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林凌

作品数:25 被引量:185H指数:7
供职机构:中国极地研究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海洋局青年海洋科学基金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资助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生物学天文地球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0篇期刊文章
  • 5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2篇生物学
  • 3篇天文地球
  • 1篇理学

主题

  • 7篇夏季
  • 6篇植物
  • 6篇群落
  • 6篇浮游
  • 6篇浮游植物
  • 3篇底栖动物
  • 3篇雄体
  • 3篇幼体
  • 3篇生物量
  • 3篇微微型浮游植...
  • 3篇细菌
  • 3篇白令海
  • 3篇楚科奇海
  • 2篇大型底栖动物
  • 2篇形态学
  • 2篇沙塘鳢
  • 2篇生物多样性
  • 2篇生物群落
  • 2篇水团
  • 2篇塘鳢

机构

  • 16篇华东师范大学
  • 10篇国家海洋局
  • 5篇同济大学
  • 5篇上海海洋大学
  • 4篇中国极地研究...
  • 3篇厦门大学
  • 2篇重庆师范大学
  • 1篇国家海洋局第...
  • 1篇中国科学技术...
  • 1篇中国海洋大学
  • 1篇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 25篇林凌
  • 14篇张芳
  • 14篇何剑锋
  • 12篇赵云龙
  • 5篇安传光
  • 4篇张明凤
  • 4篇李嘉尧
  • 4篇何培民
  • 4篇马玉欣
  • 3篇郭占林
  • 3篇李强
  • 2篇崔世开
  • 2篇郭超颖
  • 2篇蔡明红
  • 2篇曾错
  • 2篇周忠良
  • 2篇胡先成
  • 2篇崔丽丽
  • 2篇高源
  • 2篇王艳

传媒

  • 6篇极地研究
  • 4篇海洋学报
  • 3篇生态学报
  • 2篇中国海洋湖沼...
  • 1篇华东师范大学...
  • 1篇Curren...
  • 1篇复旦学报(自...
  • 1篇水产学报
  • 1篇地球科学进展
  • 1篇应用生态学报
  • 1篇重庆师范大学...
  • 1篇上海市动物学...
  • 1篇2008年上...

年份

  • 1篇2017
  • 3篇2016
  • 1篇2015
  • 2篇2014
  • 2篇2013
  • 2篇2012
  • 3篇2011
  • 4篇2008
  • 7篇2007
2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夏季南极长城湾海流变化特征及其对浮游植物生物量的影响被引量:3
2016年
通过对2010/2011年夏季南极长城湾叶绿素a浓度和海流等环境参数的传感器连续观测,研究其时空变化特征及海流对浮游植物生物量的影响。结果表明,12.9m水层叶绿素a浓度从12月中旬开始增长,直至2月上旬开始维持相对稳定,期间出现两个高值点(2.74μg/L和3.76μg/L)。叶绿素a浓度表现出了24h周期变化特征,每日叶绿素a浓度最高值出现在正午前后时段的概率要高于其他时段。表层海水受西北风影响,流速较大,约为60~100cm/s;中层和底层水体流速较小,约为10cm/s。表层的风海流使海水在长城湾发生辐散,下层海水向上涌升,驱动了水体的垂直交换。长城湾与麦克斯韦尔湾存在水体交换,水体主要从中层进入湾内,从表层输出。长城湾的叶绿素a浓度与流速呈显著负相关,表明低流速环境有利于长城湾浮游植物的生长。
罗光富何剑锋张芳蔡明红林凌蓝木盛
关键词:叶绿素A浓度海流浮游植物
极地产甲烷菌研究进展被引量:3
2016年
产甲烷菌是一类重要的环境微生物,其代谢产生的甲烷(CH_4)是最重要的温室气体之一。现有研究表明,产甲烷菌广泛存在于极地湿地、沼泽、湖泊、苔原、冻土和冰川等各类生境之中,并在碳循环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对极地产甲烷菌的群落结构、生物多样性、空间分布、环境影响因子(温度﹑营养物和pH)以及研究技术的最新进展进行了总结,并对极地产甲烷菌研究的未来发展进行了展望。
杨鹏何剑锋张芳林凌曹叔楠
关键词:产甲烷菌生物多样性
2008年夏季白令海和北冰洋异养浮游细菌丰度与分布特征被引量:7
2011年
1引言 作为海洋微食物环(microbial loop)的重要组成部分,海洋浮游细菌在海洋浮游生态系统中起着重要作用。异养浮游细菌吸收溶解有机质(DOM)转化为自身颗粒有机质(POM),
林凌何剑锋张芳蔡明红陈建芳赵云龙
关键词:白令海异养细菌丰度
加拿大海盆夏季冰区细菌和原生生物群落特性分析
2017年
采用表面荧光显微分析方法对2014年夏季中国第6次北极科学考察期间采集于加拿大海盆7个海冰站位的融池、冰芯和冰下海水样品进行了细菌和原生生物群落分析。结果表明,上述3类生境中的第一优势类群均为细菌(不包括ICE07站位出现水华融池的统计),分别占总生物量的42.8%、37.8%和50.7%;第二优势类群均为鞭毛虫,分别占总生物量的40.2%、34.3%和37.5%。包含细菌、鞭毛虫和纤毛虫在内的异养生物在总生物量中占有优势,显示微食物环在其中起着重要作用。在北冰洋夏季快速融冰的背景下,3类生境总体上缺少快速生长的条件,总生物量偏低。其中ICE07站位出现融池水华和冰表自养鞭毛藻高值,推测合适的藻种和营养盐的额外补充共同促成了该站位冰表(融池)藻华的形成。
张灿何剑锋何剑锋黄涛林凌张芳
关键词:海冰细菌原生生物生物群落
长江口九段沙水域浮游动物群落结构、生物量的季节性变化
<正>为了监测九段沙湿地自然保护区内浮游动物群落结构以及季节分布规律,为九段沙湿地的修复工程提供基础数据,分别于2005年3、7、10月和2006年1月应用浮游生物拖网法对上海九段沙水域(31°8′-31°16′N、12...
林凌曾错赵云龙安传光
文献传递
我国极地海底观测系统的发展与展望被引量:5
2013年
极地海洋特殊环境对观测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随着海底观测技术的日趋成熟,极地海底观测系统也得到了一定的发展,但后勤保障的高要求制约了系统的发展,目前广泛使用的仍是潜标系统。受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国家海洋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经费项目和南北极环境综合考察与评估专项等支持,我国发展了极地在线近岸海洋环境监测系统、极地潜标和极地大型海—气耦合浮标等海床基观测系统,对我国的极地海洋学观测与研究做出了积极贡献。但总体而言,我国的极地海底观测仍未形成真正意义上的网络体系。未来有望在北冰洋太平洋扇区和南大洋普里兹湾率先建立海床基观测体系,系统观测并揭示该海域的环境变化特性。
何剑锋张芳林凌
崇明岛潮间带夏季大型底栖动物多样性被引量:63
2008年
2006年6月,在上海市崇明岛潮间带设置21个断面,进行了大型底栖动物定量定性采样调查。采集到大型底栖动物63种,其中甲壳动物29种,占总种数的46.03%;软体动物20种,占31.75%;环节动物10种,占15.87%;底栖鱼类2种;其它2种。优势种为无齿相手蟹、天津厚蟹、谭氏泥蟹、中华拟蟹守螺、堇拟沼螺、绯拟沼螺、光滑狭口螺和丝异蚓虫。大型底栖动物总平均丰度为138.28ind/m^2,平均生物量为79.11g/m^2。系统聚类分析和MDS分析结果基本吻合,可以把21个断面分为3组,崇明北部断面群、崇明东部断面群和崇明南部(含西部)断面群。Shannon-Weiner指数H′=1.85±0.528(范围0.946-2.783),Pielou均匀度指数J=0.306±0.098(范围0.142-0.489),Simpson优势度指数D=0.622±0.141(范围0.303-0.797)。底栖动物的种类组成、丰度、生物量、多样性指数在各断面的差异主要与盐度分布、底质及人为干扰有关。与同期的历史资料相比,底栖动物总物种数变化不大,但种类组成有所变化;优势种有所变化;丰度和生物量均有所下降;多样性指数近年来变化不大。围垦减缓使崇明潮间带底栖动物多样性有所恢复,但在人为干扰和其他因素综合影响下,原为优势种的河蚬、彩虹明樱蛤、麂眼螺、小头虫和疣吻沙蚕等的密度下降,已不再是优势种。
安传光赵云龙林凌李嘉尧崔丽丽马春艳
关键词:大型底栖动物潮间带生物多样性
北冰洋海域微食物环研究进展被引量:4
2011年
海洋微食物环在海洋生态系统中起着重要作用。北冰洋因常年为海冰所覆盖,对微食物环的研究较为有限。现有研究表明,微食物环在北冰洋生态系统中的作用与海域和季节相关。近年来环境的快速变化、特别是夏季海冰覆盖面积的迅速减少,会对微食物环的结构和功能产生重大影响,已有研究显示其生态作用有望进一步提高。综合近年来已有的研究成果,对北冰洋微食物环的主要类群:原核生物、真核浮游植物、原生动物和浮游病毒等的基本生态特征进行了概述,讨论了各类群间的相互关系,并对未来的研究重点进行了展望。
何剑锋崔世开张芳何培民林凌
关键词:微食物环
中国突眼隐翅虫属后突眼隐翅虫亚属二新记录种(英文)
2008年
记述了中国突眼隐翅虫属后突眼隐翅虫亚属2新记录种:Stenus(Metatesnus)pubescens fraternus Casey,1884和S.(Metatesnus)depressus Puthz,1973,对它们的分类特征进行了描述和绘图,并提供了中国已知该亚属4种的分种检索表.
汤亮安传光李嘉尧林凌赵云龙
关键词:鞘翅目隐翅虫科
2010年夏季白令海浮游细菌的多样性和群落组成分析被引量:2
2013年
海洋浮游细菌在海洋生态系统的运行中起着关键性的生物地球化学作用。利用2010年夏季第4次北极考察获得的白令海不同深度水样,运用变性梯度凝胶电泳技术以及克隆建库等方法,来了解白令海中浮游细菌的多样性和群落组成等信息。结果表明:在白令海海盆区B07站位的50 m处,其浮游细菌的香农多样性指数是最高的,为2.61;香农多样性指数最低的是B07站位的3 m处,为1.99。白令海海盆区的细菌多样性变化比陆架区要大,有可能与海洋环境的复杂变化有关。通过克隆测序,鉴定出的浮游细菌类群分为4大类:α-变形杆菌、β-变形杆菌、γ-变形杆菌和拟杆菌。其中γ-变形杆菌所占的比例最大,为53%,是白令海中的优势种群;拟杆菌其次,为37%。这些浮游细菌在白令海中的分布情况为:γ-变形杆菌和拟杆菌存在于3个位点的所有水层中,α-变形杆菌只存在于B07站位的50 m和100 m水层中,β-变形杆菌除B13站位的0 m处外,存在于其他站位的所有水层中。白令海B断面3个站位的温度随着深度的增加而降低,盐度随着深度的增加而升高。大体上白令海海盆区(B07站位)的硝酸盐、磷酸盐和硅酸盐浓度比陆架区(B15和B13站位)高,陆架区的铵盐浓度较海盆区高。
刘莹张芳凌云林凌陶妍何培民何剑锋
关键词:白令海浮游细菌群落组成DGGE环境因子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