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小平
- 作品数:7 被引量:26H指数:3
- 供职机构:嘉兴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浙江省嘉兴市科技计划项目浙江省医药卫生科学研究基金嘉兴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经胆囊管汇入部切开一期缝合在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中的应用被引量:8
- 2014年
- 腹腔镜下经胆囊管胆道探查术,可以避免切开胆道从而防止术后胆道狭窄,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但成功率低是限制其发展的瓶颈,主要原因在于经胆囊管进入胆道较困难[1]。本科采用腹腔镜下经胆囊管汇入部微切开胆总管胆道方法,探查并治疗肝外胆道结石,取得了较好疗效。报告如下。
- 吴海俊张永涛梅小平徐小平
- 关键词: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胆囊管汇入部一期缝合胆道探查术肝外胆道结石胆道狭窄
- 急性胆源性胰腺炎胆道手术时机及方式的选择被引量:7
- 2013年
- 目的探讨外科手术干预治疗急性胆源性胰腺炎的时机及方式。方法根据入组标准回顾性分析168例急性胆源性胰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从病情严重程度、具体病因、外科手术干预时机、外科手术干预方式、围手术期处理、术后并发症、死亡率等方面进行研究,总结经验。结果 168例患者中轻症118例,重症50例;当次住院手术105例,再次住院手术63例,当次住院手术时间0(急诊手术)~45天,平均(19.3±7.9)天;术后并发症25例(25/168,14.9);死亡4例(4/168,2.4%)。结论急性胆源性胰腺炎外科干预应强调"个体化",围手术期处理与患者预后呈相关性,微创手术干预对急性胆源性胰腺炎具有积极的价值及意义。
- 梅小平周俊赵凤庆彭勃于费杰
- 关键词:急性胆源性胰腺炎外科手术预后
- 大黄素联合5AzA-cdR对胰腺癌裸鼠皮下移植瘤抑癌基因p16、RASSF1A、ppENK的去甲基化作用被引量:3
- 2018年
- 目的探讨大黄素是否增强5AzA-cdR对胰腺癌裸鼠移植瘤抑癌基因p16、RASSF1A、ppENK的去甲基化作用。方法建立胰腺癌PANC1细胞株裸鼠皮下移植瘤模型,随机将裸鼠分为对照组、大黄素组、5AzA-cdR组以及大黄素联合5AzA-cdR组(联合用药组)。观察各组移植瘤的生长情况,采用甲基化特异性PCR法(MSP)检测各组移植瘤组织p16、RASSF1A、ppENK的甲基化水平,采用荧光定量PCR法和蛋白质印迹法检测上述3个抑癌基因mRNA和蛋白的表达量。结果对照组、大黄素组、5AzA-cdR组、联合用药组移植瘤重量分别为(0.28±0.01)、(0.17±0.01)、(0.12±0.02)、(0.08±0.01)g;体积分别为(517±0.02)、(382±0.01)、(232±0.03)、(169±0.01)mm^3;p16甲基化程度为1.00±0.00、0.89±0.02、0.63±0.02、0.19±0.01;RASSF1A甲基化程度为1.00±0.00、0.88±0.02、0.51±0.01、0.32±0.01;ppENK甲基化程度为1.00±0.00、0.92±0.02、0.77±0.02、0.31±0.01;p16mRNA表达量为1.00±0.00、1.71±0.02、2.67±0.02、3.81±0.01;RASSF1AmRNA表达量为1.00±0.00、1.92±0.02、2.73±0.03、3.77±0.01;ppENKmRNA表达量为1.00±0.00、1.69±0.03、2.17±0.02、4.28±0.01;p16蛋白表达量为1.00±0.00、1.71±0.02、2.67±0.02、3.81±0.01;RASSF1A蛋白表达量为1.00±0.00、1.92±0.02、2.73±0.03、3.77±0.01;ppENK蛋白表达量为1.00±0.00、1.69±0.03、2.17±0.02、4.28±0.01。3个治疗组移植瘤的重量及体积均显著小于对照组,3个抑癌基因甲基化程度均低于对照组,抑癌基因mRNA及蛋白表达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其中联合用药组又显著强于2个单独用药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0.05或<0.01)。结论大黄素联合5AzA-cdR用药可增强5AzA-cdR对胰腺癌移植瘤组织抑癌基因p16、RASSF1A、ppENK的去甲基化作用。
- 周鸿鲲梅小平潘杰褚永权姚明陈亮
- 关键词:异种移植模型抗肿瘤试验大黄素甲基化
- 急性重症胰腺炎合并腹腔间室综合征临床分析被引量:2
- 2013年
- 目的探讨急性重症胰腺炎(SAP)合并腹腔间室综合征(ACS)的诊断及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160例SAP合并腹腔高压(IAH)患者的临床资料,从发病原因、腹压增高程度、治疗、预后等方面量化指标结合病理生理特点进行探讨、总结.结果160例SAP合并IAH患者中诊断为ACS17例(17/160,14.16%).高脂血症性急性胰腺炎13例(13/17,76.5%).原发型ACS 12例(12/17,70.6%)、迟发型ACS 5例(5/17,29.4%).迟发型ACS全部行开腹减压手术,无死亡病例;原发型ACS开腹减压手术治疗6例(6/12,50.0%),死亡5例(5/6,83.3%),保守治疗6例(6/12,50.0%),死亡2例(2/6,33.3%).结论重症胰腺炎合并腹腔间室综合征病情严重,微创腹腔穿刺减压疗效显著,原发性ACS选择开腹减压手术应谨慎,迟发型ACS开腹减压手术效果良好.
- 梅小平吴晓俊黎亮闵捷李彦
- 关键词:急性重症胰腺炎腹腔间室综合征
- 嵌顿性胆囊结石行腹腔镜胆囊切除253例被引量:3
- 2005年
- 徐小平蔡民梅小平崔新华
- 关键词:嵌顿性胆囊结石胆囊切除术腹腔镜气管插管
- 经脐单孔腹腔镜脾切除术疗效分析被引量:3
- 2015年
- 目的 探讨经脐单孔腹腔镜技术在脾脏疾病中的手术技巧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7月至2015年3月30例经脐单孔腹腔镜脾切除术患者临床资料,其中脾良性肿瘤24例,肝硬化脾机能亢进4例,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1例,地中海贫血脾肿大1例.脾蒂处理使用切割钉合器及生物夹.结果 30例患者手术均成功,无中转开腹或改为多孔法,平均手术时间120~270min,术中出血量30~600ml,术后平均住院时间5~7d.手术后胰漏1例,无其它并发症.结论 经脐单孔腹腔镜脾切除术对于多种脾脏疾病安全有效.
- 李晓欢徐鹿平梅小平赵凤庆李彦
- 关键词:脾切除术腹腔镜单孔
- 经脐单孔LS治疗门静脉高压症及脾脏病变疗效观察
- 2016年
- 目的:比较分析经脐单孔腹腔镜脾切除术治疗门静脉高压症及脾脏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34例经脐单孔腹腔镜脾切除术治疗门静脉高压症及脾脏病变的临床资料,其中腹腔镜脾切除术治疗门静脉高压症12例,腹腔镜脾切除术治疗脾脏病变22例,分析门静脉高压组及脾脏病变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中转开腹率、术中输血率、术后引流量、术后住院天数、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等指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门静脉高压组手术时间明显长于脾脏病变组(P〈0.01),术中出血量多于脾脏病变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在中转开腹率、术中输血率、术后引流量、术后住院天数、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等指标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gt;0.05)。结论经脐单孔腹腔镜脾切除术治疗门静脉高压症及脾脏病变均是安全可行的,但腹腔镜脾切除术治疗门静脉脉高压症手术难度较高,手术适应证、禁忌证的把控及手术技巧和经验的掌握是控制手术风险的关键。
- 李彦徐鹿平李晓欢梅小平邱会文
- 关键词:腹腔镜脾切除术门静脉高压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