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楼旭丹

作品数:9 被引量:51H指数:4
供职机构:复旦大学附属华东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自然科学基金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6篇糖尿
  • 6篇糖尿病
  • 4篇血管
  • 4篇血管病
  • 4篇血管病变
  • 4篇病变
  • 3篇代谢
  • 2篇大血管
  • 2篇大血管病
  • 2篇大血管病变
  • 2篇代谢记忆
  • 2篇糖尿病大血管...
  • 2篇糖尿病血管
  • 2篇糖尿病血管病
  • 2篇糖尿病血管病...
  • 2篇藜芦
  • 2篇抗体
  • 2篇甲基化
  • 2篇谷氨酸脱羧酶
  • 2篇谷氨酸脱羧酶...

机构

  • 9篇复旦大学
  • 1篇上海中医药大...
  • 1篇华瑞分子生物...
  • 1篇上海市老年医...

作者

  • 9篇楼旭丹
  • 9篇汪海东
  • 7篇夏世金
  • 5篇孙皎
  • 2篇张晓丽
  • 2篇陈芳
  • 1篇黄宇新
  • 1篇王庆其
  • 1篇顾芹
  • 1篇冯强
  • 1篇姚怡
  • 1篇吴雯

传媒

  • 2篇中国老年学杂...
  • 2篇中华内分泌代...
  • 1篇中医杂志
  • 1篇复旦学报(医...
  • 1篇老年医学与保...
  • 1篇成都医学院学...
  • 1篇中华医学会第...

年份

  • 2篇2016
  • 1篇2014
  • 3篇2013
  • 3篇2012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2型糖尿病大血管病变患者血清IL-17水平变化及意义被引量:13
2013年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2DM)大血管病变患者血清IL-17的表达水平及意义。方法 162例T2DM患者,根据是否合并大血管病变,分为大血管病变组90例和无血管病变组72例,另选同期健康查体者68例作为正常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三组人群空腹静脉血中IL-17水平,统计IL-17与各临床指标间的关系,分析其影响因素。同时,根据T2DM大血管病变患者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探讨有无颈动脉增厚对IL-17水平的影响。结果 T2DM合并大血管病变组血清IL-17水平显著高于无血管病变组及正常对照组,T2DM无大血管病变组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T2DM大血管病变患者中,颈动脉增厚组IL-17水平明显高于无颈动脉增厚组(P<0.05)。在大血管病变组IL-17与BMI、2 h PG、hs-CRP、TG、LDL-C呈正相关,而与HDL-C呈负相关。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IL-17、hs-CRP和LDL-C是T2DM大血管病变的主要影响因素。结论T2DM大血管病变组和颈动脉增厚组血清IL-17表达均增高,提示IL-17参与糖尿病大血管病变的炎症反应过程。IL-17可能是T2DM大血管病变的独立危险因素,在糖尿病大血管病变发生、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
楼旭丹汪海东陈芳夏世金孙皎
关键词:IL-172型糖尿病大血管病变
白藜芦醇抗衰老研究新进展被引量:6
2012年
衰老是自然界一切生命由遗传因素和内外环境互相作用下的生物学过程,这个过程从出生、发育、成长直到死亡,是机体功能退行性下降及紊乱的综合变化,具有累积性、普遍性、渐进性、内生性、危害性5个生理特征[1]。白藜芦醇是广泛存在于自然界的一种植物抗毒素,作为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SIRT1)最强的激活剂,白藜芦醇可以模拟热量限制(CR)的抗衰老效应,参与有机生物平均生命期的调控。已有报道指出白藜芦醇能增加酵母、后生动物和其他动物的寿命,其抗衰老作用的细胞学和分子生物学机制也因此成为国内外学者研究的一个新热点。本文综述了白藜芦醇的一般性质、代谢途径以及近年来白藜芦醇抗衰老机制的研究进展,展望了白藜芦醇在临床应用中的良好前景及所存在的问题,为进一步开展白藜芦醇生理药理活性研究提供参考。
楼旭丹汪海东夏世金孙涛
关键词:白藜芦醇抗衰老干预
糖尿病血管病变中的表观遗传现象(英文)被引量:1
2014年
糖尿病及相关的微血管和大血管并发症对公众健康构成了极大威胁,其高发病率和死亡率是造成社会经济负担的主要原因。最近研究指出表观遗传学可能在糖尿病血管病变中发挥重要作用,这种表型的变化并不涉及DNA序列的改变,然而可影响基因的表达并遗传给下一代。此外,大型临床试验UKPDS和DCCT-EDIC均证实代谢记忆的存在,即使血糖控制在理想状态,血管炎症仍能持续发生。尽管表观遗传现象尚未完全阐明,但为糖尿病的发病机制提供了新的思路,并有望成为难治性疾病的治疗靶点。
楼旭丹汪海东夏世金Sven Skog
关键词:DNA甲基化组蛋白修饰糖尿病血管病变代谢记忆
中医学“火”的现代理解概说被引量:22
2016年
简要概括中医学"火"的概念、性质以及与"火"有关的相关概念。从中西医结合角度,结合现代科学研究和实验研究成果,总结中医生理之"火"与人体生理体温、机体"代谢-能量-功能"转化平衡系统,以及机体各组织器官功能和能量代谢的密切关系。认为中医学"壮火""实火"多与中性粒细胞为主的炎症细胞介导的急性炎症反应有关,急性炎症反应促进炎症因子的释放、导致机体能量代谢障碍;而中医学的病理性"相火""虚火"与因内分泌轴调节异常导致机体产生蛋白代谢异常、过度氧化应激、能量代谢紊乱和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等多种病理生理反应相关。
汪海东冯强楼旭丹姚怡陈芳孙皎王庆其
关键词:壮火实火相火虚火能量代谢
白细胞介素17在糖尿病大血管中的表达及白藜芦醇的干预机制被引量:2
2013年
目的研究糖尿病大鼠主动脉白细胞介素17(IL-17)的表达及白藜芦醇的干预效应,并从表观遗传学角度探讨IL-17参与糖尿病血管病变的潜在机制和白藜芦醇的保护性机制。方法将100只SD大鼠分为对照组(NC)、正常干预组(NB)、糖尿病组(DM)和糖尿病干预组(DB),NB和DB组用白藜芦醇进行干预.通过免疫组化对IL-17表达进行组织学定位并测量大鼠腹主动脉壁厚度,采用Western印迹、实时PCR及甲基化特异性PCR技术,分别比较各组大鼠主动脉IL-17蛋白、mRNA及基因启动子区DNA甲基化水平的差异。结果免疫组化染色显示IL-17主要表达于DM组大鼠主动脉内膜,DM组与NC和DB组相比腹主动脉壁明显增厚(P〈O.05);DM组IL-17蛋白及mRNA表达水平较NC组增高(P〈0.05),而NB和DB组则分别较NC和DM组下调:同时DM组IL-17DNA甲基化水平显著低于NC组(P〈O.01),而NB和DB组甲基化水平分别较NC和DM组上调。结论糖尿病大鼠主动脉IL-17表达增强,提示IL-17参与糖尿病大血管病变的炎症反应过程,白藜芦醇可抑制IL-17的表达,可能对糖尿病大血管病变有保护作用,两者的发生机制可能通过调控IL-17基因启动子区DNA甲基化水平来实现。
楼旭丹汪海东夏世金顾芹
关键词:白细胞介素17糖尿病大血管病变白藜芦醇DNA甲基化
谷氨酸脱羧酶抗体生物素-链霉亲合素放大ELISA系统的构建与临床应用
目的:建立谷氨酸脱羧酶抗体(glutamic acid decarboxylaseantibody,GADA)生物素-链霉亲合素放大ELISA系统(Biotin-Avidin system ELISA,BAS ELISA...
汪海东楼旭丹夏世金张晓丽孙皎
表观遗传学在糖尿病血管病变中的研究进展被引量:3
2013年
表观遗传学(epigenetics)这一概念最早在1942年由Waddington提出,是指在DNA序列不发生变化但基因表达的水平和功能却发生了可遗传的改变,主要包括DNA甲基化、组蛋白共价修饰、微小RNA干扰等。这种控制机制的基因型未变而表型改变,并在细胞的分裂、增殖及之后的发育过程中都能稳定地传递下去,因而可引起相应的病理生理变化,从而与肿瘤、免疫、心血管、代谢综合征等多种疾病的发生发展有关。糖尿病是世界第三大慢性疾病,严重危害着人类健康,特别是糖尿病血管病变,即使血糖控制在理想状态下,其血管炎症仍能持续发生,提示存在“代谢记忆”,有研究指出可从表观遗传学水平阐明其发病机制。本文重点讨论DNA甲基化和组蛋白修饰,并就表观遗传学在糖尿病血管病变中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楼旭丹汪海东夏世金孙皎
关键词:表观遗传学糖尿病血管病变代谢记忆
睡眠障碍对老年糖尿病血糖影响的研究进展被引量:5
2016年
睡眠时间占人类寿命的三分之一.睡眠的质量是生命品质的重要基础。睡眠障碍对机体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包括生理、心理和精神等。随着糖尿病逐渐成为现代社会的流行病,越来越多的研究报道证实在长病程的老年糖尿病患者中,睡眠障碍的发生率远高于中青年糖尿病患者,同时,
吴雯黄宇新楼旭丹孙皎汪海东
关键词:老年糖尿病睡眠障碍血糖睡眠时间流行病中青年
谷氨酸脱羧酶抗体检测的生物素.链霉亲合素放大ELISA系统构建及其临床应用
2012年
目的建立检测谷氨酸脱羧酶抗体(GADA)的新方法,即生物素-链霉亲合素放大ELISA系统(ELISA,BAS ELISA),并进行验证及初步临床应用。方法人脑组织经过破碎、抽提、二次凝胶过滤层析与阴、阳离子交换层析分离蛋白,收集纯化的谷氨酸脱羧酶(GAD);以链霉亲和素(SA)预包被,使GAD生物素化(bio-GAD),探讨检测GADA的最优实验条件,并对BAS ELISA的灵敏度、特异性、准确性及精密性进行验证。然后选择新诊断的成年1型糖尿病患者106例(T1DM组),以健康体检者98例为对照组,抽取空腹外周静脉血3 ml,分离血清冷冻标本,用构建的BASELISA和德国宝灵曼公司Anti-GAD65 ELISA检测血清中的GADA,对比研究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成功构建了检测GADA的BAS ELISA新方法;在T1DM组中,BAS ELISA方法测得T1DM的GADA阳性率显著高于anti-GAD65 ELISA方法(82.08%vs 52.83%,P<0.01);在对照组中BASELISA方法测得T1DM的GADA阳性率也明显高于anti-GAD65 ELISA方法(10.20%vs 6.12%,P<0.05)。结论利用生物素-链霉亲合素放大系统可以构建检测GADA的ELISA新方法;生物素-链霉亲合素放大ELISA系统在检测GADA方面具有较高的特异性、灵敏度、准确性和精密性,提高了GADA检测的阳性率,降低T1DM的漏检率,为早期检测T1DM提供新方法。
汪海东楼旭丹夏世金张晓丽孙皎
关键词:糖尿病谷氨酸脱羧酶谷氨酸脱羧酶抗体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