1篇书刊
  • 1篇主义
  • 1篇资本价值
  • 1篇维度
  • 1篇维度分析
  • 1篇文化
  • 1篇文化产业
  • 1篇马克思主义

机构

  • 7篇沈阳工业大学
  • 6篇沈阳师范大学

作者

  • 8篇李曼罗
  • 3篇李素贤
  • 1篇施杨
  • 1篇唐丽
  • 1篇默存

传媒

  • 5篇沈阳师范大学...
  • 1篇沈阳师范大学...
  • 1篇辽东学院学报...
  • 1篇沈阳工业大学...

年份

  • 1篇2017
  • 1篇2010
  • 2篇2009
  • 2篇2008
  • 1篇2006
  • 1篇2003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高校教师人力资本价值维度分析被引量:6
2008年
高校教师人力资本是高等教育中最具主观能动性的资本,其价值构成包括补偿价值、转移价值、创新价值,它的基本特征是:稀缺性、私有性、主观性、创造性等,它的元胜任力也非同一般人力资本,对其价值维度进行测量,实现价值维护、培养、提升,将对教育的发展、社会的进步、经济的提高具有不可估量的意义。
李素贤李曼罗
关键词:高校教师人力资本价值
论科技书刊生产与消费的协调与均衡
2008年
近年来科技书刊的生产与消费出现了不协调的现象,消费不畅,供销失衡.要使科技书刊均衡发展,必须提高其知识的承载力、创新力、吸引力,即竞争力.只有生产与消费均衡发展,才能实现其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
李素贤李曼罗
关键词:科技书刊竞争力
马克思主义植根于中国的文化缘由被引量:1
2010年
中国近代社会思潮众多,但最终却以马克思主义取代各种思想体系,成为中国文化的主导意识形态。除政治因素外,影响其发展的文化因素也是必不可少的。通过探讨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大同思想、家国思想、民本思想之间的内在接合点,阐述了其在中国占据文化主流不容忽视的文化缘由。
施杨李曼罗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传统文化
版权制度对科学传播的意义及局限被引量:1
2003年
版权制度的发展对科学传播的规范与保护起一定的作用,但版权制度与科学传播之间也存在一定的矛盾。在版权贸易中科学作品版权分类保护对科学传播具有一定的影响。
唐丽李曼罗
关键词:版权制度版权保护
教育与经济关联性特征分析
2017年
教育和经济是两个不同的领域,就其生产而言是两种不同的生产:一个是从事精神产品的生产;一个是从事物质资料的生产。它们各自在运行中都有其特定的规律。但就其发展来说,教育与经济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关联性,这种关联性表现为正相关性,概括起来为相互依存,相互制约,共生共振、相互促进。因此,在社会发展中必须注意教育与经济的良性循环和协调发展。
李曼罗
关键词:教育
竞争对人类优化与社会演进的溢出效应
2009年
竞争,尤其种内竞争,是生物存在和进化的机制和动力。虽从发轫之日起人类社会内部就存在竞争,但唯有市场经济的出现,才在其内部建立普遍、持久、高效的竞争机制,从而使人的生理素质或类属能力更好地得到维持和提高,推进了社会的演进和发展。旧经济体制却违背了这一规律,人为地取消竞争,长此以往社会必然倒退。人类应该遵循竞争规律,创造一定的社会条件优化竞争环境。
李曼罗默存
关键词:市场经济社会演进人类社会
文化产业核心能力的营造与发展被引量:2
2006年
核心能力是文化产业竞争优势的源泉,文化产品是核心能力的市场表现,是核心能力的物质载体。核心能力的营造需要人力资源与客观因素的整合才能得以实现。
李勇李曼罗
关键词:文化产业核心能力
从教育经济学看高校经营的理论与模式被引量:5
2009年
运用教育经济学的理论引领高等院校的改革会更加促进高等教育的发展。高等院校运用教育经济学理论改革的模式是采取经营的方式:构建现代管理模式、资源合理配置模式、人力资本培育模式、成本有效分析与管理模式。运用这一改革模式可使高等院校实现"育人和经济、社会效益"最大化的双重目的。
李素贤李曼罗
关键词:教育经济学人力资本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