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玫

作品数:5 被引量:13H指数:3
供职机构:南京大学文学院更多>>
相关领域:文学政治法律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4篇文学
  • 1篇医药卫生
  • 1篇政治法律

主题

  • 3篇文学
  • 2篇都市
  • 2篇都市小说
  • 2篇小说
  • 2篇写作
  • 1篇代文
  • 1篇当代文学
  • 1篇新感觉
  • 1篇新感觉派
  • 1篇新时期文学
  • 1篇叙事
  • 1篇叙事特点
  • 1篇异化主题
  • 1篇中国当代文学
  • 1篇人性
  • 1篇弱势
  • 1篇思潮
  • 1篇主题
  • 1篇文学思潮
  • 1篇写作方式

机构

  • 5篇南京大学

作者

  • 5篇李玫
  • 1篇丁帆
  • 1篇张晓晶
  • 1篇贾丽萍
  • 1篇乔世华
  • 1篇刘晓蕾
  • 1篇武善增
  • 1篇姜玉琴
  • 1篇李玲
  • 1篇傅元峰

传媒

  • 1篇江海学刊
  • 1篇译林
  • 1篇盐城师范学院...
  • 1篇江苏行政学院...

年份

  • 2篇2002
  • 2篇2001
  • 1篇1999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故事、人性和一种写作方式--《不在犯罪现场》解读
2002年
<不在犯罪现场>是一篇'好看'的小说,这是最初的和最感性的印象.在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思潮扫荡之后,小说的'好看'曾一度成为文坛努力追求的目标,也一直是广大读者的吁求.不过,对于这部作品而言,意义并不止于此.在伴随着表层结构的故事讲述的同时,它还完成了一次对于人性的探索.
李玫
论三十年代左翼都市小说中的“成长”主题被引量:3
1999年
“成长”和“进步”具有明确的目的。三十年代左翼都市小说中“成长”主题有两种模式 ,在两种模式中知识分子与工人在角色功能上是互换的 ,因而两种模式的“成长”是互为反方向的。主题性结构是作家在现实生活中所感知的程式化的观念内容向艺术形式积淀演化 ,因而“成长”的主题性结构与三十年代社会历史发展有内在联系。与“成长”主题相关的分别是“前成长”主题与“后成长”主题 ,三者相互印证 。
李玫
关键词:都市小说主题
关于20世纪80-90年代文学思潮的对话被引量:4
2001年
该对话从文化和美学的双重视角梳理了20世纪八九十年代文学思潮的发展脉络,分别对反思文学、改革文学、寻根文学的价值定位问题、文学向内转问题、新写实主义的“零度情感”问题、“现实主义冲击波”的消解悲剧意识问题、女性文学批评对男权文本盲视问题、晚生代作家的后现代写作问题、诗歌批评问题等都进行了深层探讨,着重叩问八九十年代各种文学思潮后面所蕴含的不同人文价值立场。不同的学术观点形成了交锋与对话,并在坚守文学的批判立场上达成共识。
丁帆武善增张晓晶傅元峰李玫姜玉琴李玲贾丽萍刘晓蕾乔世华
关键词:文学思潮价值立场
论30年代都市小说中的“异化”主题被引量:7
2001年
30年代不同流派的都市文本中 ,异化的力量无处不在。在新感觉派、京派、左翼文本中分别体现为 :物的挤压 ,“智”的束缚和政治因素对人性的覆盖。不同的叙述特点 ,源于不同文化对叙事的驱动。
李玫
关键词:都市小说京派小说新感觉派文学叙事特点海派文学
非人类的弱势生存与新时期写作
李玫
关键词:中国当代文学新时期文学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