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杨生平

作品数:3 被引量:11H指数:3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哲学系更多>>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政治法律社会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哲学宗教
  • 1篇社会学
  • 1篇政治法律

主题

  • 1篇学术界
  • 1篇哲学
  • 1篇哲学对象
  • 1篇哲学基本问题
  • 1篇实践本体
  • 1篇实践本体论
  • 1篇世界观
  • 1篇能动
  • 1篇能动性
  • 1篇主体能动性
  • 1篇自我
  • 1篇自我中心
  • 1篇总体性
  • 1篇总体性范畴
  • 1篇总体性思想
  • 1篇物质本体论
  • 1篇历史非决定论
  • 1篇历史与阶级意...
  • 1篇卢卡奇
  • 1篇阶级意识

机构

  • 3篇北京大学

作者

  • 3篇杨生平
  • 1篇张翼星
  • 1篇李少军

传媒

  • 1篇江淮论坛
  • 1篇北京大学学报...
  • 1篇江西社会科学

年份

  • 1篇1997
  • 1篇1996
  • 1篇1991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对“关于哲学基本问题的再认识”的认识——与俞吾金同志商榷被引量:5
1997年
本文认为,哲学作为一门学科所具有的“唯一性”,是由它的对象决定的;哲学是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哲学存在于多种多样的具体的哲学理论中,但这些具体的哲学理论是在“统一性”基础之上表现出的“多样性”,它们没有、实际上也不可能超出“统一性”。哲学的对象决定了“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全部哲学的基本问题。必须把一种哲学理论中是不是存在哲学基本问题,与哲学家有没有认识到这一问题明确区别开来。马克思主义哲学不是“超越”、“批判”了哲学基本问题,而是明确提出并合理地解决了这一问题。
杨生平李少军
关键词:哲学哲学对象世界观哲学基本问题
试论卢卡奇的总体性思想被引量:3
1991年
总体,或总体性(totality),是卢卡奇的《历史与阶级意识》中的一个基本范畴,是卢卡奇一生始终坚持的一个重要思想,它在当代辩证法史上发生着深刻的影响。卢卡奇本人在1967年所写《历史与阶级意识》的新版序言中,仍然认为此书的伟大成就之一,就在于“恢复了总体性范畴的中心地位。”然而,卢卡奇的总体性概念包含着比较复杂的内容和成分,而国内学术界进行评论时,又多倾向于批评和否定。本文试图分析它的渊源和含义,对其意义和贡献给以应有的评估。
张翼星杨生平
关键词:卢卡奇总体性《历史与阶级意识》总体性范畴国内学术界
主体性研究中的“自我中心困境”──“自我中心困境”问题的启示之三被引量:3
1996年
主体性研究中的“自我中心困境”──“自我中心困境”问题的启示之三杨生平近年来,主体性问题成了哲学研究的热点。许多研究者根据自己所掌握的材料和对这个问题的理解,发表了很不相同的看法,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本文着重从思维方式的角度,对当前哲学界关于主体...
杨生平
关键词:实践本体论物质本体论历史非决定论主体能动性客体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