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武珊珊

作品数:10 被引量:26H指数:3
供职机构:山东师范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山东省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研究项目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历史地理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5篇经济管理
  • 2篇历史地理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4篇城镇化
  • 2篇生态
  • 2篇生态环
  • 2篇生态环境
  • 2篇生态环境协调
  • 2篇生态环境协调...
  • 2篇协调发展
  • 2篇空间格局研究
  • 2篇快速城市化
  • 2篇环境协调发展
  • 2篇城市
  • 2篇城市化
  • 1篇地理
  • 1篇地理学
  • 1篇地理学专业
  • 1篇对外贸易
  • 1篇新型城镇化
  • 1篇因果
  • 1篇因果检验
  • 1篇政策体系构建

机构

  • 10篇山东师范大学

作者

  • 10篇武珊珊
  • 8篇任建兰
  • 3篇刘雷
  • 3篇刘树峰
  • 2篇程钰
  • 1篇张晓青
  • 1篇徐成龙
  • 1篇乔建民
  • 1篇王满

传媒

  • 2篇鲁东大学学报...
  • 1篇世界地理研究
  • 1篇安徽师范大学...
  • 1篇山东师范大学...
  • 1篇山东行政学院...
  • 1篇中国地理学会...
  • 1篇2013山东...

年份

  • 1篇2015
  • 4篇2014
  • 4篇2013
  • 1篇2012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基于人地关系压力指数的山东省可持续性评估与预测
生态环境是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的载体和基础,进入20世纪以来,人类对资源的掠夺、对生态的破坏以及对空间的占有都达到空前规模,人地矛盾愈演愈烈,不断增长的人口、快速推进的城市化和工业化,使得资源环境对中国发展的约束越来越大。为...
武珊珊
关键词:可持续性评估
文献传递
基于发展维度时序下的山东发展格局演变及驱动因素分析
2014年
基于发展内涵维度的演变,将改革开放以来山东省的发展划分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社会、环境欠重视的一维目标阶段"、"注重经济发展质量,经济、社会共同进步的二维目标阶段"和"经济高速增长,追求经济、社会、环境协调的三维目标可持续发展阶段".研究构建指标体系并运用多因素综合分析法计算分析了各阶段的空间格局分异特征,对比分析其演变规律和影响因素,得出"发展观的转变"、"区域发展战略和政策调整"、"城市发展定位和方向转变"是影响山东省发展格局演变的主要驱动因素,并分别从发展观、发展战略和城市定位几方面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研究对于实现山东省区域可持续发展具有一定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武珊珊任建兰程钰
山东省对外贸易的碳排放效应研究被引量:1
2014年
综合运用计量方法和LMDI方法,研究了1994-2012年山东省出口贸易与碳排放之间的关系.研究表明山东省出口贸易与碳排放之间存在长期协整关系,碳排放随出口贸易增长而增长,弹性值为0.566;出口贸易规模增大是碳排放增加的格兰杰原因;山东省出口贸易的碳排放量变化是由出口规模、出口结构和生产技术共同作用的结果.出口规模的扩大是导致碳排放量上升的主要原因,而技术进步是减少出口贸易碳排放的重要因素,虽然出口贸易结构调整尚未对山东省起到碳减排的效果,但是出口结构呈现出明显向清洁化方向转型的良好势头.
武珊珊任建兰
关键词:出口贸易碳排放格兰杰因果检验LMDI
基于GIS的山东省产业结构转换能力空间差异研究
2013年
分析了对区域产业结构转换能力产生影响的一般因素,并选取对应方面来构建指标体系,以此来对区域产业结构转换能力进行评价。选取2011年的统计数据,对山东省17地市的产业结构转换能力进行综合评价,发现存在明显的东西分异规律并分析了其中原因。最后分别提出了促进山东省产业结构转换能力提高的总体和分类对策,以期促进山东省更好更快发展。
乔建民武珊珊
关键词:产业结构转换能力
快速城市化时期山东省城镇化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时空比较研究
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带来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这成为制约区域经济、社会和城市发展的重要因素,探讨城镇化和生态环境之间的协调关系成为研究热点和亟待解决难题。研究从城镇化和生态环境的内涵特征入手,构建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协调发展度模...
武珊珊任建兰
关键词:城镇化生态环境协调发展
山东省不同主体功能区实现功能的约束瓶颈分析及政策体系构建
功能区划是构筑区域有序发展格局的依据,也是现阶段及今后一段时间我国实施区域规划和空间管治的重要任务.我国"十二五规划"纲要把"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作为"规范开发秩序,控制...
任建兰程钰徐成龙王满刘雷武珊珊
关键词:区域经济
快速城市化时期山东省城镇化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时空比较研究被引量:7
2014年
从城镇化和生态环境的内涵特征入手,通过构建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协调发展度模型对快速城市化时期山东省城镇化和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时空特征进行了定量研究,结果表明1995年以来山东省城镇化和生态环境两者协调度经历了"拮抗上升—波动发展—稳步提升"三个阶段;目前山东省城镇化和生态环境总体上处于中级协调发展类型,东西区域差异明显,协调度最高的威海与最低的菏泽相差近一倍;在今后的发展过程中,不仅要加快城镇化进程,更要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和治理,实施差别化区域政策,走新型城镇化道路,使城镇化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度进一步提高,最终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
武珊珊任建兰刘树峰
关键词:城镇化生态环境协调发展
城镇化规模与质量的协调性测度及空间格局研究--以山东省为例
uot;新型城镇化"已成为当下研究的热点,城镇化规模与质量是城镇化进程的两个重要方面,本文在构建城镇化规模与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运用熵权法、耦合度模型、协调性模型等方法,对山东省城镇化发展的协调性进行了分...
刘树峰刘雷任建兰武珊珊
关键词:城镇化质量
中美高校地理学专业课程设置特点比较及启示被引量:14
2012年
如何优化课程结构一直是我国高校地理科学专业不断探索的问题。本文通过比较美国近十所重点大学和我国5所大学地理专业本科生的课程体系,总结了美国大学地理学专业课程设置具有方向划分相对自由、区域地理和乡土地理特色突出、紧密结合全球变化和突出人文关怀、强调地理技术类课程和重视实践、门数繁多且授课灵活多样等特点。以此为鉴,提出我国高校地理科学课程体系改革和人才培养的若干建议。
张晓青任建兰武珊珊
关键词:中美高校地理学专业课程设置
城镇化规模与质量协调性测度及空间格局研究——以山东省为例被引量:3
2014年
“新型城镇化”已成为当下研究的热点,城镇化规模与质量是城镇化进程的两个重要方面,笔者在构建城镇化规模与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运用熵权法、耦合度模型、协调性模型等方法,对山东省城镇化发展的协调性进行了分析研究,得出以下结论:1)山东省的城镇化规模与质量协调耦合度均未达到理想的协调耦合状态,基本都处在磨合阶段;2)城镇化质量和规模不协调的原因大多是城镇化质量滞后于城镇化规模;3)全省17地市的城镇化规模和质量的协调耦合水平存在着明显的东、中、西三梯队的空间分布格局;4)虽然各城市的城镇化规模与质量的协调耦合水平都是逐年提高的,但提高的步伐有快有慢,时空格局在不断变化.根据上述结论提出了具体对策建议,研究对于推进山东省的新型城镇化建设具有一定的指导和借鉴.
刘树峰刘雷任建兰武珊珊
关键词:新型城镇化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