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以消化道症状首发的小儿心源性休克误诊一例
- 2010年
- 林道炯陈泽福
- 关键词:儿科学休克心源性误诊
- PICU患儿机械通气营养支持的应用比较
- 目的:比较PICU危重患儿机械通气时不同的营养支持对患儿预后的影响,探讨对呼吸衰竭患儿给予机械通气合理的营养支持方式。方法:将54例机械通气患儿随机分为肠道外营养组(PN)18例和肠内营养组(EN)18例,对照组18例。...
- 陈玉雯冯小伟孙嵩林道炯
- 文献传递
- 机械通气联合连续血液滤过抢救儿童工业醋酸中毒15例
- 2011年
- 目的探讨机械通气联合连续血液滤过(CVVH)治疗工业醋酸中毒的儿童的疗效。方法应用机械通气联合CVVH方法治疗的工业醋酸中毒患儿共13例,对存活组和死亡组患儿性别、年龄、发病时间、入院时危重病评分(PICS)、临床表现和治疗前后的血红蛋白、血钾、肾功能和血气指标和氧合指数(OI)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两组患儿在性别、年龄、发病时间和PIC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后两组患儿在血红蛋白、血钾、肾功能、pH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存活组患儿PaO2和OI水平较死亡组明显改善(P<0.05)。结论机械通气联合CVVH是治疗工业醋酸中毒患儿的有效方法,纠正严重低氧血症和溶血导致的肾功能衰竭是救治成功的关键。
- 陈玉雯冯小伟吉训琦林道炯陈茜茜
- 关键词:机械通气连续血液滤过醋酸中毒
- 小儿医院获得性肺炎的病原菌及耐药情况分析被引量:3
- 2014年
- 目的:分析医院获得性肺炎的病原菌分布和耐药性情况,为临床抗菌策略的制定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发生医院获得性肺炎的患儿317例,采集患儿的痰标本进行病原菌检测和药敏试验,分析小儿医院获得性肺炎的病原菌分布和耐药情况。结果:共培养出病原菌221株,其中革兰氏阳性菌占33.94%,革兰氏阴性菌占61.09%,真菌占4.98%。革兰氏阳性菌以表皮葡萄球菌最常见(20株),革兰氏阴性菌以铜绿假单胞菌最常见(42株);主要革兰氏阳性菌中,表皮葡萄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粪肠球菌、肺炎链球菌对头孢唑啉、庆大霉素、氨苄青霉素的耐药率均超过50.00%;而对万古霉素的耐药率均为0.00%;主要革兰氏阴性菌中,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伯杆菌、大肠埃希菌、肠杆菌属对氨苄青霉素、头孢唑啉的耐药率均超过65.00%,而对诺氟沙星、亚胺培南的耐药率均在20%以内。结论:革兰氏阴性菌是小儿医院获得性肺炎的主要病原菌,临床上应重视药敏试验的指导作用,规范使用抗菌药物,减少耐药菌株的产生。
- 林道炯卢国良
- 关键词:医院获得性肺炎病原菌耐药性
- 小儿肺炎合并胃食管反流的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10
- 2016年
- 目的 分析小儿肺炎与胃食管反流(GER)的关系并探讨其影响因素。方法 收集肺炎患儿128例,同时收集体检科同时期前来体检的儿童100例作为对照,对其进行24 h食管p H监测,分析肺炎与GER的关系,同时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 肺炎组患儿的GER阳性发生率为57.03%,而对照组仅为18.00%,肺炎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重型肺炎合并GER阳性的发生率为78.79%,轻型为44.21%,肺炎病情越严重合并GER阳性的发生率越高(P〈0.05);年龄〈6个月、6个月至1岁及-3岁的GER阳性发生率分别为77.42%、57.35%和34.48%,年龄越小肺炎合并GER阳性发生率越大(P〈0.05)。结论 小儿肺炎合并GER的发生率较高,且肺炎病情越严重、患儿年龄越小,GER发生越多,小儿肺炎的临床治疗需提高对GER的应对。
- 林道炯
- 关键词:小儿肺炎胃食管反流影响因素
- 儿童病毒性脑炎并横纹肌溶解症一例被引量:5
- 2010年
- 林道炯陈泽福
- 关键词:病毒性脑炎并发症横纹肌溶解症
- PICU患儿机械通气时不同营养支持方法的效果比较被引量:3
- 2006年
- 目的比较PICU危重患儿机械通气时不同的营养支持对患儿预后的影响。方法将54例机械通气患儿随机分为肠道外营养组(PN)、肠内营养组(EN)和对照组,各18例。PN组和EN组接受等氮等热量营养支持,对照组仅给予常规输液与普通饮食。3组患儿均于营养支持前与支持第7d检测血清白蛋白、血清前白蛋白、胰岛素生长因子Ⅰ,并计算氮平衡。结果EN组氮平衡、前白蛋白、胰岛素生长因子Ⅰ浓度高于PN和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原发病治愈率EN组和PN组结果相似,优于对照组。EN组、PN组所需机械通气时间少于对照组。EN组营养费用低于PN组,但高于普通组。结论临床综合评价,肠内营养是接受呼吸机治疗患儿较好的营养支持方法。
- 冯小伟陈玉雯孙嵩林道炯
- 关键词:PICU机械通气营养支持
- 儿童猫抓病合并紫色色杆菌败血症1例临床分析被引量:4
- 2014年
- 猫抓病(Cat scratch disease)是相对常见的人畜共患病。由于畜养猫、狗等宠物的人群增多,近年来关于猫抓病的报导也有所增多。紫色色杆菌是一种条件致病菌,广泛存在于水与土壤中。人类感染紫色色杆菌病例十分罕见,该病临床症状无特异性,容易误诊,且病死率极高。海南省人民医院儿科于2012年10月收治1例猫抓病合并紫色色杆菌败血症罕见病例,现将诊治情况报道如下。
- 陈泽福冯小伟陈玉雯黄晓燕林道炯
- 关键词:猫抓病儿童
- CD61和CD62p动态变化在川崎病中的临床意义被引量:2
- 2014年
- 目的分析CD61和CD62P动态变化与川崎病(Kawasaki disease,KD)及其合并冠状动脉损伤之间的关系,探讨KD的发病机制。方法将70例KD患儿按照冠脉损伤程度分为对照组40例,观察组30例,应用流式细胞技术(FCM)检测患儿血小板CD61和CD62P在入院即刻、5d、10d、15d的表达水平及同时应用心脏彩超对冠脉内径进行测量,并行分析。结果两组患儿治疗前CD61、CD62p、冠脉内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治疗后CD61、CD62p、冠脉内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小板CD61、CD62p水平变化可有效预测冠状动脉狭窄及本病的诊治具有比较重要的临床意义。
- 林道炯
- 关键词:川崎病CD61CD62P
- 母亲血清抗-HBs阳性对其新生儿接种乙肝疫苗接种效果的影响研究被引量:7
- 2018年
- 目的探讨母亲血清抗-HBs阳性对其新生儿接种乙肝疫苗应答效果的影响。方法 2012年6月~2013年6月在我院产科住院待产的60名单胎妊娠妇女,31名母亲血清抗-HBs阳性,29名母亲血清抗-HBs阴性。对所有新生儿在出生24 h、1 m和6 m接种乙肝疫苗,随访3年,观察两组新生儿血清抗-HBs应答效果。结果两组新生儿接种乙肝疫苗1年后,母亲血清抗-HBs阳性组幼儿对接种疫苗无应答率为12.9%,低应答率为22.6%,正常应答率为29.0%和高应答率为35.5%,与母亲血清抗-HBs阴性组的10.3%、20.7%、37.9%和31.0%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3年后,母亲血清抗-HBs阳性组幼儿血清抗-HBs阳性率为87.1%,与血清抗-HBs阴性组的89.7%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母亲血清抗-HBs阳性组与阴性组幼儿血清抗-HBs水平分别为74.3(6.3~854.0)m IU/ml和73.6(3.4~950.6)m IU/ml,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均明显低于1年时各自的水平[分别为1162.1(164.5~3202.3)m IU/ml和1104.2(153.0~2584.7)m IU/ml,P<0.05];在3岁末,60名幼儿血清HBs Ag和抗-HBc均为阴性,对7名血清抗-HBs阴性儿童加强接种后,结果 6个月后,6名幼儿血清抗-HBs转阳。结论按照目前国家推荐的接种计划对新生儿接种乙肝疫苗能够有效地保护其对抗HBV感染,母亲血清抗-HBs阳性可能并不会对新生儿接种乙肝疫苗的免疫应答产生不良影响。
- 陈奋林道炯
- 关键词:乙肝疫苗抗-HB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