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顺利

作品数:79 被引量:725H指数:18
供职机构:中国地质大学(北京)能源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石油与天然气工程电子电信自然科学总论更多>>

文献类型

  • 56篇期刊文章
  • 14篇专利
  • 9篇会议论文

领域

  • 46篇天文地球
  • 22篇石油与天然气...
  • 2篇电子电信
  • 1篇经济管理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自然科学总论

主题

  • 19篇盆地
  • 16篇三角洲
  • 15篇储层
  • 14篇油气
  • 12篇准噶尔盆地
  • 10篇凹陷
  • 9篇盆地南缘
  • 9篇准噶尔盆地南...
  • 9篇南缘
  • 8篇地质
  • 7篇层序
  • 6篇岩相
  • 6篇砂体
  • 6篇扇三角洲
  • 5篇地层
  • 5篇凸起
  • 5篇微相
  • 5篇西湖凹陷
  • 5篇冲积
  • 5篇冲积扇

机构

  • 76篇中国地质大学...
  • 16篇中国石油天然...
  • 14篇中国石油大学...
  • 6篇中国石油大学...
  • 6篇中海石油(中...
  • 5篇中国地质大学
  • 5篇中国石油
  • 5篇中海油研究总...
  • 3篇西南石油大学
  • 3篇中国石化
  • 2篇河海大学
  • 2篇长江大学
  • 2篇新疆大学
  • 2篇中国海洋石油...
  • 1篇国家海洋局第...
  • 1篇德克萨斯大学
  • 1篇广州海洋地质...
  • 1篇廊坊师范学院
  • 1篇同济大学
  • 1篇浙江大学

作者

  • 79篇李顺利
  • 58篇于兴河
  • 24篇李胜利
  • 13篇谭程鹏
  • 13篇付超
  • 10篇陈彬滔
  • 9篇朱筱敏
  • 6篇单新
  • 6篇杨丽莎
  • 4篇刘强虎
  • 4篇王天奇
  • 3篇王志兴
  • 3篇董艳蕾
  • 3篇杨志浩
  • 3篇潘树新
  • 3篇许磊
  • 3篇李文
  • 2篇张辉
  • 2篇胡光义
  • 2篇刘玉梅

传媒

  • 11篇古地理学报
  • 10篇沉积学报
  • 4篇地球科学(中...
  • 4篇地学前缘
  • 3篇天然气地球科...
  • 2篇现代地质
  • 2篇中国地质
  • 2篇石油实验地质
  • 2篇石油与天然气...
  • 2篇东北石油大学...
  • 1篇天然气工业
  • 1篇石油学报
  • 1篇中国矿业大学...
  • 1篇新疆石油地质
  • 1篇第四纪研究
  • 1篇地质力学学报
  • 1篇沉积与特提斯...
  • 1篇中国科技成果
  • 1篇中国石油勘探
  • 1篇新疆大学学报...

年份

  • 2篇2024
  • 9篇2023
  • 7篇2022
  • 6篇2021
  • 6篇2020
  • 8篇2019
  • 5篇2018
  • 7篇2017
  • 2篇2016
  • 5篇2015
  • 7篇2014
  • 6篇2013
  • 4篇2012
  • 2篇2011
  • 3篇2009
7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鄂尔多斯盆地东南部晚古生代陆表海层序演化过程与其控制下的聚煤模式被引量:1
2023年
鄂尔多斯盆地东南部作为我国重要的煤炭和煤层气产地,其较为复杂的沉积环境演化过程为陆表海背景下聚煤环境研究提供了良好的研究对象。以鄂尔多斯东部晚古生代沉积为例,建立统一标准的层序地层格架,并且提出对应的层序叠置样式;在此基础上结合陆表海聚煤规律,揭示不同层系间聚煤范围的差异,厘清垂向上的层序叠加样式和平面含煤沉积体展布规律之间的关系。从井—震精细解释出发,定量刻画出不同平面范围内沉积物供给量(S)与可容纳空间变化量(A)。最终归纳出三种短期层序的叠加演化样式:持续进积型层序,持续暴露型层序,沉积转化型层序。其中,持续进积型层序主要发育中厚煤层,受地形影响较大;持续暴露型层序发育煤层较薄,分布范围有限;沉积转化型层序,沉积供给方向不断变化,导致泥炭局部聚集为厚煤层,但是平面发育范围有限。针对上述三种层序样式,结合成煤环境确定对应主控因素,提出持续进积型层序与持续暴露型层序主要受控于可容纳空间变化,而沉积转化型层序受控于沉积供给速率影响。
付超付超于兴河李顺利何发岐彭子霄
关键词:鄂尔多斯盆地晚古生代可容纳空间
西湖凹陷渐新世层序地层格架与沉积充填响应被引量:33
2017年
东海陆架盆地是中国近海最大的沉积盆地,而西湖凹陷又是其中规模最大的富油气凹陷。多年的勘探实践证明渐新统花港组为西湖凹陷主力产气层段,但其层序地层划分长期存在较大争议。在分析了西湖凹陷盆地结构与构造格局的基础上,依据测井、岩芯以及地震反射特征,将西湖凹陷渐新统划分出5个三级层序与12个体系域,建立了其等时地层格架;并通过大量岩芯的写实性描述,结合沉积构造与遗迹化石鉴别以及地球化学资料分析对沉积环境进行了判识,分析结果认为西湖凹陷渐新统花港组沉积时期发生过两次较大的海侵事件,形成"南海北陆"的沉积格局,并发育了河流、三角洲、潮控河口湾以及无障壁海岸四种沉积体系,其沉积体系类型较多,从南到北变化巨大。西湖凹陷渐新世整体表现为"东西短轴三角洲"、"南部潮汐河口湾"、"东北缓岸滩坝"的沉积体系展布格局。系统分析了沉积相在各层序中的展布特征及其对海平面变化的响应、层序演化过程及其对海平面变化的响应,构建了东海陆架盆地西湖凹陷构造—沉积成因模式,明确了"断坳转换,海陆交替"的盆地构造背景与沉积充填的响应关系。
于兴河李顺利曹冰侯国伟王亚风皇甫志远
关键词:西湖凹陷层序划分
季节性洪水对粗砾冲积扇的改造与其沉积响应
粗砾冲积扇作为我国砾岩油气藏的优势相带,深入分析其沉积特征、建立沉积模式及序列对油气勘探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半干旱气候中洪水容易对早期形成的粗砾冲积扇的不同部位产生差异性改造,目前对于季节性洪流对粗砾冲积扇的改造沉积过程...
付超于兴河李胜利李顺利
鄂尔多斯盆地东南部本溪组障壁迁移样式及控制因素
2023年
鄂尔多斯盆地上古生界本溪组历经多次海侵,发育广阔陆表海沉积,其东南部地区碎屑障壁体系的展布特征和控制因素尚不明确。基于现场岩心、电测井等资料,研究建立障壁体系的沉积序列,恢复宏观古地貌特征,并刻画障壁砂体的平面展布,明确本溪组障壁体系的迁移样式和控制因素。研究识别出障壁海岸沉积体系中的障壁岛—冲溢扇、潮汐水道—三角洲、潮坪—潟湖和沼泽4类沉积序列,刻画本1段底部台阶式陡坡地形和本2段底部连续性缓坡地形2类古地貌特征。障壁沿多期平行岸线方向展布,沿岸线方向砂体连续性高,垂直岸线方向呈现多期迁移特征。障壁体系表现出2类平面迁移模式,本1段以滚动连续式迁移为主,垂向叠置程度低,横向连续性较强;本2段以跳跃间隔式迁移为主,叠置程度高,横向连续性较弱。海侵过程促进了障壁体系的保存,但其展布和迁移主要受古地貌控制,其中岸线轨迹控制障壁的优势长轴展布方向,陡缓坡分别主导障壁的迁移样式差异。研究同时强调海平面上升、古地形在建立古代障壁体系演化模式中的重要性。
彭子霄于兴河李顺利齐荣付超姜龙燕
关键词:鄂尔多斯盆地本溪组
基于砾岩基质含量测井孔隙度模型及其构建方法和应用
本发明属于土层或岩石的改进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基于砾岩基质含量测井孔隙度模型及其构建方法和应用,体积模型由砾岩骨架、砂岩骨架、基质和孔隙度流体组成,模型的构建首先基于对砾岩体积模型的认识与砾岩基质的认识,对砾岩基质含量进...
高明轩于兴河李顺利陈薇同
文献传递
准噶尔盆地南缘西段中、上侏罗统沉积演化及控制因素分析被引量:17
2021年
针对准噶尔盆地南缘中、上侏罗统沉积体系演化控制因素不清、沉积模式不明等问题,通过对多条露头剖面精细解剖、详尽写实沉积特征描述等手段,分析了其垂向序列、砂体叠置方式、水动力条件、沉积体系演化及控制因素。研究表明准南中、上侏罗统自下而上分别发育辫状河沉积、曲流河沉积和扇三角洲沉积,古气候与构造造成的水动力条件的变化是控制这种沉积演化的主要因素。其中头屯河组底部发育辫状河沉积,古气候温暖湿润,形成堆叠型砂体叠置方式;中部发育辫-曲转换沉积,古气候开始初步干旱,形成紧密叠置型砂体;上部发育曲流河沉积,降雨量较少古气候干旱,形成孤立河道型砂体。齐古组发育季节性曲流河沉积,古气候较为干旱,在湿润期降雨量较充足时发育侧向迁移型砂体,干旱期则发育侧向连片型砂体。喀拉扎组发育扇三角洲沉积,古气候整体炎热干旱,构造活动剧烈,碎屑水道在扇三角洲平原构成垂向切割型砂体,而前缘水下分流河道则构成侧向切割型砂体。
张驰于兴河姚宗全李顺利单新向曼李亚龙
关键词:油气地质准噶尔盆地中上侏罗统古气候
一种模拟砂砾岩垂向粒序的振荡测定方法及系统
本发明属于借助于测定材料的化学或物理性质来测试或分析材料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模拟砂砾岩垂向粒序的振荡测定方法及系统;包括振荡器;振荡器的上方放置有振荡箱;振荡颗粒;将振荡颗粒按粒径分类的分级筛网;所述振荡箱侧壁底部设计有...
陈薇同于兴河李顺利高明轩
文献传递
河流—波浪—潮汐混合作用过程研究进展被引量:3
2022年
河流、波浪和潮汐混合作用过程是当前沉积学的热点问题。通过梳理三角洲与其他一些海(湖)陆过渡沉积体系中关于河流—波浪、河流—潮汐、波浪—潮汐和河流—波浪—潮汐相互作用的相关研究,归纳总结了目前几种沉积过程的相互作用以及相应的沉积特征。河流和波浪的相互作用一般发生在河口附近,两者的相对强度以及波浪入射方向共同控制三角洲的形态和沉积物分布。长期的河流和波浪共同作用能够形成非对称性三角洲以及浪控复合斜坡型三角洲。河流和潮汐的相互作用通常发生在强潮汐或中潮汐区域的三角洲或河口湾的河流—海洋过渡带;随着相对海平面升降、沉积物供给变化和气候变化等因素的影响,潮汐和河流相互作用的三角洲和河口湾沉积体系经常反复叠加发育。潮汐和波浪的相互作用主要体现在潮汐不仅直接控制沉积物的沉积过程,而且间接性地移动波浪带进而影响相应的沉积相带。尽管目前河流、波浪、潮汐混合作用过程已经有一定程度的研究,但无论是短期小尺度的相互作用过程,还是长期受宏观因素(包括沉积物供给、海平面升降、构造沉降等)影响下的相互作用与演化过程,均有待进一步研究。
彭旸龚承林李顺利
关键词:河流波浪潮汐三角洲
麻黄山西区延长组长4+5至长6储层成岩作用及成岩演化史研究被引量:1
2009年
麻黄山西区长4+5至长6储层为一套三角洲前缘亚相的细砂岩,研究证明砂岩目前处于中成岩A期。机械压实与胶结作用是孔隙减少的主要作用,也是本区原生孔隙少、储集物性差的直接原因;而大气淡水的淋滤作用及有机酸溶蚀作用,尤其是有机酸溶蚀作用,是产生次生孔隙的主要作用,使局部储层物性有所改善,因此次生孔隙是本区油气的主要储集空间,下一步油气勘探开发应注重对有利次生孔隙空间的预测。
李顺利李胜利于兴河杜伟维
关键词:成岩作用
沙垒田凸起西部断裂陡坡型源—汇系统被引量:25
2017年
沙垒田凸起西部发育完整的受断裂陡坡带控制的源-汇系统.基于最新的钻井、薄片资料及高分辨率三维地震资料,精细刻画沙垒田凸起西部源-汇三要素(即物源体系、搬运体系及沉积体系),探讨要素间相关性并建立耦合模式.通过岩石学分析,物源区以混合花岗岩为主,结合古地貌恢复,划分4个三级汇水单元并定量拾取垂向高差与汇水面积参数,明确古沟谷与断槽物源通道的分布及尺度,应用地震沉积学精细刻画沙三段内部3个亚段扇三角洲沉积时空展布及演化.定量探讨源-汇各要素间的相关性,明确汇水单元面积与垂向高差是沉积扇体发育规模的主控因素,构建断裂陡坡带控制下的混合花岗岩-古沟谷或断槽与断面组合的物源通道-近源粗粒扇三角洲-浊积扇-湖泊体系耦合模式.
刘强虎朱筱敏李顺利徐长贵杜晓峰李慧勇石文龙
关键词:地震沉积学
共8页<12345678>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