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增峰
- 作品数:15 被引量:69H指数:5
- 供职机构:榆林市第一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陕西省卫生厅科学研究基金陕西省科技攻关计划宝鸡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多轴与单轴锁定钢板对Sanders Ⅳ型复杂跟骨关节内骨折患者骨折端愈合及足部功能的影响被引量:1
- 2021年
- 目的对比多轴与单轴锁定钢板在SandersⅣ型复杂跟骨关节内骨折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82例SandersⅣ型复杂跟骨关节内骨折患者根据不同手术方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1例。对照组行单轴锁定钢板固定,观察组行多轴锁定钢板固定。比较两组的围术期指标、影像学指标及足部功能恢复情况。结果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VAS评分、住院时间及骨折愈合时间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术后3个月,两组的Gissane角、Bohler角及跟骨高度均高于术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足部功能恢复优良率为90.24%,高于对照组的73.17%(P<0.05)。结论多轴与单轴锁定钢板在SandersⅣ型复杂跟骨关节内骨折中均能获得较好的固定效果,患者骨折愈合良好,但多轴锁定钢板在维持骨折复位方面更有优势,更利于足部功能恢复。
- 杜增峰马晓磊
- 关键词:跟骨关节内骨折
- 经皮穿刺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疗效观察被引量:4
- 2017年
- 目的:探讨经皮穿刺椎体后凸成形术(percutaneous kyphoplasty,PKP)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Osteoporotic Vertebral Compression Fractures,OVCF)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6月至2016年6月期间行PKP的OVCF患者70例为研究对象,观察并记录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C形臂X线机曝光次数、骨水泥灌注量、骨水泥渗漏情况,比较术前、术后3d、术后1年视觉模拟数字法(VAS)得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椎体前缘、中间、后缘高度以及局部后凸Cobb角度数。统计术后1年内再骨折发生率。结果:本组70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平均手术时间为(52.93±15.37)min,平均术中出血量为(25.82±12.27)m L,平均C形臂X线机曝光次数为(13.29±6.12)次,平均骨水泥灌注量为(3.74±1.58)m L,骨水泥渗漏率为11.43%;术后3d和术后1年,VAS得分分别为(2.65±1.32)分和(2.48±1.19)分,ODI分别为(24.49±2.67)%和(24.57±2.42)%,较术前均显著下降(P<0.05);与术前比较,术后3d和术后1年椎体前缘、中部、后缘高度均显著升高(P<0.05),局部Cobb角均显著减小(P<0.05);术后1年内,非手术椎体再骨折4例,再骨折率为5.71%。结论:PKP治疗OVCF患者可迅速缓解疼痛、恢复椎体高度并矫正脊柱畸形,并发症少、骨水泥渗漏率低。
- 马晓磊杜增峰
- 关键词:经皮穿刺椎体后凸成形术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疗效
- 漂浮体位下后内侧联合前外侧入路治疗胫骨平台双髁骨折疗效分析被引量:1
- 2020年
- 目的探讨漂浮体位下后内侧联合前外侧入路治疗累及后内侧髁胫骨平台双髁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累及后内侧髁的胫骨平台双髁骨折患者54例膝关节,均为单膝损伤,其中C1型13例,C2型17例,C3型24例。手术均采用漂浮体位下通过后内侧联合前外侧入路,术中探查半月板、韧带损伤情况并予以相应的修复,骨折予以复位、植骨支撑、钢板固定,术后制定康复方案,定期随访。结果本组54例患者平均住院时间18.7±5.6 d,随访6~49个月,平均随访时间17.86±3.57月;愈合时间为7.45±1.34月。住院时间与性别和年龄均无关,但与AO分型有关;愈合时间和总有效率均与性别无关,但均与年龄和AO分型有关。术后无1例发生切口及深部感染、切口周围皮瓣坏死、关节不稳、骨筋膜室综合征和内、外翻畸形愈合等并发症。术后至取出内固定装置,无1例出现钢板螺钉松动和断裂、膝关节明显强直。根据Sanders膝关节功能评分标准,显效31例,有效17例,尚可5例,无效1例,总有效例数48例,总有效率为88.89%。结论采用漂浮体位下后内侧联合前外侧入路可有效取得骨折的复位、固定牢靠,远期疗效满意。
- 朱强张阳春薛春堂杜增峰余慧平马志远
- 关键词:胫骨平台双髁骨折疗效分析
- 骨愈灵胶囊联合注射用骨肽治疗骨质疏松症的临床研究被引量:7
- 2016年
- 目的:探讨骨愈灵胶囊联合注射用骨肽治疗骨质疏松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5月—2016年2月在榆林市第一医院骨科接受治疗的骨质疏松症患者110例,按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55例。对照组患者静脉滴注注射用骨肽,60 mg加入200 mL生理盐水,1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口服骨愈灵胶囊,5粒/次,3次/d。两组患者均治疗2个月。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骨代谢指标以及骨密度(BMD)、骨钙素(BGP)、骨形态发生蛋白-2(BMP-2)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对照组、治疗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1.82%、94.55%,两组患者总有效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磷(S-P)、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5b(TRAP-5b)明显降低,血钙(S-Ca)、骨碱性磷酸酶(B-ALP)显著升高,同组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上述骨代谢指标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L2-4 BMD、股骨颈BMD、BGP、BMP-2均明显增加,同组治疗前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BMD、BGP和BMP-2的增加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骨愈灵胶囊联合注射用骨肽治疗骨质疏松症疗效显著,可改善患者BMD、骨代谢和骨转换状态,减少骨量流失,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 杜增峰贺耀耀马晓磊朱强
- 关键词:骨愈灵胶囊注射用骨肽骨质疏松症骨形态发生蛋白血磷血钙
- 逆行髓内钉闭合复位治疗股骨干下段粉碎性骨折
- 2011年
- 目的探讨逆行髓内钉闭合复位治疗股骨下段粉碎性骨折疗效以及对膝关节功能的影响。方珐自2003—06~2006—10采用逆行髓内钉闭合复位治疗股骨干下段粉碎性骨折30例。结杲随访6月至46月,全部获得骨性愈合,根据Merchan膝关节功能评分标准进行疗效评定,优17例,良11例,一般2例,差0例,优良率93%。焙论逆行髓内钉闭合复位治疗股骨下段粉碎性骨折具有良好的固定作用,符合生物力学要求,对膝关节功能的影响不大。
- 郝鸿伟杜增峰薛春堂
- 关键词:微创闭合复位逆行髓内钉膝关节功能
- 胫骨中段横断骨折内外侧锁定钢板固定的生物力学比较与研究被引量:4
- 2016年
- 目的:探究胫骨中段横断骨折内外侧锁定钢板固定的生物力学比较。方法:收集8具完整防腐成年尸体下肢标本,依据左右腿配对按照随机数字分配法,分为内侧锁定钢板固定组(内侧组)和外侧锁定钢板固定组(外侧组),于胫骨骨折线共同水平面上锯断腓骨,进行四点弯曲、轴向压缩实验以及扭转实验,对内外侧锁定钢板固定的生物力学进行比较。结果:与外侧组相比,500N外力下位移较小,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900N外力下位移较小,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15度扭转角度下扭矩较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腓骨骨折与完整腓骨相比,500N外力下位移较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900N外力下位移较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15度扭转角度下扭矩较小,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胫骨中段横断骨折中内侧钢板固定较外侧钢板固定稳定性提高,腓骨的完整程度与钢板稳定性呈正比,对稳定性具有增强作用。
- 杜增峰朱强马晓磊贺耀耀马志远薛春堂
- 关键词:生物力学
- 胸腰椎爆裂骨折患者伤椎置钉与不置钉的术后骨折愈合、创伤程度、神经功能恢复的评估被引量:16
- 2016年
- 目的:研究胸腰椎爆裂骨折患者伤椎置钉与不置钉的术后骨折愈合、创伤程度、神经功能恢复情况。方法:选择在我院接受后路短节段椎弓根螺钉固定的单节段胸腰椎爆裂性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伤椎置钉与否分为置钉组(A组)和不置钉组(B组),随访骨折愈合情况并测量伤椎前缘高度、Cobb’s角,术后3d时测定血清中pNF-H、HSP70、NSE、S100β、GFAP、IL-1β、IL-6、IL-8、IL-10、TNF-α、MPO的含量。结果:两组术后1周、半年、1年时的伤椎前缘高度显著高于手术前、Cobb’s角显著低于手术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半年、1年时的伤椎前缘高度显著低于手术后1周、Cobb’s角显著高于手术前1周,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手术后半年、手术后1年时的伤椎前缘高度显著高于B组、Cobb’s角显著低于B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后3d时,两组血清中pNF-H、HSP70、NSE、S100β、GFAP、IL-1β、IL-6、IL-8、IL-10、TNF-α、MPO的含量无显著性差异。结论:后路短节段椎弓根螺钉固定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时进行伤椎置钉能够减少椎体高度以及后凸畸形矫正的丢失、改善远期脊髓神经功能且不增加手术创伤。
- 杜增峰朱强马晓磊贺耀耀马志远薛春堂
- 关键词:胸腰椎爆裂性骨折伤椎置钉
- Ⅲ型标准伽玛(γ)型髓内钉和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对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凝血功能及稳定性的影响
- 2020年
- 目的探讨Ⅲ型标准伽玛(γ)型髓内钉和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对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凝血功能及稳定性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20年1月收治的85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根据术式的不同将其分为A组(43例)和B组(42例)。A组采用Ⅲ型标准伽玛(γ)型髓内钉固定手术,B组采用PFNA固定手术。比较两组的手术指标、术后恢复指标、凝血功能指标及内固定术后稳定性。结果 A组的住院时间及下地行走时间均短于B组(P<0.05)。术后1个月,两组的PT、APTT均缩短,Fbg水平均降低,且A组优于B组(P<0.05)。A组内固定术后稳定率为95.35%,高于B组的78.57%(P<0.05)。结论采用Ⅲ型标准伽玛(γ)型髓内钉和PFNA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均能取得较好的效果,不过Ⅲ型标准伽玛(γ)型髓内钉有助于加快患者术后恢复,改善患者的凝血功能和固定的稳定性。
- 朱强杜增峰杨红军
- 关键词: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凝血功能稳定性
- 外固定支架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疗效及其对腕关节功能的影响被引量:4
- 2017年
- 目的探讨外固定支架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效果及其对腕关节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6月至2016年6月在我院骨科接受治疗的桡骨远端骨折的患者78例为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9例。观察组患者在进行闭合复位后采用外固定支架治疗,对照组患者在闭合复位后给予石膏固定治疗,对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效果、影像学评估和Dienst功能评分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4.8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9.49%(P<0.05)。观察组Dienst评分优良率为74.3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8.97%(P<0.05);观察组影像学评估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外固定支架治疗桡骨远端骨折临床效果显著,有利于腕关节的功能恢复,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马晓磊杜增峰
- 关键词:外固定支架桡骨远端骨折腕关节功能
- MIPPO技术结合LPHP内固定治疗老年肱骨近端骨折被引量:6
- 2013年
- 目的:探讨微创经皮钢板接骨术(Minimally invasive percutaneous plate osteosynthesis,MIPPO)结合锁定钢板(Locking proximal humeral plate,LPHP)内固定治疗老年肱骨近端骨折的疗效.方法:采用MIPPO技术结合LPHP内固定治疗21例老年肱骨近端骨折患者.按Neer分型标准:两部分骨折13例,三部分骨折5例,四部分骨折3例.结果:所有患者获随访5~12个月.按Constant Scoring System评分标准评定疗效,优9例,良8例,可2例,差2例,优良率为80.6%.结论:MIPPO技术结合LPHP内固定治疗老年肱骨近端骨折具有创伤小、固定可靠、并发症少、临床效果满意等优点,是治疗老年肱骨近端骨折的一种优良方法.
- 杜增峰马志远郝鸿伟孙瑞张波芸马晓磊朱强
- 关键词:肱骨近端骨折骨折内固定微创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