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林雨芳

作品数:8 被引量:20H指数:2
供职机构:福州市第一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福建省教育厅资助项目福建省卫生厅资助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血管
  • 4篇血管性痴呆
  • 4篇痴呆
  • 3篇针刺
  • 3篇后海穴
  • 2篇蛋白
  • 2篇学习记忆
  • 2篇学习记忆能力
  • 2篇血管性痴呆大...
  • 2篇针刺治疗
  • 2篇脑瘫
  • 2篇记忆能力
  • 2篇干预次序
  • 2篇IGF-1
  • 2篇痴呆大鼠
  • 1篇蛋白变化
  • 1篇蛋白表达
  • 1篇电针
  • 1篇信号
  • 1篇灶性

机构

  • 8篇福州市第一医...
  • 5篇福建中医药大...
  • 1篇自贡市中医院

作者

  • 8篇林雨芳
  • 4篇张学君
  • 3篇吴强
  • 1篇陈采益
  • 1篇林栋
  • 1篇戴永辉
  • 1篇陆晓培
  • 1篇林如辉
  • 1篇丁勇
  • 1篇陈可爱
  • 1篇郑华
  • 1篇刘静
  • 1篇杨冬
  • 1篇陈萍
  • 1篇傅萍

传媒

  • 2篇按摩与康复医...
  • 2篇福建中医药大...
  • 1篇上海针灸杂志
  • 1篇基层医学论坛
  • 1篇天津中医药大...
  • 1篇中外医疗

年份

  • 2篇2018
  • 1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3
  • 3篇2012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干预次序对局灶性脑缺血大鼠c-fos表达的影响被引量:2
2012年
目的观察干预次序对局灶性脑缺血大鼠缺血区大脑皮层c-fos表达的影响。方法用大鼠大脑中动脉阻塞法制备局灶性脑缺血大鼠模型,将50只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假手术组、模型组、先运动后针刺组、先针刺后运动组,每组10只,用免疫组化方法观察5组阳性细胞数,并进行免疫组化评分。结果先运动后针刺组、先针刺后运动组与空白组、假手术组、模型组比较,c-fos在大脑皮层的表达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与先运动后针刺组比较,先针刺后运动组c-fos的表达有显著性差异(P<0.05),先针刺后运动组的表达高于先运动后针刺组。结论针刺与运动疗法的不同干预次序对卒中大鼠大脑皮层c-fos表达的影响存在差异,先针刺后运动的治疗方式优于先运动后针刺方式。
张学君林雨芳吴强杨冬
关键词:干预次序C-FOS脑缺血
干预次序对痉挛型脑瘫患儿胫前肌和腓肠肌sEMG信号的影响
2012年
干预次序是指当2个或2个以上的因素共同作用于同一个体时。各因素间的先后不同顺序。在临床实践中,综合疗法的应用比较普遍,如针灸配合药物治疗,或针灸结合康复训练,或不同种类的药物组合治疗等,然而关于综合疗法在运用时的先后顺序问题,尚未引起临床上的足够重视。
张学君林雨芳吴强
关键词:干预次序脑瘫SEMG
针刺长强穴对脑瘫患者睡眠情况的影响被引量:6
2018年
目的观察针刺长强穴对脑瘫患者睡眠情况的影响。方法将40例脑瘫患者随机分为针刺组(20例)和对照组(20例),两组均采用康复训练作为基础治疗,针刺组增加针刺长强穴治疗。治疗前后分别进行儿童睡眠问卷(CHSQ)评估,观察针刺长强穴对脑瘫患者睡眠情况的影响。结果针刺组治疗后的睡眠时间抵触、入睡潜伏期、睡眠焦虑、夜醒、异态睡眠、总分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对照组治疗后的睡眠抵触与总分较治疗前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针刺组总有效率(90.0%)明显高于对照组(6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长强穴可以改善脑瘫患者的睡眠情况。
阮灵秀傅萍林雨芳张学君
关键词:针刺疗法脑性瘫痪睡眠障碍
放血加动气针法治疗手偏瘫临床疗效观察
2015年
目的:探讨放血加动气针法治疗中风后手偏瘫的临床疗效.方法:100例中风后手偏瘫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0例,治疗组采用放血加动气针法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针刺方法,治疗前后采用肌张力Ashworth分级量表评分、Fugl-Meyer功能量表的手功能评分和血液流变学指标评估.结果:3个疗程后治疗组疗效、肌张力、手功能及血液流变学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放血加动气针法是治疗中风后手功能障碍的有效方法.
戴永辉林雨芳郑华丁勇陆晓培陈萍
关键词:放血中风后遗症
基于IGF-1蛋白变化探讨针刺治疗血管性痴呆的机制
2016年
目的探讨针刺改善血管性痴呆大鼠海马学习记忆能力的可能作用机制。方法选用健康清洁型,Morris水迷宫试验显示学习记忆良好的雄性Sprague-Dawley大鼠50只,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50只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假手术组、模型组、电针治疗组、非穴治疗组。采用Morris水迷宫法检测各组大鼠学习记忆功能,免疫组化法观察各组大鼠海马区IGF-1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与空白对照组和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电针治疗组及非穴治疗组大鼠逃避潜伏期延长(P<0.05),跨越平台次数减少(P<0.05),海马CA1区IGF-1免疫组化评分降低(P<0.05);与模型组和非穴治疗组比较,电针治疗组逃避潜伏期缩短(P<0.05),跨越平台次数增加(P<0.05),海马CA1区IGF-1免疫组化评分增加(P<0.05)。结论针刺后海穴对血管性痴呆大鼠的学习记忆功能减退具有改善作用,可能与上调大鼠海马IGF-1蛋白表达有关。
林雨芳
关键词:后海穴针刺血管性痴呆学习记忆能力
针刺治疗血管性痴呆研究进展
2012年
血管性痴呆(VD)作为一种以认知功能受损为主要表现的脑血管疾病给社会带来巨大危害,现代医学并无特效治疗手段,针刺疗法以其“廉、便、效”等特点在治疗VD上具有一定优势。针刺治疗VD的研究正不断的多样化、现代化、标准化。
陈可爱林雨芳
关键词:针刺血管性痴呆
电针后海穴对血管性痴呆大鼠海马区IGF-1蛋白表达的影响被引量:1
2018年
目的观察血管性痴呆大鼠经电针刺激后海穴后海马区IGF-1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 2013年5月—2014年10月期间,在福建中医药大学实验室,选取50只SD大鼠,随机分为5组,每组10只,分别为:空白组,假手术组,模型组,电针治疗组,非穴治疗组,采取双侧颈总动脉永久性结扎(2-VO)法复制血管性痴呆大鼠模型。经过Morris水迷宫测试大鼠学习记忆能力的方法,免疫组化测定大鼠海马区IGF-1蛋白的检测方法观察五组大鼠在Morris水迷宫中的平均逃避潜伏期、海马区IGF-1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模型组大鼠的平均逃避时间(75±5.12)s,比假手术组大鼠(28±3.45)s长;海马区IGF-1蛋白表达上,模型组大鼠(40.3±6.1)分比假手术组大鼠(53.4±3.2)分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电针治疗组(39±6.21)s比模型组大鼠(75±5.12)s的平均逃避时间短,海马区IGF-1蛋白表达,电针治疗组(49.7±3.8)分比模型组大鼠(40.3±6.1)分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电针VD大鼠督脉上后海穴可以改善VD大鼠的学习记忆能力,其机制可能是与改善海马区IGF-1蛋白表达有关。
林雨芳
关键词:电针血管性痴呆
针刺后海穴对血管性痴呆大鼠学习记忆能力及海马CA1区突触素蛋白表达和超微结构的影响被引量:11
2013年
[目的]观察针刺后海穴对血管性痴呆大鼠学习记忆功能、海马CA1区突触素蛋白表达及超微结构的影响。[方法]将48只SD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和针刺组,每组16只,采用双侧颈总动脉永久性结扎(2-VO)方法制造血管性痴呆模型,针刺后海穴3个疗程后,采用Morris水迷宫、免疫组化及电镜技术观察各组大鼠学习记忆功能、海马CA1区突触素蛋白表达及神经元超微结构的变化。[结果]与空白组和模型组比较,针刺组逃避潜伏期、原平台象限停留时间和大鼠海马CA1区突触素蛋白表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针刺组神经细胞包膜完整,核内常染色质均匀分布,线粒体丰富,线粒体嵴未见明显断裂或缺失,粗面内质网丰富;神经胶质细胞细胞器较少,髓鞘未见明显肿胀、撕裂、溶解。[结论]针刺后海穴可改善血管性痴呆大鼠海马的学习记忆能力,其机制可能与改善CA1区突触素蛋白表达及超微结构有关。
张学君刘静林雨芳林如辉林栋陈采益吴强
关键词:后海穴血管性痴呆学习记忆能力突触素超微结构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