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芙蓉

作品数:17 被引量:134H指数:7
供职机构:安徽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攻关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5篇期刊文章
  • 2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7篇病毒
  • 6篇流感
  • 6篇流行病
  • 6篇流行病学
  • 4篇灾害
  • 4篇流感病毒
  • 4篇流感病毒A型
  • 4篇螺旋体
  • 4篇螺旋体病
  • 4篇涝灾
  • 4篇钩端螺旋体
  • 4篇钩端螺旋体病
  • 4篇洪涝
  • 4篇洪涝灾害
  • 3篇血清
  • 3篇甲型
  • 2篇宿主
  • 2篇宿主动物
  • 2篇自然人群
  • 2篇流行病学调查

机构

  • 16篇安徽省疾病预...
  • 3篇中国疾病预防...
  • 1篇中国医学科学...
  • 1篇浙江省疾病预...
  • 1篇云南省地方病...
  • 1篇武义县疾病预...
  • 1篇怀远县卫生防...

作者

  • 17篇李芙蓉
  • 11篇刘红
  • 7篇王俊
  • 7篇吴家兵
  • 5篇胡万富
  • 5篇顾黎莉
  • 5篇何兰
  • 4篇王建军
  • 4篇陈国平
  • 3篇何军
  • 3篇罗兆庄
  • 3篇王以银
  • 3篇曾光
  • 2篇李荣民
  • 2篇刘丽萍
  • 2篇曹明华
  • 2篇任军
  • 2篇史永林
  • 2篇任军
  • 1篇鲍章法

传媒

  • 4篇安徽预防医学...
  • 4篇中华疾病控制...
  • 2篇中华流行病学...
  • 1篇中国计划免疫
  • 1篇现代预防医学
  • 1篇上海预防医学
  • 1篇国际流行病学...
  • 1篇中国人兽共患...

年份

  • 1篇2014
  • 1篇2013
  • 2篇2012
  • 3篇2011
  • 1篇2010
  • 1篇2008
  • 1篇2007
  • 1篇2006
  • 2篇2005
  • 4篇2004
1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云南省116例不明原因猝死回顾性研究被引量:35
2006年
目的了解云南省不明原因猝死流行病学和临床特征.方法选择祥云、鹤庆、南涧和大姚4个县既往不明原因猝死病例作为调查对象.采用统一调查表,调查猝死者家庭成员、见证人和诊治医生,查阅诊治记录,收集病例信息.结果1984-2004年,21个自然村发生116例不明原因猝死;7月和8月病例分别占66%和29%,10~39岁年龄组发生率(1.6/1000)高于其他年龄组(x^2=16,P〈0.01),女性高于男性(RR=1.6,95%CI:1.1~2.3);70%为家庭聚集性病例,61%家庭续发猝死发生在首例猝死后的24小时内(中位数20小时);63%病例死亡前主诉头晕、头昏、恶心、昏迷、晕厥、乏力、心悸等症状,急性发病至死亡时间中位数2小时.结论云南省不明原因猝死有明显的空间和时间聚集性,表明危险因素在特定条件下存在;家庭猝死集中,提示同源暴露;急性发病表现为心源性疾病症状,死亡突然.
施国庆张健黄文丽杨涛叶绍东孙晓冬李兆祥解晓华李芙蓉王跃兵任金马Robert E.Fontaine曾光
关键词:不明原因猝死家庭聚集性心源性疾病
洪涝灾害对钩端螺旋体病流行因素的影响及其防治对策
任军顾黎莉刘红王建军王俊吴家兵何兰李芙蓉王以银罗兆庄
该研究系统分析了不同疫区类型钩体病流行特征及影响因素,掌握了不同疫区洪涝灾害前后宿主动物、人群的感染水平,菌群更迭等情况,阐明了洪涝灾害对钩体病流行的影响。研究成果对该省钩体病的防治起指导意义,对今后制定钩体病预防策略提...
关键词:
关键词:洪涝灾害钩端螺旋体病
安徽省不同地区自然人群无形体病血清流行病学调查被引量:3
2011年
目的了解安徽省南北不同地区自然人群无形体病感染状况和分布特点,为科学防治无形体病提供依据。方法 2010年5~6月在怀远、明光、庐江、枞阳、广德和太湖县共采集自然人群血清603份,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IFA)检测无形体抗体IgG,并进行不同地区、年龄、性别比较。结果 603份人血清中,无形体抗体阳性血清98份,阳性率16.25%,(存在性别差异)。结论安徽省部分农村地区自然人群中均有无形体感染,需加强无形体病的预防宣传及诊断能力。
张永根刘红曹明华王俊李芙蓉史永林李荣民胡万富
关键词:自然人群血清流行病学调查
甲型H1N1流感大流行的流行病学概述被引量:16
2011年
2009年3月美国和墨西哥相继报告人感染甲型H1N1流感病毒,随后这种新型流感病毒在人群中持续传播并引起全球疫情的暴发。本文对这次疫情的流行特征进行分析,为今后流感疫情的防控提供依据。
陈国平李芙蓉刘红吴家兵
关键词:流感病毒A型疾病暴发流行流行病学因素
2011年安徽省“其他感染性腹泻”报告病例信息分析被引量:6
2012年
目的了解安徽省2011年"其他感染性腹泻"报告病例的流行特征和病原学信息,为制定更科学的预防控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中国疾病控制信息系统"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中2011年安徽省"其他感染性腹泻"的病例报告,对其流行病学及病原学信息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 2011年安徽省共报告"其他感染性腹泻"58 483例,报告发病率为98.29/10万,与2010年比较呈上升趋势。全年均有发病,夏季高发。5岁以下儿童占报告发病数的34.00%。实验室确诊病例占报告总数的2.62%,其中病毒感染占98.37%,细菌性感染占1.63%。结论安徽省"其他感染性腹泻"发病率较高,而且5岁以下儿童为高发人群,应重点监测。应鼓励和促进对"其他感染性腹泻"病人进行病原学诊断,以提高安徽省"其他感染性腹泻"的病原学诊断率及病原学诊断结果的报告率。
查震球吴家兵刘红李芙蓉张进王建军
关键词:腹泻流行病学研究
亳州市首例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例的流行病学调查被引量:1
2013年
目的 探讨人感染H7N9禽流感的流行病学特征,为其防控提供依据.方法 对亳州市首例人感染H7N9禽流感患者、密切接触者、患者职业暴露场所及其他暴露人群开展流行病学调查;采集相应样本进行检测;搜索近期不明原因肺炎病例;扩大流感样病例监测范围.结果 病例咽拭子样本经国家CDC复核,A型流感病毒核酸阳性、H7亚型和N9亚型禽流感病毒核酸阳性.来自患者活禽采购点的5份活禽咽拭子及3份饮用水的样本检出H7亚型和N9亚型禽流感病毒核酸均阳性;其中6份同时检出H9亚型禽流感病毒核酸.密切接触者和职业暴露人群经医学观察未发现异常.结论 亳州市首例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例感染源来自流通环节中活鸡,尚无证据证明H7N9禽流感能在人际间持续传播.
雷卫星李芙蓉黄守义吴晗晗唐慧文
关键词:流行病学
北京市居民抗生素使用情况调查被引量:14
2008年
[目的]了解北京市居民的抗生素使用情况。[方法]随机选择北京市8个区,收集当地人口和电话分布情况,并随机选择电话号码,进行电话调查。并采用EpiInfo3.3.2软件对数据进行录入和分析。主要的统计学方法有描述性分析和卡方检验等。[结果]2004年,调查人群中有47%的人使用过抗生素。其中54%的人就诊以后使用抗生素。在没有就诊的人群中,自行使用抗生素的人群中,74%的人认为病情不严重,能够自行处理,不需要就诊。9%的人认为没有时间前去就诊。使用的抗生素中,30%为头孢菌素类,16%是青霉素,12%为中药类抗生素。是否根据处方购买抗生素,与被调查者教育程度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小学程度以下,占42%;高中及中专,占52%;大学及以上,占61%;P=0.59)但是对抗生素使用知识的了解程度上,和教育程度的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小学程度以下,占7%;中学程度,44%;大学程度,42%;大学以上,5%;其他占2%;P=0.001)。对于抗生素使用的了解情况调查,女性比男性更多了解,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男,占45%;女,占66%;P=0.0001)。居民使用的抗生素的来源,主要是医院和药店,占51%和33%。60%的居民说,如果没有处方,药店里不能购买到抗生素。[结论]在北京居民中,46%的人不根据医生处方而使用抗生素。医院里没有根据医嘱需要而开处方是抗生素使用的主要问题,应该加强医院出售抗生素的管理。
李芙蓉熊传龙蔡剑常利涛王希江曾光Robert E. Fontaine
关键词:抗生素使用知识
淮河流域洪涝灾害期间钩端螺旋体病血清学及病原学调查被引量:3
2004年
顾黎莉何兰刘红王俊李芙蓉
关键词:钩端螺旋体病灾害
安徽省流行性出血热病原学研究及其意义被引量:9
2004年
[目的 ] 通过病原学研究为出血热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 用病原学、血清学、RT -PCR、序列测定技术对我省出血热的宿主动物、传播途径、地理流行病学、疫区类型及新型新亚型进行分析。  [结果 ] 我省共分离出血热病毒 3 2株 ,涉及 9种宿主动物 ;气溶胶可传播实验动物型出血热 ;山林地区存在新型出血热病毒。  [结论 ] 我省是多宿主多传染源的出血热疫源地 ,以姬鼠型为主 ,流行季节以秋冬季为主 ,呈单峰型 ;山林地区存在新型出血热疫源地。
柳燕王俊李芙蓉刘红
关键词:出血热病毒疫源地宿主动物流行性出血热地理流行病学新亚型
安徽省沿江沿淮地区洪涝灾害前后钩端螺旋体病监测被引量:12
2005年
目的分析洪涝灾害对钩端螺旋体(钩体)病爆发性流行因素所产生的影响及规律。方法在安徽省沿江、沿淮易发生洪涝灾害地区设立监测点,通过不同时期对自然人群和宿主动物感染钩体情况的调查,在汛期前、洪涝灾害期间、灾后,对自然人群、宿主动物开展血清流行病学调查,采集主要宿主动物标本进行病原分离。结果沿江地区1998年洪涝灾害期间自然人群钩体感染率为13.49%,高于灾后的2.1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2.78,P<0.01)。沿淮地区2003年洪涝灾区与非灾区自然人群钩体平均感染率分别为2.48%和5.35%。结论洪涝灾害能够对灾区钩体病的发生产生影响,是否会导致该病流行,主要取决于传染源带菌率高低、洪涝灾害的规模、洪水持续时间、洪涝灾害发生时间与钩体病流行季节是否一致、易感人群免疫水平等因素。但传染源带菌率的高低是确定钩体病流行或大流行的关键因素。
任军顾黎莉刘红王建军王俊吴家兵何兰李芙蓉胡万富王以银罗兆庄
关键词:钩端螺旋体病洪涝灾害钩端螺旋体病监测自然人群宿主动物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