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汉楠

作品数:4 被引量:14H指数:3
供职机构:沈阳建筑大学市政与环境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辽宁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立项课题辽宁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篇环境科学与工...
  • 2篇农业科学

主题

  • 2篇毒死蜱
  • 2篇生活垃圾
  • 2篇生物降解
  • 2篇生物修复
  • 2篇垃圾
  • 2篇降解
  • 2篇降解菌
  • 2篇城市生活垃圾
  • 1篇收集运输
  • 1篇减量排放

机构

  • 4篇沈阳建筑大学

作者

  • 4篇李汉楠
  • 2篇孙凤海
  • 2篇牛明芬
  • 2篇张迪
  • 2篇崔伟
  • 2篇李卓坪
  • 2篇庞小平
  • 2篇刘知远
  • 1篇孙作青
  • 1篇徐玉梅

传媒

  • 2篇沈阳建筑大学...
  • 1篇安徽农业科学

年份

  • 2篇2011
  • 2篇2009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毒死蜱降解菌的筛选及其特性的研究
本实验采取富集分离法从施加毒死蜱的土壤中提取了1株能够高效降解毒死蜱农药的微生物D12,在充分供氧的条件下,研究了该菌株降解毒死蜱的降解过程、生长条件及其影响因素,并在纯培养的条件下测定该菌株对毒死蜱的降解效果。结果表明...
刘知远牛明芬李卓坪张迪庞小平李汉楠崔伟
关键词:毒死蜱生物降解降解菌生物修复
文献传递
城市生活垃圾收运管理模式的优化设计被引量:5
2011年
目的探讨适合我国城市生活垃圾现状可行的收运管理模式.方法借鉴国外城市生活垃圾先进收集运输管理经验,通过对常用几种收运模式进行对比分析,模拟出一套能够解决我国城市生活垃圾收集、运输中问题的系统模式.结果城市收集管理模式的优化:生活区实行袋装分类收集,通过建立小型回收房细化垃圾分类;运贮和中转管理模式的优化:提出了生活垃圾分类收集思想,强调收运路线的优化设计,运用先进的信息管理技术,对整个垃圾运贮中转过程进行实时监控,使城市垃圾运贮中转实现机械化收运、信息化管理、高效率运作、大区域服务,真正实现垃圾日产日清.结论适宜我国城区生活垃圾收运与处置的优化模式能为我国未来城市生活垃圾的收运系统的进一步研究和完善起到积极指导作用,实现我国城市生活垃圾收运管理利用最优化.
孙凤海李汉楠徐玉梅
关键词:城市生活垃圾收集运输
城市生活垃圾减量排放模式设计被引量:6
2011年
目的设计一套适合城市生活垃圾减量排放的系统模式,以实现我国城市生活垃圾减量化、排放最优化的要求.方法在分析我国城市生活垃圾的现状及存在问题、借鉴国外城市生活垃圾处理的成功经验的基础上,采用横、纵向相结合的改进方法,进行城市生活垃圾减量排放模式设计.结果横向端注重生活垃圾全过程管理的系列流程:源头排放→中间收运→末端处理;纵向端按照点线面的原理来处理减量排放:居民→社区→区级→市级;功能基础操作端充分支持横向与纵向的结合,在政府市级的宏观调控下,以各环节的基础为基本的工作单位,实现一种具体的能达到生活垃圾的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的可行模式.结论城市生活垃圾减量排放模式对于改善城市环境污染、节约资源、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起到积极地促进作用.
孙凤海李汉楠孙作青
关键词:城市生活垃圾减量排放
毒死蜱降解菌的筛选及其特性的研究被引量:3
2009年
[目的]筛选对毒死蜱具有良好降解作用的菌株,为利用微生物进行有机磷农药土壤修复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富集分离法从喷施毒死蜱的土壤中分离出4株对毒死蜱有良好降解作用的菌株,经复筛最终得到1株能够高效降解毒死蜱农药的微生物菌株D12,在充分供氧的条件下,研究菌株降解毒死蜱的降解过程、生长条件及其影响因素,并在纯培养的条件下测定该菌株对毒死蜱的降解效果。[结果]当接种量为菌浓度OD560=0.179,最适pH值为7.0,温度为30℃,毒死蜱浓度为100mg/L时,该菌株D12培养6d后的降解率达到50.4%。该菌生长的最佳毒死蜱浓度为1000mg/L,对毒死蜱的最大耐受浓度为3000mg/L。[结论]试验筛选的菌株D12在基础培养基中对毒死蜱有较强的降解能力。
刘知远牛明芬李卓坪张迪庞小平李汉楠崔伟
关键词:毒死蜱生物降解降解菌生物修复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