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立强

作品数:31 被引量:11H指数:2
供职机构: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核物理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核科学技术政治法律医药卫生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7篇会议论文
  • 10篇期刊文章
  • 2篇专利

领域

  • 23篇核科学技术
  • 2篇政治法律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医药卫生
  • 1篇理学

主题

  • 12篇强流
  • 9篇放射性核束
  • 8篇加速器
  • 7篇离子
  • 7篇离子源
  • 4篇直线加速器
  • 4篇质子直线加速...
  • 4篇强流ECR离...
  • 4篇分析磁铁
  • 3篇低能
  • 3篇低能强流离子...
  • 3篇束流
  • 3篇束流测量
  • 3篇探针
  • 3篇强流离子束
  • 3篇扰动角关联
  • 3篇微波离子源
  • 3篇角关联
  • 3篇发射度
  • 3篇RFQ

机构

  • 29篇中国原子能科...
  • 1篇中国科学院

作者

  • 29篇李立强
  • 23篇崔保群
  • 18篇蒋渭生
  • 17篇王荣文
  • 14篇马鹰俊
  • 14篇姜冲
  • 11篇邓金亭
  • 8篇马瑞刚
  • 7篇唐兵
  • 4篇马英俊
  • 4篇包轶文
  • 3篇秦久昌
  • 3篇范平
  • 3篇郑永男
  • 3篇朱升云
  • 2篇李爱玲
  • 2篇徐勇军
  • 2篇崔保鲜
  • 1篇魏国海
  • 1篇陈泉

传媒

  • 5篇原子能科学技...
  • 3篇第四届全国高...
  • 2篇核技术
  • 2篇军工文化
  • 2篇'2001全...
  • 2篇’2001全...
  • 1篇工业控制计算...
  • 1篇第五届“希望...
  • 1篇第五届全国医...

年份

  • 1篇2019
  • 1篇2018
  • 1篇2014
  • 2篇2013
  • 1篇2010
  • 2篇2008
  • 3篇2007
  • 4篇2006
  • 6篇2004
  • 1篇2002
  • 5篇2001
  • 1篇2000
  • 1篇1997
3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放射性核束实验装置研制
本文介绍了基于HI-13串列加速器的放射性核束装置,包括系统概况,初级束流线,放射性同位素在线分离系统,系统的离线实验研究等。
崔保群李立强马鹰俊王荣文邓金亭姜冲蒋渭生秦久昌
关键词:放射性核束分析磁铁
文献传递
HI-13串列加速器上<'62>Zn放射性核束的产生
本文介绍利用串列加速器作为驱动加速器在线产生<'62>Zn放射性核束的方法,介绍了靶的制备,束流的调试方法,在线产生了能量为25keV、强度大于10<'6>pps的<'62>Zn放射性核束.也评估了实验产生放射性核束的效...
崔保群李立强马鹰俊姜冲邓金亭王荣文蒋渭生
关键词:HI-13串列加速器靶材料
文献传递
强流RFQ注入系统研制
本文介绍研制的强流RFQ注入系统,系统包括强流离子源,聚焦透镜,束流切割器等,注入系统在RFQ入口处形成了束流能量75keV,流强42mA,α参数为1.79, β参数为0.0596 mm/mrad,束流脉冲频率1-100...
崔保群马鹰俊李立强马瑞刚姜冲唐兵王荣文邓金亭蒋渭生
关键词:RFQ离子源
文献传递
微波离子源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微波离子源的新结构。在该结构中,波导采用单脊设计,用金属材料制成,通过冷却水强制冷却,脊厚度超过微波耦合窗板的中心,且波导脊的端面与微波耦合窗紧密贴合。这一些的独特设计,使微波离子源从根本上避免了高能返流...
崔保群蒋渭生李立强马鹰俊姜冲唐兵马瑞刚
文献传递
微波离子源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微波离子源的新结构。在该结构中,波导采用单脊设计,用金属材料制成,通过冷却水强制冷却,脊厚度超过微波耦合窗板的中心,且波导脊的端面与微波耦合窗紧密贴合。这一些的独特设计,使微波离子源从根本上避免了高能返流...
崔保群蒋渭生李立强马鹰俊姜冲唐兵马瑞刚
文献传递
放射性核束靶源试验及应用装置
本文介绍了放射性核束靶源试验及应用装置中几个关键部分的设计,包括系统总体要求,初级束流线,放射性同位素在线分离系统,放射性剂量及辐射防护,系统总体效率评估等。
崔保群秦久昌李立强王荣文朱升云徐勇军
关键词:放射性核束分析磁铁
文献传递
基于LabVIEW的发射度测试仪
2007年
在加速器和束流输运线设计的参数中,束流发射度是描写束流品质的最重要的参数。为了提高束流品质,必须进行发射度的测量。利用虚拟仪器系统的概念来构造特定的测量系统是一个发展趋势。介绍的发射度测试仪,能够实现对各种设备的编程控制,完成数据的采集、传输和分析处理。
李爱玲崔保群杨丙凡马瑞刚李立强
关键词:发射度虚拟仪器LABVIEW
用于质子直线加速器的强流电子回旋共振离子源被引量:8
2002年
研制了一台用于加速器驱动次临界系统 (ADS)的强流电子回旋共振离子源。在 30keV能量下 ,引出的氢离子最大束流达到 1 0 0mA ,质子比好于 85 % ,引出束流密度最高可达 34 0mA/cm2 。初步测定的发射度约为 0 1 1πmm·mrad。已通过了 1 0 0h的连续运行考验。
崔保群李立强包轶文蒋渭生王荣文
关键词:质子直线加速器电子回旋共振离子源加速器驱动次临界系统发射率
用于蓝姆移动型极化离子源的低能强流双等源
1997年
建立了用于蓝姆移动型极化离子源的双等源和低能引出聚焦系统,实验比较了等离子体出口孔径和聚焦电极之间的距离对引出束的影响,并调整了离子源的运行参数。离子束的质子比可达60%以上,满足了极化离子源的工作要求。约有4mA低能氢离子束(550eV)或氘离子束(1100eV)进入铯蒸汽电荷交换管道,在极化源上使用低能强流双等源后,可获得200nA左右的极化质子(或氘核)束。
王荣文陈泉史淑梅李立强
关键词:离子源
低能强流离子束装置的研制
一、前言为满足物理实验的要求,我们研制了一台低能强流离子束装置,该装置将能够提供流强大于20 mA,能量为10-100keV的轻离子束。本文介绍该装置的基本情况及用氢气作为工作气体的初步实验结果。二、装置情况研制的低能强...
姜冲马鹰俊李立强邓金亭王荣文崔保群蒋渭生
关键词:强流离子束离子源
文献传递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