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玫
- 作品数:3 被引量:21H指数:2
-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更多>>
- 发文基金: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创新研究群体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水利工程更多>>
- 石羊河流域近40a来水资源供需格局演变被引量:9
- 2010年
- 通过计算石羊河流域凉州区和民勤县1964-2006年的水资源供需格局,分析了导致民勤地区缺水量变化的原因。结果表明:(1)40 a来凉州区和民勤县水资源需求量总体上趋于增加,尤其以20世纪90年代以后水资源需求增幅最大;(2)40 a来凉州区和民勤县水资源供需矛盾不断加剧的趋势几乎一致,凉州区从1995年起出现缺水现象,而民勤县一直处于缺水的状态;(3)导致民勤县缺水加剧的主要因素为出山径流的降低、凉州区需水量的增加以及民勤县需水量的增加。
- 李玫石敏俊张翠芳马国霞王磊
- 关键词:石羊河流域水资源供需生态退化
- 中国水土流失经济损失的货币化评价被引量:12
- 2009年
- 绿色国民核算体系弥补了现有核算体系不足成为学者们研究的重点,而如何对生态环境进行经济核算是实现绿色国民核算体系的难点。本文通过对我国31个省(市、区)水土流失损失进行经济计量核算,得出以下结论:(1)我国水土流失空间差异显著,呈西强东弱,南强北弱的空间分布格局。(2)水土流失损失最多的五个省份是贵州、四川、云南、陕西、湖北,损失最少的五个省份是新疆、北京、海南、西藏、江苏。(3)我国水土流失损失约占全国GDP的1.45%,东部、中部、西部分别为0.35%、1.5%、4.6%,西部地区水土流失损失大于东部地区。(4)贵州的真实储蓄为负值,处于不可持续发展状态;西藏、云南、青海、甘肃、宁夏等省份真实储蓄虽大于0,但真实储蓄率较低,可持续发展能力低。(5)我国东部和西部的人均真实储蓄比值大于人均GDP比值,东、西部间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差距比现实的经济发展差距更大。
- 马国霞石敏俊李玫
- 关键词:水土流失经济损失
- 中国经济发展的资源环境代价
- 绿色国民核算体系弥补了现有核算体系不足成为学者们研究的重点,其中,对环境污染、生态退化、资源消耗货币化评价是实现绿色国民核算体系的难点。本文对中国31个省、市、自治区2005年的资源消耗损失、生态退化损失和环境污染损失进...
- 石敏俊马国霞李娜李玫
- 关键词:可持续发展环境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