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亚平 作品数:15 被引量:19 H指数:3 供职机构: 玉溪市人民医院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经皮肾镜取石术后出血的介入治疗 2024年 目的研究PCNL术后出血患者接受选择性RAE治疗的效果及失败原因。方法对2015年4月-2023年5月期间本院20例PCNL术后出血患者以及外院转入的3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DSA显示:PA 3人,AVF 6人,PA合并AVF 3人,动脉分支损伤8人,未见异常3人。所有23例PCNL术后出血患者行RAE治疗。其中,21例患者第一次RAE后成功止血,1例第一次RAE后再发出血行二次RAE成功,1例栓塞失败急诊行肾动脉分支结扎术止血成功。所有患者随访1月未发生再次出血。结论选择性RAE是治疗PCNL术后出血有效、安全的治疗方法,能最大程度保留患者肾功能。同时,治疗效果也与介入医师的操作技术密切相关。 翟成喜 李秋云 王彬 杨亚平 陈戬关键词:经皮肾镜取石术 选择性肾动脉栓塞 出血 假性动脉瘤 动静脉瘘 超选择性动脉灌注化疗恶性滋养细胞肿瘤的疗效观察 2003年 杨亚平 张成仁 吕正旺 王家平 钱靖关键词:妇科肿瘤 恶性滋养细胞肿瘤 疗效 介入溶栓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疗效分析 2003年 杨亚平 王家平 何云峰 张成仁 吕正旺关键词:介入溶栓治疗 股骨头缺血性坏死 疗效 彩色超声定位下颈内静脉置管的临床应用 2011年 我科颈内静脉置管常用于外周静脉无穿刺条件的患者,传统的盲穿法在遇有肥胖、颈短、水肿定位不清、颈部疤痕、创伤性休克血容量不足、静脉塌陷或其他原因时,穿刺难度较大。文献报道[1],有一部分人存在明显解剖异常,包括静脉很细、与动脉位置关系异常等。为提高穿刺成功率和安全性,我们在穿刺前采用彩色超声显像进行定位,现道如下。 速凤媛 纳维娅 杨亚平关键词:彩超定位 颈内静脉 穿刺置管 左心耳增大诊断风湿性二尖瓣病变的意义 2002年 杨亚平 钱靖 王家平 李其武 张成仁关键词:影像学检查 风湿性二尖瓣病变 神经介入治疗的并发症发生率及防治措施分析 被引量:3 2017年 目的探讨神经介入治疗的并发症发生率及防治措施。方法选取本院80例接受神经介入治疗的患者,通过对其基本资料、疾病类型及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分析,并探讨有效的并发症防治措施。结果80例神经介入治疗患者并发症发生8例,发生率为10%,其中脑血管痉挛发生率3.75%、微导管到位失败发生率2.50%、血栓形成发生率2.50%、弹簧圈移位发生率1.25%、分别占比37.50%、25.00%、25.00%、12.50%,以脑血管痉挛发生率最高。结论运用神经介入治疗具有较高的并发症发生率,表现为血栓形成、脑血管痉挛等,想要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应当注重熟练操作技术,正确了解适应证等,并做好并发症的对症处理。 何云峰 合媛杰 杨亚平 张雄军 柏魏 马睿关键词:神经介入治疗 并发症 骨纤维瘤的X线特点及鉴别诊断 2001年 李其武 杨亚平 何云峰关键词:骨肿瘤 纤维瘤 X线 复方泛影葡胺行支气管造影47例分析 2002年 李其武 何云峰 合媛杰 杨亚平关键词:纤维支气管镜 复方泛影葡胺 支气管造影 微弹簧圈栓塞治疗经皮肾穿刺术后出血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1 2017年 分析超选择微弹簧圈栓塞治疗经皮肾穿刺活检术后难止性出血的疗效。选取收治的经皮肾穿刺活检术后难止性出血患者30例作为对照组,给予常规内科止血治疗;选取同期同类型患者30例作为研究组,给予超选择微弹簧圈栓塞止血治疗方法。对两组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研究组总有效率(96.7%)显著高于对照组(8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选择微弹簧圈栓塞治疗经皮肾穿刺活检术后难止性出血疗效显著,值得大力推广。 何云峰 合媛杰 杨亚平 张雄军 柏魏 马睿关键词:经皮肾穿刺术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神经介入溶栓术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疗效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1 2018年 目的分析探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DSA)神经介入溶栓术用于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治疗的近远期效果情况。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7年3月在我院住院治疗且符合入选标准的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患者68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以行静脉溶栓治疗者34例,作为对照组;以DSA神经介入溶栓术者34例,作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治疗的近期及远期疗效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神经功能缺损(National insitute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评分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患者的NIHSS评分(P<0.05);观察组患者血管再通率、总有效率分别为67.65%、97.06%,均高于对照组的44.12%、79.41%(均P<0.05)。治疗后半年,观察组卒中复发率为8.82%,低于对照组的29.42%(P<0.05)。结论与静脉溶栓治疗相比,应用DSA神经介入溶栓术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疾病,可提高患者血管再通率,并改善神经功能状况且复发率较低及并发症较少。 何云峰 合媛杰 杨亚平 张雄军 柏魏 马睿 黄玉关键词:缺血性脑血管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