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鸿
- 作品数:6 被引量:48H指数:3
- 供职机构:重庆市第九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重庆市卫生局医学科研项目重庆市卫生局科研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母牛分枝杆菌菌苗对无症状期HIV感染者CD4^+和CD8^+T细胞计数及病毒载量的影响被引量:2
- 2014年
- 目的探讨母牛分枝杆菌菌苗对无症状期HIV感染者CD4+和CD8+T细胞计数及病毒载量的影响。方法以无症状期HIV感染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治疗组Ⅰ、Ⅱ和对照组Ⅰ、Ⅱ,治疗组予肌肉注射母牛分枝杆菌菌苗,比较分析4组患者治疗2个月后CD4+和CD8+T细胞计数及病毒载量的变化。结果治疗组Ⅰ、Ⅱ的CD4+、CD4+/CD8+治疗后明显高于治疗前和对照组Ⅰ、Ⅱ,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病毒载量无明显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照组的CD4+、CD4+/CD8+细胞计数及病毒载量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母牛分枝杆菌菌苗对无症状期HIV感染者能增强细胞免疫功能但对HIV病毒载量无明显影响。
- 何茂锐陈作芬杨鸿曹永平谢伶华谢雪梅
- 关键词:母牛分枝杆菌菌苗HIV感染
- 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对AIDS患者机体代谢及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被引量:13
- 2019年
- 目的:探讨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HAART)对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患者机体代谢及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方法:96例AIDS患者,分别采用HAART(实验组,48例)、或相同外形的安慰剂(对照组,48例)连续治疗12个月;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12个月时的血清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血肌酐(Scr)、尿素氮(BUN)、空腹血糖(FPG)、餐后2h血糖(2hPG)、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LDL-C)及全血中T淋巴细胞亚群CD4+、CD8+比例、Treg细胞及Th17细胞比例。结果:治疗后,对照组ALT水平及实验组TBIL、DBIL、ALT、AST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0.05,或P<0.01),且实验组ALT、AST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治疗前后及2组间Scr、BUN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无明显变化(P>0.05);治疗后实验组FPG、2hPG、TC、TG水平,CD4+及Th17细胞比例均显著高于治疗前及对照组(P<0.01);治疗后实验组CD8+及Treg细胞比例均显著低于治疗前及对照组(P<0.01)。结论:HAART可明显改善AIDS患者细胞免疫功能,但易引起患者肝功能紊乱。
- 滕采万何茂锐赵渝琼杨鸿
- 关键词: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糖脂代谢T淋巴细胞亚群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
- 拉米夫定与阿德福韦酯在失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中的联合应用研究被引量:3
- 2013年
- 目的:探讨拉米夫定与阿德福韦酯在失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中联合应用的临床治疗效果,为失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的临床治疗提供可参考依据。方法:共纳入52例诊断为失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详细记录患者的基本信息及相关病史,采用随机数字法平均分为两组,A组患者给予拉米夫定联合阿德福韦酯治疗措施,B组患者给单独拉米夫定治疗措施。随访观察1年,并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3月,治疗后6月及治疗后1年监测患者肝功能、肾功能指标、HBV-DNA水平,并进行Child-Pugh评分,比较两组患者的差异。结果:治疗后两组间肝功能指标比较,结果显示:治疗前两组患者ALT、ALB、TBil差异比较不明显(P>0.05);治疗后3月、6月、1年,两组患者ALT、TBil明显降低,ALB明显升高,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B组(单独组)患者相比,A组(联合组)患者ALT、TBil下降更明显,ALB升高更明显,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间HBV-DNA水平及Child-Pugh评分比较,结果显示:治疗前两组患者HBV-DNA水平及Child-Pugh评分差异比较不明显(P>0.05);治疗后3月、6月、1年,两组患者HBV-DNA水平及Child-Pugh评分明显降低,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B组(单独组)患者相比,A组(联合组)患者HBV-DNA水平及Child-Pugh评分下降更明显,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种治疗方法治疗后,患者的肾功能Cr变化不明显,亦未出现其他明显的不良反应。结论:拉米夫定联合阿德福韦酯治疗失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可以更明显的改善患者的肝功能及降低HBV-DNA水平及Child-Pugh评分,且对患者的肾功能影响比较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杨鸿
- 关键词:拉米夫定阿德福韦酯失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
- 阿德福韦酯联合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失代偿期乙型肝炎后肝硬化的疗效观察被引量:22
- 2014年
- 目的研究阿德福韦酯联合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失代偿期乙型肝炎后肝硬化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6例失代偿期乙型肝炎后肝硬化患者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8例。两组均采取对症支持治疗,观察组加用阿德福韦酯联合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3个月后观察两组患者肝功能、临床疗效及乙型肝炎病毒DNA定量。结果观察组治疗后肝功能改善,总有效率均优于对照组(P<0.05),乙型肝炎病毒DNA转阴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阿德福韦酯联合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失代偿期乙型肝炎后肝硬化可有效改善肝功能,促进乙型肝炎病毒DNA转阴,控制肝硬化失代偿的并发症,疗效确切。
- 向明确潘菁何茂锐杨鸿谢伶华曹永平
- 关键词:谷胱甘肽肝硬化阿德福韦酯
- 丙型肝炎病毒核心抗原检测对HCV感染诊断的意义被引量:6
- 2013年
- 目的探讨丙型肝炎病毒核心抗原(HCV-cAg)检测对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诊断的价值。方法随机选取于该院检验科做HCV抗体(HCV-Ab)检测的215例血液标本,采用试剂盒进行检测,首先检测HCV-Ab,根据HCV-Ab检测结果分为HCV-Ab阳性组和HCV-Ab阴性组。同时检测两组的游离HCV-cAg、总HCV-cAg、HCV-RNA。结果 HCV-Ab阳性组(97例)中,游离HCV-cAg阳性占25.8%(25/97),总HCV-cAg阳性占71.1%(69/97),HCV-RNA阳性占68.4%(66/97);HCV-Ab阴性标本组(118例)中,游离HCV-cAg阳性占1.7%(2/118),总HCV-cAg阳性占2.5%(3/118),HCV-RNA阳性占1.7%(2/118)。结论 HCV-cAg的检测有利于HCV感染的早期诊断。
- 向明确潘菁何茂锐杨鸿谢雪梅谢伶华曹永平
- 匹多莫德对艾滋病并肺孢子虫肺炎的临床疗效及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被引量:3
- 2014年
- 目的观察匹多莫德治疗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合并卡氏肺孢子虫肺炎(PcP)患者的疗效及对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将80例AIDs合并PcP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两组均未行高效抗逆转录病毒疗法(HARRT)治疗,均予复方磺胺甲(口恶)唑(SMZ)抗感染、对症治疗。观察组加用匹多莫德颗粒0.4g,口服,每日2次,2周后改为每次0.4g,每日1次,总疗程30 d。治疗前后两组均采用流式细胞仪测定外周血细胞免疫的表达,包括CD_4^+CD_8^+sCD_4^+/CD_8/^+s,并比较两组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2.5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7.50%(P<0.05);两组CD_4^+,CD_4^+/CD_8^+s治疗后均明显高于治疗前(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CD_4^+明显增高(P<0.05),但CD_4^+/CD_8^+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匹多莫德用于治疗PCP,能增强AIDS患者的免疫功能,效果较好。
- 何茂锐万荣珍谢雪梅杨鸿向明确谢伶华
- 关键词:匹多莫德肺孢子虫肺炎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细胞免疫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