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静娟
- 作品数:16 被引量:3H指数:1
- 供职机构:吉林工商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吉林省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政治法律更多>>
- 厚德端行、明理修身、全面提高大学生文明素质——浅谈大学生基础文明教育
- 2011年
- 大学生基础文明教育是大学德育教育的重要内容。加强大学生基础文明教育能提高大学生自身的思想道德素质,是实现合格人才培养的重要措施之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加强和改善大学生基础文明教育的有效途径之一。
- 李静娟
- 关键词:大学生基础文明教育
- 加强新时期大学生的法律意识教育
- 2011年
- 新时期,充分认识加强大学生法律意识教育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探索并创新加强大学生法律意识教育的途径,逐步建立起加强大学生法律意识教育的保障体系,既是加强大学生法律意识教育的需要,也能促进大学生的健康成长。
- 李静娟
- 关键词:大学生法律意识教育思想政治教育
- 浅析马克思主义信仰在当代大学生教育中的应用
- 2020年
- 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密不可分。而中国在进入社会主义新时期时,国家发展的重担落在了青年大学生的肩上,大学生是国家未来的栋梁,所以高校中必须加强大学生的马克思主义信仰,这对国家的长期稳定和社会主义事业的繁荣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战略意义。该文对马克思主义信仰在当代大学生教育中的应用做了相关的阐述,首先阐明了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相关概念,接着提出了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存在的问题及产生原因,最后从4个方面论述了加强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建议,以期能够为进一步顺利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和信仰教育工作提供一些支持。
- 李静娟
-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信仰大学生思政教育信仰教育
- 坚持以人为本,加强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 2011年
- 高职院校要适应形势发展要求。根据高职生的特点,正确理解实施以人为本的教育管理内涵与意义,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管理理念,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切实确立学生主体教育观,充分相信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塑造新型的师生关系,办出有特色和高质量的高职教育,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 李静娟
- 关键词:高职学生以人为本思想政治教育
- 浅谈网络文化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影响及对策
- 2011年
- 网络文化的兴起和发展,给传统校园主流文化带来了严重的冲击和挑战,正日益改变当代大学生的思维方式、行为模式和价值观念。它既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带来了机遇,也不可避免的产生了一定的负作用。本文对高校如何应对网络带来的挑战提出一些个人的建议。
- 李静娟
- 关键词:网络文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 “两课”教学与思想政治工作
- 2011年
- 随着教育的快速发展,"两课"教育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科目,已经列入了大学生必修课的教学过程中,"两课"一直受到各方高度重视,如何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给"两课"教学提出了新要求。
- 李静娟
- 关键词:两课两课教学思想政治工作
- 优化高校科技统计工作 促进高校科技管理创新
- 2011年
- 科技统计工作是高校科技管理工作中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贯穿于高校科技管理工作的全过程之中,科技统计指标全面反映科技活动的各个环节,为科技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提供数据支持和理论依据。本文通过高校科技统计工作与高校科技管理的内在联系分析,指出了高校科技统计在高校科技管理中的几点作用,并进一步提出要采取措施不断优化高校科技统计工作,以促进高校科技管理创新。科技统计作为科技管理创新的前提,只有做好科技统计工作,才能使科技管理水平进一步提高。
- 李静娟
- 关键词:高校科技统计科技管理
- 浅谈新时期高校校园文化建设
- 2011年
- 文章阐述了校园文化的内涵、校园文化的结构.分析了我国新时期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现状,找出了校园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加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建议。
- 李静娟
- 关键词:校园文化
- 高校创业教育中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的探讨
- 2020年
- 新时期,高校在进行创业教育中以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为指导,是提升教学效果的有效方式。高校创业理论教育与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之间的联系紧密,前者是内涵实践,而后者则是理论指导。所以高校在创业教育中应用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可以从人的主观能动性、社会属性和发展性等方面对创业教育进行指导,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业技能。
- 李静娟
- 关键词:高校创业教育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
- 和谐社会建设将产生新的社会动力理论
- 2011年
- 在阐明社会动力理论之重要性的基础上,运用了归纳的方法、类比的方法等,从逻辑上证明了和谐社会建设必然产生出新的社会动力理论。本文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方面的理论创新提供了几点见解。
- 李静娟
- 关键词:和谐社会社会矛盾社会动力本体论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