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洪江
- 作品数:6 被引量:27H指数:3
- 供职机构:中国建筑材料科学研究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高血压患者并发脑卒中危险因素分析被引量:7
- 2009年
- 目的探讨高血压患者发生脑卒中的危险因素。方法选择67例高血压伴脑卒中患者,以性别、年龄、体质量指数、收缩压(SBP)、舒张压(DBP)、空腹血糖、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吸烟指数、高血压家族史等多种危险因素进行多变量分析。选择同期61例高血压无脑卒中患者进行对比分析。结果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高血压伴脑卒中患者空腹血糖、DBP、年龄、HDL-C降低,高血压病家族史与脑卒中独立相关。脑卒中的相对危险度(OR):空腹血糖≥7 mmol/L的OR值为空腹血糖<7mmol/L的7.702倍,年龄≥65岁的OR值为年龄<65岁的7.025倍,DBP≥110 mmHg(1 mmHg=0.133 kPa)的OR值为DBP<110 mmHg 2.681倍,SBP≥180 mmHg的OR值为DBP<180 mmHg 2.769倍,HDL-C<1.68 mmol/L的OR值是SBP≥1.68 mmol/L的6.546倍;有高血压家族史的OR值为无家族史的5.785倍。结论高血压病患者的空腹血糖、SBP、DBP、年龄、HDL-C与脑卒中关系密切,高血压病家族史与脑卒中独立相关。
- 黄中红杨洪江那开宪
- 关键词:高血压病脑卒中
- 比索洛尔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疗效观察被引量:10
- 2013年
- 目的观察比索洛尔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6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2组,在常规硝酸酯类、阿司匹林及低分子肝素治疗基础上,治疗组30例给予比索洛尔治疗,对照组26例给予美多心安治疗,观察2组心绞痛发作次数、心率、血压及心电图变化。结果治疗组显效14例,有效14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3%;对照组显效9例,有效9例,无效6例,发生急性心肌梗死2例,总有效率69%。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比索洛尔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疗效较好。
- 杨洪江黄中红那开宪
- 关键词:不稳定型心绞痛比索洛尔阻滞剂美多心安
- 糖尿病饮食食品交换份法与主食固定法对比分析
- 2004年
- 目的 探讨糖尿病饮食食品交换份法的临床效果。方法 随机抽取门诊及住院糖尿病病人80例,40例采取食品交换份法饮食治疗,另40例采取主食固定法作为对照,观察空腹及餐后2h血糖控制情况,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控制满意天数。结果 两组饮食治疗方法,试验组与对照组血糖分别为:8.96±2.07mmol/L,10.3±4.50mmol/L;餐后2h血糖分别为:9.50±2.68mmol/L.13.46±3.76mmol/L;血糖控制满意天数分别为13.20±2.50天,18.60±lO.60天,糖化血红蛋白控制满意天数分别为:30.20±10.50天,48.30±15.40天,两组结果差异显著(P<0.01)。结论 糖尿病饮食食品交换份法是较好的饮食治疗方法。
- 黄中红董明纲杨洪江王金红那开宪
- 关键词:糖尿病饮食疗法食品交换份法
- 高血压病伴脑卒中患者危险因素分析
- 2004年
- 目的探讨高血压患者发生脑卒中的危险因素。方法67例中男34例,女33例,平均年龄62.8±8.25岁,以性别、年龄、体重指数(BMI)、收缩压(SBP)、舒张压(DBP),空腹血糖、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吸烟指数、高血压病家族史等多种危险因素进行多变量分析。选自同期61例高血压无脑卒中患者作为对照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空腹血糖、收缩压、舒张压、年龄、高密度脂蛋白降低、高血压病家族史与脑卒中独立相关。脑卒中的相对危险度0R值:空腹Glu≥7mmol/L的0R值为空腹Glu<7mmol/L的7.702倍,年龄≥65岁的OR值为<65岁的7.025倍,DBP≥110mmHg的OR值为DBP<110mmHg的2.681倍,SBP≥180mmHg的OR值DBP<180mmHg的2.769倍,HDL-C<1.68mmol/L的OR是SBP≥1.68mmol/L的6.546倍,有高血压家族史的OR值为无家族史的5.785倍。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高血压病患者的空腹血糖、收缩压、舒张压、年龄、高密度脂蛋白降低、高血压病家族史与脑卒中独立相关。
- 黄中红杨洪江王成桓苏敏那开宪
- 关键词:高血压病脑卒中并发症体重指数空腹血糖
- 社区干预对高血压的影响
- 2003年
- 目的 探讨北京朝阳区管庄东里社区经社区干预后,高血压发病率、控制率、死亡率变化。方法 采用MONICA方案,按年度、性别、年龄分别计算高血压的发病率,知晓率、治疗率、控制率及统计学显著性,回归系数b乘100近似年百分率变化。结果 1997年—2002年管庄东里社区经过5年社区综合干预后,高血压控制率,治疗率、知晓率明显升高,分别上升22.3%、52.9%、56.5%,死亡率下降0.38%,具有统计学显著性。结论 进行社区人群高血压综合防治是有效的。
- 黄中红杨洪江王成桓那开宪
- 关键词:社区干预高血压发病率控制率死亡率
- 社区医疗机构急性乙醇中毒626例分析被引量:10
- 2010年
- 目的对社区医疗机构急性乙醇中毒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总结。方法选取2004年1月—2008年12月共收治的急性乙醇中毒患者626例为研究对象,通过相关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提出急性乙醇中毒的诊治措施、社区干预和转诊条件。结果主要临床表现有恶心、呕吐599例(95.7%),神志异常599例(95.7%),合并上消化道出血203例(32.4%),发生心律失常21例(3.4%),合并外伤9例(1.4%),合并急性胰腺炎1例(0.2%)。经社区医疗机构急诊治疗痊愈614例(98.1%)转诊12例(1.9%),转诊追踪得知死亡1例,病死率为0.16%。结论社区医疗机构急性乙醇中毒处理效果好,但是要掌握转诊时机,以免延误病情。
- 王成桓肖燕兰白涛杨洪江田亚清马俊勋
- 关键词:社区卫生服务乙醇中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