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军 作品数:20 被引量:74 H指数:5 供职机构: 第二军医大学长征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科研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枕颈融合术对下颈椎曲度及退变影响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5 2015年 枕颈部不稳主要由创伤、先天性枕颈部畸形、炎症、肿瘤或肿瘤切除、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类风湿性关节炎等引起[1-4]。枕颈融合术是治疗枕颈部不稳的主要手术方式,其在恢复枕颈部稳定性、提高植骨融合率、 朱文俊 杨军 倪斌关键词:融合术 枕颈部 颈椎曲度 植骨融合率 邻近节段 椎体后缘 寰枢椎椎弓根螺钉术中复位固定融合术治疗陈旧性齿状突骨折并寰枢椎脱位 被引量:11 2012年 目的:总结应用后路寰枢椎椎弓根螺钉术中提拉复位固定植骨融合术治疗陈旧性齿状突骨折并寰枢椎脱位的疗效。方法:2007年1月~2010年1月收治21例陈旧性齿状突骨折并寰枢椎脱位患者,男13例,女8例;年龄13~68岁,平均38.5岁。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枕颈部疼痛和活动受限,均伴有神经功能障碍,ASIA分级:B级2例,C级13例,D级6例;JOA评分4~14分,平均8.3分。根据Anderson和D′Alonzo分型,Ⅱ型骨折17例(81%),Ⅲ型骨折4例(19%)。MRI检查示18例患者有不同程度的脊髓受压,7例脊髓受压节段髓内出现T2加权像高信号改变。均为寰椎前脱位,术前均进行颅骨牵引术,15例(71.4%)可部分复位,6例(28.6%)不可复位。术前寰齿间距(atlanto-dens interval,ADI)9~15mm,平均12.3mm。均采用后路寰枢椎椎弓根螺钉术中提拉复位固定和植骨融合术,随访观察患者临床症状和神经功能改善情况,影像学检查寰枢椎复位和植骨融合情况。结果: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术中均未发生椎动脉和脊髓损伤。共置入84枚寰枢椎椎弓根螺钉,术后X线片及三维CT检查3枚寰椎椎弓根螺钉内倾角偏小,螺钉部分穿破椎动脉孔内侧壁,椎动脉造影未见椎动脉损伤;1枚寰椎椎弓根螺钉内倾角过大,螺钉部分穿破椎管内侧壁,未出现新的神经损伤症状;其余螺钉位置满意。术后颈椎CT及MRI显示寰枢椎序列重建满意,齿状突区域脑脊液线清晰,脊髓无压迫,ADI为2~4mm,平均2.8mm。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6~36个月,平均20个月,术后6个月随访时3例患者的ASIA分级无改变,其余患者的神经功能明显改善,ASIA分级:C级3例,D级10例,E级8例; JOA评分为10~17分,平均14.6分,平均改善率为81.2%。1例患者植骨块有部分吸收,其余患者均在术后6个月获得骨性融合,融合率为95.2%;随访期间� 杨军 倪斌 谢宁 王新伟 周许辉 卢旭华 郭翔 陈飞关键词:陈旧性齿状突骨折 寰枢椎脱位 椎弓根螺钉 复位 后路多种内固定技术联合应用治疗寰枢椎不稳 被引量:11 2015年 目的 探讨后路多种内固定技术联合应用、个体化治疗寰枢椎不稳的适应证、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6月至2013年6月联合应用多种后路内固定技术治疗寰枢椎不稳19例患者的病历资料,男7例,女12例;年龄15~57岁,平均(40±13)岁.19例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枕颈部疼痛及颈椎活动受限,5例(26%)颈痛是唯一症状;另14例(74%)伴有脊髓压迫症状和体征,表现为不同程度的肢体感觉、运动障碍和反射亢进.19例中8例(42%)寰齿间距>3 mm,为3~10 mm,平均(6.4±3.0) mm.11例(58%)寰椎爆裂骨折侧块分离距离7~9mm,平均(7.7±0.9)mm.采用颈椎CT评估双侧枢椎椎动脉上方侧弓的高度,其中4例(21%)单侧<4mm.采用寰椎侧块螺钉、寰椎椎板钩、枢椎椎弓根螺钉、椎板螺钉或寰枢椎经关节螺钉等多种后路内固定技术联合应用行寰枢椎融合术.术前、术后3个月及末次随访时19例患者颈部疼痛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估,14例有颈脊髓损伤症状患者采用日本骨科学会(Japanese orthopedic association,JOA)评分并计算改善率评价患者术后改善情况.通过X线及CT评价内固定位置及植骨融合情况.结果 19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2~24个月,平均(15.3±4.2)个月.术后所有患者枕颈部疼痛均明显改善,VAS评分术前平均为(4.5±1.54)分,术后3个月为(1.2±0.97)分,末次随访为(0.63±0.76)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JOA评分术前平均为(12.2±1.9)分,术后3个月为(14.5±1.8)分,末次随访为(16.1±1.2)分,JOA改善率平均为87.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所有患者术后6个月CT检查均显示植骨融合良好.随访期间未发现内固定松动、断裂及新发寰枢椎不稳.结论 术前对寰枢椎的解剖情况及损伤类型进行全面、准确地评估,根据各种内固定技术的应用指征及术者技术特点,选择个体化的多种 陈飞 卢旭华 倪斌 谢宁 郭翔 杨军 郭群峰 杨珺关键词:寰枢关节 关节不稳定性 脊柱融合术 一种新型枪式提拉复位钳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枪式提拉复位钳,包括第一固定套筒、夹取结构和调节结构,所述夹取结构包括连接板,所述连接板固接于第一固定套筒一侧,所述连接板顶部固接限位弧板,所述连接板一端固接第二固定套筒,所述第二固定套筒一侧固接... 周鑫 倪斌 郭群峰 郭翔 杨军 周鸿飞文献传递 后路寰椎侧块螺钉联合枢椎椎板钩内固定的生物力学稳定性 被引量:2 2016年 目的研究后路寰椎侧块螺钉联合枢椎椎板钩内固定的生物力学稳定性。方法取6例新鲜尸体颈椎标本,每具标本分别依次进行完整(正常组)、寰枢椎不稳(失稳组)、寰枢侧块螺钉联合枢椎椎弓根螺钉钉棒固定(Harms组)、寰椎侧块螺钉联合枢椎椎板钩固定(钉钩组)状态的生物力学测试,每组6个标本,将各标本装载在脊柱三维运动机上,分别施予1.5 N·m力矩,记录标本在前屈后伸、左右侧曲、左右旋转3个方向上的活动度(ROM),比较各组ROM。结果相对于正常组标本,失稳组标本在上述3个方向上的ROM显著增大;相较于正常和失稳组标本,Harms组和钉钩组的标本在上述3个方向上ROM显著减小;钉钩组与Harms组间在上述3个方向的ROM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后路寰椎侧块螺钉联合枢椎椎板钩内固定在生物力学稳定性上与Harms固定相似,可以起到良好的固定效果。 孙德志 倪斌 杨军 郭翔 刘琦 许天明 张鹏 卢明 陈金水 杨珺 管华鹏关键词:寰枢关节 关节不稳定性 内固定器 脊髓损伤局部表达NgR的巨噬细胞的体外分离培养 被引量:3 2009年 目的从脊髓损伤局部分离培养巨噬细胞,并鉴定其表达Nogo受体(Nogo receptors,NgR)情况。方法胰酶消化大鼠损伤脊髓组织获取其脊髓损伤局部巨噬细胞,细胞贴壁后用添加5%胎牛血清的RPM I 1640培养,显微镜下观察巨噬细胞形态及生物学特点,免疫荧光化学方法鉴定其是否表达CD68及NgR。结果原代培养的巨噬细胞贴壁生长,细胞形态呈圆形、椭圆形等,可存活约3周,表现为CD68抗原阳性,多数细胞NgR抗原阳性。结论成功地从脊髓损伤局部分离出巨噬细胞,多数细胞表达NgR抗原。 尹国栋 倪斌 周风金 杨军 郭翔 杨健 刘军关键词:脊髓损伤 巨噬细胞 细胞培养技术 荧光抗体技术 降钙素治疗PMOP骨转换指标、BMD的变化与促进骨形成作用的多中心临床研究 目的 本研究在中国11个城市应用降钙素(CT)与重组人甲状旁腺激素(rhPTH)(1-34)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PMOP)患者,观察CT治疗PMOP骨转换生化指标、骨密度(BMD)变化及促进骨形成的作用.方法 486位... 宣淼 张虹 杨军 李颖 王永兰 宋立源 张秀珍 王博 郭晓慧 吕肖峰 薛庆云 杨刚毅 姬秋和 刘志民 李成江 吴天凤 盛正妍 李蓬秋 童九翠 贾媛寰枢椎椎弓根钉内固定植骨融合术治疗不稳定寰椎爆裂骨折 被引量:7 2013年 目的评价采用寰枢椎椎弓根钉内固定植骨融合术治疗不稳定寰椎骨折的疗效。方法对不稳定寰椎爆裂骨折20例行后路寰枢椎椎弓根钉内固定植骨融合术。术中利用寰椎椎弓根钉的横向加压作用对侧块分离进行矫正,并利用寰椎椎弓根钉的后向提拉作用对术前寰椎复位不佳者给予进一步复位。结果患者均获随访24个月,术后3个月临床症状均完全缓解。术后3个月ASIA评分的运动、轻触及针刺评分分别是(99.85±0.37)、(111.80±0.52)、(111.95±0.22)分,较术前显著提高(P<0.05)。术后3个月影像学资料提示内固定位置良好、骨折愈合,无寰枢关节不稳征象。结论在充分的术前准备下,寰枢椎椎弓根钉植骨内固定术是一种有效的治疗不稳定寰椎爆裂骨折的方法。 郭翔 倪斌 谢宁 卢旭华 杨军 郭群峰关键词:寰枢关节 脊柱损伤 韧带损伤 成人新鲜齿突骨折的手术治疗策略 被引量:6 2014年 目的总结应用前路齿突拉力螺钉或后路寰枢椎植骨融合技术治疗成人新鲜齿突骨折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2012年1月期间收治的46例成人齿突骨折患者,男29例,女17例;年龄19-68岁,平均40.5岁。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枕颈部疼痛和活动受限,其中7例患者伴有神经功能障碍,术前日本骨科学会(Japanese Orthopaedic Association,JOA)评分9-14分,平均12.7分。根据Anderson-D’Alonzo分型,Ⅱ型骨折33例(71.7%),Ⅲ型骨折13例(28.3%)。8例患者有不同程度寰椎前脱位,术前寰齿间距(atlanto-dens interval,ADI)3-7 mm,平均4.3 mm,术前进行颅骨牵引术,均可复位。采用前路齿突拉力螺钉或后路寰枢椎植骨融合术治疗,随访患者临床症状和神经功能改善情况,影像学观察寰枢椎复位和植骨融合情况。结果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术中均未发生椎动脉和脊髓损伤。共置入25枚齿突螺钉和84枚寰枢椎椎弓根螺钉,术后X线片及三维CT检查显示25枚齿突螺钉位置均较好,3枚寰椎椎弓根螺钉内倾角不够,螺钉部分穿破椎动脉孔内侧壁,椎动脉造影未见椎动脉损伤;1枚寰椎椎弓根螺钉内倾角过大,螺钉部分穿破椎管内侧壁,未出现新的神经损伤症状;其余螺钉位置满意。术后ADI为1-2.5 mm,平均1.6 mm。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8-36个月,平均23个月,术后6个月随访时神经功能明显改善,JOA评分为14-17分,平均16.2分,平均改善率为89.3%。1例行前路齿突螺钉内固定术的患者齿突骨折端硬化,有明显的骨不连发生,其余患者均在术后6个月获得骨性融合,融合率为97.8%;随访期间未发现螺钉松动、移位、螺钉断裂和寰枢椎再移位、失稳现象。结论选择前路齿突拉力螺钉或后路寰枢椎植骨融合技术治疗成人新鲜齿突骨折,可获得良好的临床效果。 杨军 倪斌 谢宁 王新伟 周许辉 卢旭华 郭翔 陈飞关键词:齿突尖 寰椎 枢椎 内固定器 脊柱融合术 雌激素对小鼠骨髓间质细胞LIM矿化蛋白-1 mRNA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2 2009年 目的探讨雌激素对小鼠骨髓间质细胞LIM矿化蛋白-1(LIMmineralization protein-1,LMP-1)基因转录的影响。方法卵巢切除5个月后小鼠的骨髓间质干细胞经7 d成骨诱导后,用100 nmol/L 17β-雌二醇(17β-E2)处理24 h,通过RT-PCR法扩增LMP-1的mRNA,测定扩增条带的吸光度值,并用其与β-actin吸光度的比值来表示产物mRNA的相对含量。结果17β-E2处理组LMP-1的mRNA表达明显高于非处理组(P<0.01)。结论雌激素可通过促进骨髓间质细胞LMP-1的mRNA表达以发挥其促成骨作用。 杨军 倪斌关键词:小鼠 间质干细胞 雌激素 LIM矿化蛋白-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