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闯

作品数:73 被引量:240H指数:10
供职机构: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科技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石油与天然气工程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5篇期刊文章
  • 30篇专利
  • 6篇会议论文
  • 2篇科技成果

领域

  • 37篇天文地球
  • 12篇石油与天然气...
  • 4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经济管理
  • 1篇化学工程
  • 1篇电子电信
  • 1篇建筑科学
  • 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9篇盐岩
  • 28篇碳酸
  • 28篇碳酸盐
  • 28篇碳酸盐岩
  • 28篇储层
  • 14篇勘探
  • 13篇地震
  • 13篇油气
  • 13篇数据体
  • 9篇岩石
  • 9篇碳酸盐岩储层
  • 9篇盆地
  • 8篇地震数据
  • 8篇塔里木盆地
  • 8篇孔隙
  • 8篇测井
  • 7篇地震数据体
  • 7篇油气勘探
  • 6篇断层
  • 6篇岩石物理

机构

  • 73篇中国石油天然...
  • 4篇成都理工大学
  • 4篇中国石油大学...
  • 3篇中国石油大学...
  • 2篇中国石油勘探...
  • 2篇中国石油
  • 1篇中国地质大学...
  • 1篇中国地质大学
  • 1篇江苏油田
  • 1篇成都晶石石油...

作者

  • 73篇李闯
  • 26篇潘建国
  • 18篇王宏斌
  • 17篇王宏斌
  • 16篇张虎权
  • 13篇王振卿
  • 11篇孙东
  • 11篇龚洪林
  • 11篇姚清洲
  • 7篇房启飞
  • 5篇胡再元
  • 5篇马德龙
  • 5篇敬兵
  • 5篇王彦君
  • 5篇赵建国
  • 4篇赵建国
  • 4篇韩令贺
  • 3篇陈永权
  • 3篇王鹏
  • 3篇周俊峰

传媒

  • 5篇国外测井技术
  • 4篇天然气地球科...
  • 3篇地球物理学报
  • 3篇石油地球物理...
  • 2篇天然气工业
  • 2篇测井技术
  • 2篇Applie...
  • 2篇地球科学
  • 2篇中国石油学会...
  • 1篇全面腐蚀控制
  • 1篇大庆石油地质...
  • 1篇活力
  • 1篇石油与天然气...
  • 1篇沉积学报
  • 1篇内蒙古石油化...
  • 1篇中国石油勘探
  • 1篇新疆石油天然...
  • 1篇岩性油气藏
  • 1篇天然气技术
  • 1篇中文科技期刊...

年份

  • 2篇2025
  • 9篇2024
  • 6篇2023
  • 6篇2022
  • 5篇2021
  • 6篇2020
  • 3篇2019
  • 5篇2018
  • 2篇2017
  • 1篇2016
  • 7篇2015
  • 2篇2014
  • 4篇2013
  • 6篇2011
  • 1篇2010
  • 3篇2009
  • 2篇2008
  • 2篇2007
  • 1篇2005
7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深层-超深层复杂孔隙结构碳酸盐岩地震岩石物理及频散特征研究
2023年
碳酸盐岩储层是我国陆上油气勘探的重要储层类型,不同地区的碳酸盐岩储层在沉积、成岩过程存在明显差异,影响其物性及地震弹性性质变化的因素也存在差异,为认识这种机制,针对不同地区碳酸盐岩进行物性与地震弹性性质的对比分析尤为重要.通过对塔里木盆地深层碳酸盐岩储层样品的系统岩石学特征、岩石微观结构特征、物性和地震弹性特征的测试,分析了样品物性和地震弹性特征的变化规律及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碳酸盐岩样品物性与地震弹性性质整体变化规律受岩石孔隙结构特征的控制,而难以构建简单的孔隙度~渗透率、孔隙度~速度或密度~速度的准确统计模型.碳酸盐岩样品纵、横波速度具有较好的相关性,在速度比上灰岩、灰质云岩、白云岩以及硅质云岩呈逐渐减小的趋势,可利用速度比及其它含有横波信息的弹性参数进行岩性识别.样品在地震频段表现出明显的频散现象(5~200Hz),微裂隙-溶蚀孔隙型样品、裂隙型样品与溶蚀孔隙型样品在频散与衰减特征上存在明显差异,微裂隙-溶蚀孔隙型样品具有相对较强的频散与衰减特征.依据储层岩石地震弹性性质变化特征给出了深层致密碳酸盐岩岩性、储层类型以及孔隙流体识别与预测的岩石物理标准.基于地震岩石物理模型计算的孔隙纵横比与骨架柔韧性因子可用于定量表征致密碳酸盐岩样品孔隙结构特征的变化,从而反应孔隙结构对岩石样品弹性波速度影响.研究结果可为碳酸盐岩储层的分类以及相关储层的岩性及烃类地震检测提供依据。
李闯潘建国王宏斌李慧珍丰超周俊峰
关键词:碳酸盐岩孔隙结构速度频散
一种碳酸盐岩储层解释方法及解释量版建立方法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碳酸盐岩储层解释方法及解释量版建立方法。解释量版的建立方法包括:建立碳酸盐岩储层低频下和/或中频下和/或高频下解释量版;获取工区目标层不同孔隙度的岩心在不同含油饱和度下的低频和/或中频和/或高频条件弹性参...
李闯潘建国张虎权王宏斌赵建国李慧珍陈军丰超王振卿周俊峰
一种矿物重液分离后真空收集重液的装置系统
本发明提供一种矿物重液分离后真空收集重液的装置系统,所述装置系统按照重液流动方向包括依次连接设置的保温输送装置、流速控制装置以及真空收集装置;所述真空收集装置包括真空分离装置和收集装置。本发明提供的装置系统通过采用保温输...
陈立豪田雷潘树新代冬冬李闯丰超
库车坳陷南斜坡古流体势场对陆相油气运聚的控制被引量:9
2017年
塔里木盆地库车坳陷南斜坡的古近系、白垩系碎屑岩油气藏均为远源型,油气来自北部库车坳陷侏罗系和三叠系的陆相烃源岩,以构造油气藏为主,但圈闭的面积与闭合度较小,导致勘探后期评价构造油气藏的难度较大。为此,以远源型油气藏的运—聚理论为指导,落实了侏罗系和三叠系烃源岩油气的差异性运移路径,根据研究区的地质特征采用印模法、层序比值法恢复古埋深,利用Philippone公式恢复古压力,基于Hubbert理论合理地恢复了在关键成藏期的侏罗系和三叠系油气的古流体势场。结果表明:(1)源自三叠系的湖相烃源岩的油气主要在新近系康村组沉积时沿白垩系底不整合面和晚燕山期断裂运移,源自侏罗系煤系烃源岩的油气主要在库车组沉积时沿古近系底不整合面和晚燕山期断裂运移;(2)在关键成藏期白垩系和古近系的古流体势场都呈"北高南低"特征,与油气从北部生烃中心(库车坳陷)向南斜坡运移过程中流体势逐渐降低的特征相符,并与库车坳陷烃源岩的主要分布范围相吻合;(3)玉东—英买力及红旗—牙哈地区在库车组沉积时是侏罗系油气古流体势场的优势运、聚区,却勒、英买力及牙哈地区在康村组沉积时是三叠系油气古流体势场的优势运、聚区,在上述油气优势运移路径上可寻找古近系、白垩系规模性岩性圈闭。地化及烃源岩厚度资料证实,上述结果准确度高,可用于预测油气在库车坳陷南斜坡的优势运移路径和方向,为寻找规模性岩性油气藏提供了重要依据。
陈军刘永福李闯杨宪章杨丽莎施宇峰
关键词:古压力流体势
一种地层含烃类热液流体运移路径确定方法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地层含烃类热液流体运移路径确定方法。该方法包括:基于烃源层中特有的且在排烃过程中流经储集层时与储集层岩石颗粒形成元素交换的无机元素,构建化学元素示踪指标;获取研究区目的层化学元素示踪指标值平面分布;基于研...
黄林军刘寅张虎权潘树新李闯丰超王国栋马永平张寒李得滋
BIM技术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优势思考
2019年
经济在快速的发展,社会在不断的进步,我国的综合国力在不断的提高,BIM技术在建筑工程设计中运用,可以有效的提升建筑工程的设计精准度,对于建筑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有着重大意义。文章主要是针对BIM技术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优势进行思考,并结合实际情况提出意见和建议。
孙立业赵亮李闯
关键词:BIM技术建筑设计
一种消除频散效应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本申请实施方式公开了一种消除频散效应的方法、装置及系统,其中,方法包括:对岩心样品进行测试,获得不同压力下的测井频段速度以及地震频段速度;利用不同压力下的测井频段速度拟合出地层压力与测井频段速度的关系式,利用不同压力下的...
李闯潘建国王宏斌赵建国黄林军孙东丰超姚清洲高妍芳
碳酸盐岩储层孔隙流体饱和度识别方法及量版建立方法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碳酸盐岩储层孔隙流体饱和度识别方法及量版建立方法。碳酸盐岩储层孔隙流体饱和度识别量版的建立方法包括:获取工区目标层不同孔隙度的岩心在不同含油饱和度下的低频条件弹性参数测试结果;将不同孔隙度的岩心在不同含油...
李闯潘建国李慧珍王宏斌王鹏周俊峰丰超田雷
塔中地区碳酸盐岩储层预测技术被引量:14
2009年
碳酸盐岩储层成因的复杂性和地震资料的差异性造成储层地震响应特征差异大,因此碳酸盐岩储层预测是世界性的难题。简要介绍了目前在塔中地区碳酸盐岩储层预测中应用的主要地震预测方法和技术,并对其预测结果进行了分析解释,指出进行碳酸盐岩地震预测必须要加强地质—地震—测井三者的结合,充分利用各种地震资料,综合各种地震预测方法的优点才能得出合理的预测结果。
王振卿王宏斌龚洪林李闯张继娟
关键词:碳酸盐岩储层预测
渤海湾盆地大港探区明化镇组多级别层序格架及砂岩型铀成矿条件
2024年
渤海湾盆地位于世界两大砂岩型铀矿成矿带之一的欧亚成矿带内,具有砂岩型铀成矿的潜力。大港探区测井结果显示明化镇组发育着大范围的高伽马异常,为探究其铀成矿条件并指明找矿方向,建立了大港探区明化镇组多级别层序格架,并开展了层序内沉积微相研究,对氧化还原带进行了划分。研究表明,依据测井曲线特征和岩石性质,将明化镇组划分为五级层序,铀异常主要见于明化镇组下段上亚段和上段下亚段2个五级层序内。其沉积微相主要发育曲流河河道、边滩、溢岸沉积和泛滥平原4种,其中铀异常主要发育于边滩、河道砂体。2个层序内的氧化还原带可划分出氧化带、过渡带和还原带,其中铀异常主要位于过渡带内。叠合沉积微相、氧化还原带展布、铀异常展布和油气分布等特征,认为油气富集带附近的过渡带中,边滩和河道微相砂体中均具有良好的铀成矿条件。综合分析认为,港东港西地区西7-14-2、西1603、港3-6-20和港8-15-1井区是大港探区砂岩型铀矿的有利找矿位置,研究结果为渤海湾盆地砂岩型铀矿勘探提供了启示意义。
宋舜尧王敏芳尚晓雨邹红丽陈俊林冯建园马忠梅花瑞李闯王翊超
关键词:渤海湾盆地成矿条件
共8页<12345678>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