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林红

作品数:17 被引量:17H指数:2
供职机构:广州美术学院更多>>
相关领域:建筑科学艺术交通运输工程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4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2篇建筑科学
  • 2篇交通运输工程
  • 2篇艺术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8篇城市
  • 6篇建筑
  • 3篇照明
  • 3篇建筑风格
  • 3篇城市规划
  • 3篇城市建筑
  • 2篇夜景
  • 2篇艺术
  • 2篇照明设计
  • 2篇景观
  • 2篇垃圾
  • 2篇教学
  • 1篇地铁
  • 1篇地铁设计
  • 1篇都市
  • 1篇学理
  • 1篇夜景观
  • 1篇艺术设计
  • 1篇展品
  • 1篇设计教学

机构

  • 16篇广州美术学院

作者

  • 16篇林红
  • 13篇杨一丁

传媒

  • 7篇建筑技术及设...
  • 3篇装饰
  • 2篇照明工程学报
  • 2篇照明设计
  • 1篇中国建筑学会...

年份

  • 3篇2022
  • 1篇2015
  • 2篇2014
  • 1篇2008
  • 1篇2006
  • 3篇2004
  • 5篇2003
1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方块"树林
鹿特丹的大多数建筑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重新建造的,所以整个城市以现代主义建筑风貌著称,由Piet Blom完成的方块屋(cube house)就是该城市在1980年代非常著名的一件作品.Piet Blom从1970年代...
杨一丁林红
关键词:城市建筑
照明设计教学中显与隐的转化训练被引量:9
2015年
本文针对照明设计的特点,结合设计实例中的观念与手段,以及艺术院校课程教学的特点,阐述原理规范等显性知识和经验感受等隐性知识的内涵及其在艺术设计中的意义,探索在照明设计学习、研究和工作中如何有效地利用两者间的相互转化,全面深入理解照明设计的本质,并通过界面片段的构思、完善与最终呈现,提升整体光环境的功能和形象品质。
林红杨一丁
关键词:照明设计教学
风景装配——巴黎拉维莱特公园的“竹园”
2003年
林红杨一丁
关键词:公园规划混凝土墙建筑风格
“萤光计划”--塘口里村落夜景提升中的思考与实践被引量:1
2022年
本文结合广东省开平市塘口镇乡村夜景提升项目,介绍“萤光计划”照明专业公益团队在该项目策划和实施中的思考与实践,针对乡村建设发展的现状,提出“以最少的光,获取最大的价值”的理念以及相关方法手段,尝试为城乡空间照明环境的品质提升提供一个案例参考。
杨一丁林红
关键词:乡村建设夜景观照明
"方块"树林
鹿特丹的大多数建筑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重新建造的,所以整个城市以现代主义建筑风貌著称,由PIET BLOM完成的方块屋(CUBE HOUSE)就是该城市在1980年代非常著名的一件作品.PIET BLOM从1970年代...
杨一丁林红
关键词:城市建筑
文献传递网络资源链接
《瑚》气模光艺术装置的创作与思考
2022年
本文结合在2021深圳光影艺术季中所完成的《瑚》公共艺术作品,介绍其构思概念、创作理念以及方法手段,并针对气模的材料工艺与构造,以及与照明艺术手段的融合,提出轻柔、快速、生动、精确、非线性五个维度美学追求。尝试为城市夜间生活品质和文化形象提升,提供一个具有可能性探索的参考。
杨一丁林红刘凯仪卢浚文李骏铭
关键词:城市夜景
巴黎街道三节点——集市、水渠、垃圾袋
2003年
林红杨一丁
关键词:街道垃圾袋水渠集市城市建设
土生葡人马若龙在澳门塔石的跨文化空间建构实践
2022年
澳门土生葡人马若龙作为活跃的建筑师、艺术家和文化艺术活动推手,对澳门城市文化事业具有重要的影响,其事例散见于各类文献和媒体报道。本文将其作为跨文化人物个案研究对象,结合资料梳理和实地调研,聚焦其在澳门塔石广场区域所完成的城市与建筑设计项目,介绍和分析这些空间建构实践活动中所包含的背景、观念与手段,借此展现马若龙对澳门跨文化空间构建所做的贡献,并希望为城市历史保护、文化创新、场所营造以及城市形象传播等方面的设计研究,提供更加关注创作者的研究方法和切入点。
杨一丁林红
关键词:土生葡人跨文化城市建筑
内外兼修的地铁设计
2004年
纵横交错的地铁线路,在一座城市里形迈出一个非常庞大的交通网络,人们在地下即可以被输送到城市以及郊区的各个角落。人们乘坐地铁,依赖地铁,所有的一切全都 已经习以为常。
杨一丁林红
关键词:地铁城市规划公共环境交通网络
观展品趣被引量:1
2003年
林红杨一丁
关键词:美术馆文化氛围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