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玉蓉
- 作品数:35 被引量:268H指数:10
- 供职机构:衡阳师范学院资源环境与旅游管理系更多>>
-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水利工程经济管理农业科学天文地球更多>>
- 生态旅游的经济学内涵浅析被引量:6
- 2003年
- 本文用经济学的视角分析了生态旅游的内涵。认为生态旅游作为一种新的旅游产品符合现代人的需求取向;其次,生态旅游作为一种新的旅游形式,体现了同代人之间和代际之间在生态旅游消费和生态旅游开发之间的公平性;另外,生态旅游作为一种新的旅游理念, 在生态旅游项目立项评估、旅游开发以及旅游经营过程当中应当贯彻可持续发展的思想。
- 邹君杨玉蓉谢小立
- 关键词:生态旅游经济学公平可持续发展
- 中小学环境教育改革与课程创新被引量:4
- 2006年
- 杨玉蓉邹君
- 关键词:中小学课程课程创新教育改革环境科学知识专题教育大纲
- 中国区域虚拟水战略优势度评价被引量:14
- 2009年
- 提出虚拟水战略优势度的概念并对其概念内涵及影响因素进行分析,从4个方面构建包含12个具体指标的综合定量评价指标体系;运用数学方法对中国31个省级行政区虚拟水战略优势度进行定量评价。发现中国虚拟水战略优势度存在显著的地域差异,区域优势度等级存在"两头多,中间少"的结构特点和"东部高、西部低","南部和北部高、中间低"带状空间分布规律。其中北方4省市和东南8省区优势度最大,是全球虚拟水战略背景对其影响最深远的区域,也是中国虚拟水研究及虚拟水战略实践的关键区域。
- 邹君杨玉蓉黄翅勤毛德华
- 关键词:虚拟水战略
- 南方丘陵区农业水资源脆弱性概念与评价被引量:44
- 2007年
- 论文旨在探讨中国南方丘陵区农业水资源脆弱性的概念及内涵,构建脆弱性评价指标体系并进行定量评价实证研究。首先,在了解资源环境科学领域有关脆弱性研究相关成果的基础上,结合中国南方丘陵区农业水资源系统的特点,给出了农业水资源脆弱性的概念,并分析了其脆弱性内涵。然后,以衡阳盆地为例构建了一个包括自然脆弱性、人为脆弱性、承载脆弱性3个方面12个具体指标的评价指标体系。最后,运用模糊物元模型对衡阳盆地7个县(市)的农业水资源脆弱度进行评判,发现祁东县、衡阳县、衡南县、衡东县和耒阳市农业水资源脆弱度为强脆弱度等级,常宁市、衡山县为微脆弱等级。经验证,评价结果与评价区水资源脆弱性的实际表现比较吻合。
- 邹君杨玉蓉田亚平谢小立
- 关键词:农业水资源脆弱性模糊物元模型
- 湖南省2005年水足迹及其启示被引量:7
- 2008年
- 水足迹是当前测度人类活动对水资源系统环境影响的最好指标。本文以我国南方水资源丰沛省份——湖南省为例,构建了水足迹账户,计算了2005年湖南总水足迹和人均水足迹以及水足迹相关评价指标。结果表明,湖南省水足迹在全国处于较低的水平,但通过对水足迹的结构、虚拟水流量以及发展趋势的分析,得出抓紧虚拟水和虚拟水战略影响研究,创新水资源管理观念、保障区域和国家水资源安全以及调整和优化农业结构,保障区域和国家粮食安全几点启示。
- 邹君杨玉蓉
- 关键词:水足迹虚拟水水资源安全粮食安全
- 虚拟水战略优势度及其评价被引量:6
- 2009年
- 基于对虚拟水战略内涵以及虚拟水战略背景对我国不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影响认识上的差异,特提出虚拟水战略优势度的概念,用以量度区域虚拟水战略实施的适宜性以及虚拟水战略背景对区域经济社会生态等的影响程度.分析了虚拟水战略优势度的概念内涵及其影响因素,从水资源供给、非农水资源需求、水资源管理和农业发展4个方面构建了包含12个具体指标的综合定量评价指标体系,对我国31个省级行政区虚拟水战略优势度进行了定量评价.结果表明:我国虚拟水战略优势度存在显著的区域差异,而且,优势度等级存在"两头多,中间少"的结构特点和"东部高、西部低","南部和北部高、中间低"的带状空间分布规律.其中北方4省市和东南8省区优势度最大,是全球虚拟水战略背景对其影响最为深远的区域,也是我国虚拟水研究及虚拟水战略实践的关键区域.
- 邹君杨玉蓉毛德华
- 关键词:虚拟水战略
- 南方丘陵区农村社区水贫困调查——以湖南省衡阳县礼梓村为例被引量:1
- 2013年
- 近年来,水科学领域兴起了一种综合评价水资源短缺的新视角和新方法———水贫困理论。根据牛津大学的水贫困评价指标框架,结合我国南方丘陵区农村地区的水资源特点,从水贫困评价指标体系的5个方面选择有代表性的指标数据,并运用实地调查和访谈等方法对湖南省衡阳县礼梓村的水贫困程度进行定性评价。结果表明,衡阳县礼梓村因供水设施不完善、用水效率低下、水环境遭受破坏等原因存在轻度水贫困现象,因此综合考虑经济、社会等因素影响下的我国南方农村地区仍然存在不同程度的水贫困现象。
- 杨玉蓉张青山邹君
- 关键词:农村社区南方丘陵区水资源
- 中国区域粮食生产与消费中的虚拟耕地平衡研究被引量:1
- 2012年
- 从不同尺度分析了我国2008年粮食生产、消费中的虚拟耕地含量及虚拟耕地平衡空间分布规律。主要结论为:①2008年粮食生产虚拟耕地北方比南方多32396.8×107m2,人均粮食生产虚拟耕地量北方远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和南方,因粮食生产形成较为典型的虚拟耕地"北土南调"现象。②2008年粮食消费虚拟耕地北方比南方多6851.62×107m2。③从粮食生产与消费的虚拟耕地平衡空间分布规律来看,2008年虚拟耕地调出区全部位于我国北方地区,集中分布在两大地带:一是由黑龙江、吉林、内蒙古、新疆、宁夏5省(区)组成的我国北方边境沿线地带,二是由河南、安徽组成的中部区;调入区则集中在由东部沿海地区、中部省份和西部内陆省份组成的环状地带。
- 李红伟胡勇邹君杨玉蓉
- 关键词:虚拟耕地
- 中国粮食生产与消费中的虚拟水平衡动态变化研究被引量:7
- 2010年
- 为优化我国粮食生产水资源利用的空间配置,运用虚拟水分析方法,多尺度分析我国近十年粮食生产和消费中的虚拟水含量空间分布动态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北方粮食生产虚拟水量呈上升趋势,由1998年的3019.1亿m3上升到2007年的3197.5亿m3,上升幅度达5.90%;南方粮食生产虚拟水量则呈下降趋势,由1998年的3207.5亿m3下降到2007年的2801.4亿m3,下降幅度达12.66%。1998~2006年,全国粮食消费虚拟水增长4.43%,年均增长0.49%。北方增长速度快,9年间增长7.70%,而南方则只增长1.84%。近十年全国粮食生产与消费的虚拟水平衡整体表现为负。南方的虚拟水平衡一直为负,且数值呈上升趋势,北方虚拟水平衡态势则整体表现为正。粮食生产和消费的虚拟水资源"北水南调"现象稳定存在,且有增强趋势。其中,东北是虚拟水资源"北水南调"的实质性调出区,黄淮海、华北、东南和华南为实质性调入区。研究结果说明,从水资源的角度看,我国当前的粮食生产和消费格局存在较大问题,需要进行适当调整。
- 邹君胡娟杨玉蓉
- 关键词:虚拟水
- 湖南省农业循环经济发展评价被引量:6
- 2011年
- 运用BPEIR(行为-压力-效果-冲击-反应)概念模型及特尔菲法构建包括经济与社会发展、资源减量投入、资源循环再利用、资源环境安全4类指标的农业循环经济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对湖南省1998~2007年的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水平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1998~2007年湖南农业循环经济总体上呈向前发展趋势,年均增长速率为1.89%;1999~2003年,资源循环再利用和资源减量投入年均下降速率分别为25%和11%,成为制约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主要障碍因素;而2003年后以资源减量投入为主。
- 杨玉蓉唐望庆
- 关键词:农业循环经济综合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