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柯明

作品数:174 被引量:794H指数:16
供职机构: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科技项目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化学工程理学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107篇期刊文章
  • 47篇专利
  • 15篇会议论文
  • 4篇科技成果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75篇石油与天然气...
  • 31篇化学工程
  • 26篇理学
  • 4篇经济管理
  • 3篇一般工业技术
  • 2篇动力工程及工...
  • 1篇天文地球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47篇汽油
  • 46篇催化
  • 39篇催化剂
  • 27篇裂化
  • 26篇催化裂化
  • 25篇加氢
  • 20篇加氢脱硫
  • 19篇裂化汽油
  • 19篇催化裂化汽油
  • 17篇脱硫
  • 17篇硫醇
  • 16篇烯烃
  • 15篇石油
  • 14篇脱硫醇
  • 13篇分子
  • 13篇分子筛
  • 11篇度脱
  • 11篇选择性加氢脱...
  • 11篇深度脱硫
  • 9篇硫化

机构

  • 161篇中国石油大学...
  • 14篇中国石油大学...
  • 7篇中国石油化工...
  • 6篇中国石油
  • 6篇中国石油吐哈...
  • 4篇中国石油天然...
  • 4篇中国石化集团
  • 3篇辽宁石油化工...
  • 3篇中国石油天然...
  • 3篇中国石化
  • 2篇抚顺石油化工...
  • 2篇北京石油化工...
  • 2篇黄淮学院
  • 2篇钦州学院
  • 2篇石油大学
  • 2篇西安石油大学
  • 2篇南昌广播电视...
  • 2篇陕西国防工业...
  • 2篇武汉石油化工...
  • 2篇北京中石大格...

作者

  • 174篇柯明
  • 88篇宋昭峥
  • 80篇蒋庆哲
  • 24篇于沛
  • 24篇范志明
  • 22篇刘溆蕃
  • 16篇胡海强
  • 11篇申志兵
  • 11篇刘强
  • 8篇鲍晓军
  • 7篇刘成翠
  • 7篇颜曦明
  • 6篇徐春明
  • 6篇周爱国
  • 6篇刘强
  • 5篇张蕾
  • 5篇许赛威
  • 5篇张振全
  • 5篇罗方敏
  • 5篇马敬昆

传媒

  • 12篇现代化工
  • 11篇石油化工
  • 9篇石油炼制与化...
  • 7篇化工进展
  • 5篇石油大学学报...
  • 4篇化工科技
  • 4篇石油学报(石...
  • 4篇当代化工
  • 4篇石油化工高等...
  • 4篇石油与天然气...
  • 4篇中国石油大学...
  • 3篇西南石油学院...
  • 3篇西安石油大学...
  • 2篇石化技术
  • 2篇硅酸盐通报
  • 2篇化学通报
  • 2篇炼油设计
  • 2篇石化技术与应...
  • 1篇分析化学
  • 1篇曲阜师范大学...

年份

  • 1篇2024
  • 2篇2023
  • 5篇2022
  • 2篇2021
  • 2篇2020
  • 3篇2019
  • 7篇2018
  • 12篇2017
  • 9篇2016
  • 3篇2015
  • 8篇2014
  • 6篇2013
  • 5篇2012
  • 7篇2011
  • 11篇2010
  • 4篇2009
  • 14篇2008
  • 10篇2007
  • 16篇2006
  • 15篇2005
17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纳米催化剂FeCl_3-Al(isobutyl)_3-phenanthroline的制备
2005年
利用透射电镜和聚合实验研究了纳米催化剂FeCl3-Al(i-Bu)3-phenanthroline的制备方法,分析了各组分的比例、加入顺序、老化等因素对其催化活性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加氢汽油介质中,当c(Butadiene)=1.85×103 mol/m3,c(FeCl3)/c(Butadiene)=3.0×10-5,c(Al(isobutyl)3)/c( FeCl3)=66,c(phenanthroline)/c(FeCl3)=1.6时,催化剂的粒径小于50 nm,丁二烯转化率可达到98%以上,聚丁二烯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90×107,此为最佳配比.加料顺序为phenanthroline,FeCl3,Al(isobutyl)3,能有效阻止Fe3+被深度还原.老化时间为4 h、老化温度在-15~20 ℃内不影响催化剂活性.
蒋庆哲宋昭峥葛际江许亚岚柯明
关键词:纳米催化剂加料顺序催化活性
Ce浸渍方式对CoMo/CeAl2O3催化剂反应性能影响被引量:3
2019年
针对具有较高脱硫活性的CoMo/CeAl2O3催化剂,考察了Ce的不同浸渍方式对催化剂表面金属性质及催化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Ce采用不同浸渍方式(CoMo共浸渍)制备催化剂的加氢脱硫活性大小顺序为:先浸渍Ce后浸渍CoMo催化剂(CoMoCe/Al2O3)>先浸渍CoMo后浸渍Ce催化剂(CeCoMo/Al2O3)>Ce与载体混粘后浸渍CoMo催化剂(CoMo/CeAl2O3)。对于CoMoCe/Al2O3催化剂,先浸渍Ce减弱了二次浸渍CoMo时载体与Mo物种间的相互作用力,有利于Mo物种硫化,提高了硫化度,生成了较多的CoMoS活性相,增加了脱硫率;用实验室自组装固定床微型反应装置对CoMoCe/Al2O3催化剂进行了活性评价,以广西石化分公司(广西石化)重馏分油(≥65℃)为原料油时,产物硫含量可以降至8.6μg/g,RON损失1.3个单位。
王奇柯明于沛刘洋张蕾夏成杰刘稳
关键词:加氢脱硫活性
戊烯在混合酸作用下的烷基化反应
2004年
研究了轻催化裂化汽油中含量较高的1-戊烯和2-甲基-2-丁烯在硫酸和三氟甲磺酸(CF3SO3H)混合酸作用下的烷基化反应,考察了不同酸浓度、反应温度、烷烯比对反应的影响;并与硫酸单独催化的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表明:CF3SO3H的加入增加了酸强度,降低了硫酸的粘度,比单独使用硫酸催化更有利于烷基化反应:随CF3SO3H加入量的增加,产品收率、烯烃转化率均增加,而重组分减少;混合酸催化,还在不降低烷基化油质量的同时,提高了烷基化反应温度,从而降低了制冷能耗。其最佳反应条件为:反应温度8℃,烷烯摩尔比16:1,酸烃体积比为1:1,搅拌速度1 200r/min。
张艳霞柯明
关键词:烷基化反应SO3混合酸2-丁烯酸强度最佳反应条件
Ti-MCM-41的制备与表征
<正>MCM-41比表面积大,烃吸附量高,其孔径可根据合成条件的不同在15~100?之间进行调变,在国际相关领域的引起重视和兴趣[1]。规整的中孔结构为大分子反应,尤其是石油化工中重油组分中的大分子进行择形催化反应提供了...
宋昭峥张建国柯明蒋庆哲徐春明
关键词:MCM-41
文献传递
ZSM-23分子筛催化剂研究进展
综述了具有一维孔结构的ZSM-23分子筛不同合成方法及其用途。使用不同物质作模板剂均可合成ZSM-23分子筛。目前它主要用于烯烃低聚、烯烃/烷烃裂解、芳烃烷基化和异构化、直链烃骨架异构等反应中,特别是在烯烃低聚和催化裂解...
柯明张丽翠贺辉宗宋昭峥蒋庆哲
关键词:催化剂模板剂催化活性
文献传递
分子筛孔结构和硅铝比对催化裂化产品中乙烯选择性的影响被引量:16
2003年
通过对不同结构及硅铝比的分子筛进行催化裂化反应中低温低转化率、高温高转化率裂解的反应以及反应温度对乙烯选择性影响的考察,认为:分子筛的孔径是影响乙烯选择性的主要因素,中小孔分子筛对乙烯的选择性都比大孔分子筛的好。在中小孔分子筛中,二维孔道对乙烯的选择性更好。在低温低转化率的条件下,随着HZSM-5分子筛硅铝比的增加,乙烯选择性基本变化很小;在高温高转化率的条件下,乙烯选择性随着HZSM-5分子筛硅铝比的增加而增加。
柯明汪燮卿张凤美
关键词:催化裂化硅铝比重油
活性金属不同浸渍顺序对Mo-Ni/Al_2O_3催化剂硫醚化反应性能的影响被引量:3
2017年
针对硫醚化反应过程使用的Mo-Ni/Al_2O_3催化剂,考察了不同浸渍方法对其催化性能和表面结构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通过同步浸渍和分步浸渍方法制得Mo-Ni/Al_2O_3催化剂的活性顺序为:先浸渍Mo后浸渍Ni的催化剂(SI-mn)≈Ni和Mo共同浸渍的催化剂(MN)>先浸渍Ni后浸渍Mo的催化剂(SI-nm)。对于SI-mn催化剂,先负载Mo后减弱了二次浸渍的Ni金属与载体间的相互作用,有利于负载金属的活化,并在二次浸渍后焙烧过程显现出显著的电子效应,形成新的Mo-Ni前体物种,有利于在预硫化过程形成适宜硫醚化和二烯烃选择性加氢的活性中心相,促进硫醚化反应和二烯烃选择性加氢。对于共同浸渍的MN催化剂也有类似的性质,因而也具有较好的催化性能。
申志兵柯明张君涛梁生荣
国内外清洁柴油质量分析及发展趋势被引量:4
2005年
综述了国内外清洁柴油质量及发展趋势。同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在清洁柴油的具体指标方面还存在较大差距,主要表现在:十六烷值低、硫的质量分数高、芳烃体积分数高和氧化安定性差及颜色深。我国应重点开发生产清洁柴油的加氢改质系列技术,研发新一代加氢精制和加氢裂化催化剂。
蒋庆哲孙铭勤柯明宋昭睁
关键词:清洁柴油芳烃十六烷值
非加氢脱硫技术研究与应用进展被引量:9
2006年
综述了吸附脱硫、氧化脱硫、沉淀脱硫、生物脱硫、烷基化脱硫等几种非加氢脱硫技术的研究进展,特别是烷基化脱硫技术在FCC汽油中的脱硫机理与应用情况,指出非加氢脱硫技术,尤其是烷基化脱硫技术和生物脱硫技术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柯明周爱国周娜宋昭峥蒋庆哲
关键词:脱硫烷基化
一种液化石油气催化脱硫醇的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液化石油气催化脱硫醇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使液化石油气与氢气混合后进入一固定床反应器,与其中装填的催化剂接触进行硫醚化反应,使液化石油气中的硫醇在催化剂的作用下与液化石油气中的活泼不饱和烃反应转化成高沸点的硫...
鲍晓军黄德奇柯明石冈范煜王磊
文献传递
共18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