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辉

作品数:8 被引量:22H指数:3
供职机构:邵阳市第一人民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6篇急性
  • 5篇脑梗
  • 5篇脑梗死
  • 5篇梗死
  • 4篇预后
  • 3篇血小板
  • 3篇脑梗死预后
  • 3篇急性脑梗死
  • 3篇出血
  • 2篇性病
  • 2篇血小板参数
  • 2篇脑出血
  • 2篇急性病
  • 1篇血管
  • 1篇血栓
  • 1篇血栓通
  • 1篇血糖
  • 1篇血小板体积
  • 1篇血性
  • 1篇血脂

机构

  • 8篇邵阳市第一人...
  • 4篇中南大学

作者

  • 8篇李辉
  • 3篇许宏伟
  • 1篇赵锋
  • 1篇赵峰
  • 1篇夏志伟
  • 1篇黄立

传媒

  • 1篇现代医药卫生
  • 1篇实用临床医学...
  • 1篇医学临床研究
  • 1篇中国医药指南
  • 1篇国际神经病学...
  • 1篇健康研究

年份

  • 3篇2015
  • 2篇2011
  • 1篇2010
  • 1篇2009
  • 1篇2007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自发性小脑出血52例临床分析
2009年
目的探讨小脑出血的发病规律及临床特点,提高对本病的认识,以便更好的进行早期诊断和治疗。方法分析52例小脑出血患者的临床特点、出血部位、病因、治疗方法及预后。结果52例患者,药物治疗33例(63.5%),手术治疗19例(36.5%);治愈17例(32.7%),好转29例(55.8%),死亡6例(11.5%)。结论小脑出血的发病,高血压、高龄为其主要因素,临床表现多种多样,确诊应行头颅CT检查;早期就诊、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是抢救成功的关键。
李辉
关键词:自发性小脑出血
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研究被引量:5
2015年
目的分析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5月24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为对象,将其随机分组。在常规综合治疗基础上对照组患者接受尿激酶溶栓治疗,实验组患者接受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静脉溶栓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水平的变化和神经功能缺损情况的差异。结果治疗后患者NSE水平均有所降低,其中实验组NSE水平[(15.65±2.83)μg/m L]明显低于对照组[(28.86±3.25)μg/m 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总有效率为10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6.67%,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确切,可将其作为急性脑梗死治疗的有效方案推广应用。
李辉
关键词: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急性病脑梗死出血
血栓通、高压氧联合早期康复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及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被引量:9
2015年
目的评价血栓通、高压氧联合早期康复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探讨其临床适用性。方法选择就诊的62例急性脑梗死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1例。对照组患者采用血栓通联合早期康复进行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高压氧进行干预治疗。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认知能力、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改善情况及2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前2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认知能力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认知能力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均显著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试验组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认知能力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试验组患者的有效率(96.77%)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的有效率(80.6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03,P<0.05)。结论血栓通、高压氧联合早期康复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显著,可以有效提高患者的认知功能,恢复日常生活能力。
李辉
关键词:血栓通高压氧早期康复治疗急性脑梗死生活质量
脑出血患者血脂、血糖及尿酸水平变化与预后关系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分析脑出血患者血脂、血糖及尿酸水平变化与预后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80例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预后良好与否分为预后良好组(41例)和预后不良组(39例);以40例同期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总胆固醇、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血糖、血尿酸。结果对照组血LDL-C低于预后良好组,预后良好组血HDL-C低于预后不良组;预后良好组和对照组血糖及血尿酸水平低于预后不良组;对照组血糖显著低于预后良好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建立二分类Logistical回归模型方程分析出脑出血不良预后危险因素分别为:年龄、HDL-C、血尿酸及血糖。结论 HDLC、血糖及血尿酸升高可能是脑出血患者预后不良的危险性因素。
李辉赵锋
关键词:脑出血血脂血糖尿酸预后
血小板参数与急性脑梗死预后的关系
李辉许宏伟王婷夏志伟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外周血Foxp3表达与TGF-β_1的变化被引量:3
2007年
【目的】动态观察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不同时期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中Foxp3基因表达及其与TGF-β1水平的关系,探讨调节性T细胞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病理生理演变过程中的作用。【方法】收集正常人和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d1、d3、d7、d14的PBMCs及血清,检测PBMCs中Foxp3 mRNA的表达;同时用ELISA检测血清TGF-β1的水平及变化。分析两者之间的关系。【结果】患者外周血Foxp3 mRNA的表达及外周血清TGF-β1浓度在起病后d1、d3时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d7逐渐恢复至正常,与正常对照组无明显差异(P>0.05),而到d14则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各组Foxp3 mRNA的表达与血清TGF-β1浓度成正相关(P<0.01)。【结论】调节性T细胞和TGF-β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病理生理演变过程中起重要作用,急性期参与了缺血后脑组织损害过程而急性后期则可能参与了组织修复的过程。
汪顺清赵峰黄立欧阳绍全李辉
关键词:急性病脑血管意外
平均血小板体积与急性脑梗死预后的关系被引量:4
2010年
目的探讨平均血小板体积(MPV)与急性脑梗死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了急性脑梗死患者120例,根据患者入院时平均血小板体积的参数大小分为4个组,即7.9~9.6fl组、9.7~10.9fl组、11.0~11.8fl组和11.9~17.8fl组。通过对患者在入院及出院时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的比较,判断其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改善的情况。结果 4个组的患者出院时NIHSS评分比入院时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NIH-SS下降值与患者住院天数、血小板计数(PLTC)及MPV呈正相关,其中PLTC和MPV对NIHSS下降值的影响较大。9.7~10.9fl组的NIHSS下降值与其他3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其余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MPV参数的大小可能与急性脑梗死患者的预后有关。
李辉夏志伟许宏伟
关键词:平均血小板体积急性脑梗死预后
血小板参数与急性脑梗死预后的关系
<正>目的探讨血小板参数与急性脑梗死的预后关系。方法收集2009年1月1日至2010年3月1日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120例,通过平均血小板体积的参数分为四组,7.9~9.6f1组,9.6~10.9fl组,10.9~11....
李辉许宏伟王婷夏志伟
文献传递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