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武莎菲

作品数:13 被引量:102H指数:6
供职机构:北京协和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首都医学发展科研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交通运输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3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 1篇交通运输工程

主题

  • 9篇细胞
  • 4篇血管
  • 4篇免疫
  • 4篇内皮
  • 4篇内皮细胞
  • 4篇病理
  • 3篇血管内皮
  • 3篇肾移植
  • 3篇染色
  • 3篇染色体
  • 2篇血管内皮细胞
  • 2篇移植嵌合体
  • 2篇移植物
  • 2篇移植物排斥
  • 2篇胰岛
  • 2篇胰岛素
  • 2篇胰岛素瘤
  • 2篇原位
  • 2篇原位杂交
  • 2篇杂合缺失

机构

  • 13篇北京协和医院
  • 4篇中国人民解放...
  • 3篇北京大学第一...
  • 1篇北京大学
  • 1篇中日友好医院

作者

  • 13篇武莎菲
  • 7篇曾瑄
  • 4篇柏宏伟
  • 4篇钱叶勇
  • 4篇高洁
  • 4篇钟定荣
  • 4篇石炳毅
  • 3篇梁智勇
  • 3篇陈原稼
  • 3篇陈杰
  • 3篇那彦群
  • 3篇刘彤华
  • 3篇蒋卫君
  • 2篇罗玉凤
  • 2篇钱家鸣
  • 2篇师晓华
  • 2篇常京元
  • 2篇万建伟
  • 2篇曹金伶
  • 2篇周文强

传媒

  • 3篇中华病理学杂...
  • 2篇军医进修学院...
  • 1篇诊断病理学杂...
  • 1篇解放军医学杂...
  • 1篇中国组织工程...
  • 1篇中华肺部疾病...
  • 1篇协和医学杂志
  • 1篇全国胃肠激素...

年份

  • 2篇2016
  • 1篇2015
  • 2篇2008
  • 3篇2007
  • 1篇2006
  • 2篇2005
  • 2篇2004
1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宫颈腺样囊性癌临床病理特征及免疫组织化学表型被引量:7
2015年
目的探讨宫颈腺样囊性癌(adenoid cystic carcinoma,ACC)临床病理及免疫组化特征。方法收集北京协和医院2003年1月至2013年12月病理数据库及会诊数据库中诊断为宫颈腺样囊性癌病例共4例;并采用免疫组化方法对石蜡组织标本进行检测,总结其临床病理特征、治疗及预后。结果 4例宫颈腺样囊性癌患者平均年龄61.5岁,多为绝经后妇女(3/4),就诊主要症状为阴道流血(3/4),肿瘤类型多为外生性肿物(3/4)。病理学特征方面,3例患者表现为宫颈腺样囊性癌合并侵袭性鳞癌,1例为宫颈腺样囊性癌单一组分;腺样囊性癌的主要生长方式为筛状;免疫组织化学表达方式支持其导管腺上皮及肌上皮两种组成成分:CK7在导管腺上皮中阳性表达,P63、SMA在肌上皮中阳性表达;腺样囊性癌特征性标志物C-MYB在所有病例中均强阳性表达。3例患者完全切除子宫,1例患者行宫颈锥切,临床分期均为Ⅰ期;术后均行放射治疗,2例患者同时行化学治疗;4例患者平均随访时间为21.25个月,均为无病生存状态。结论宫颈腺样囊性癌是一种罕见的特殊类型腺癌,常合并其他类型的宫颈肿瘤,免疫组化表型与其他部位的腺样囊性癌相同,但预后相对较差,术后可辅以放疗及化疗,早期发现并治疗可以提高患者生存率。
师晓华武莎菲凌庆霍真梁智勇
关键词:宫颈腺样囊性癌免疫组织化学C-MYB
肾脏移植物血管内皮细胞替代现象
2008年
目的:移植受者来源的内皮细胞出现在供者移植物中,替代原有的细胞,称为内皮替代,也称内皮嵌合。使用X,Y染色体探针通过荧光原位杂交法观察移植肾中血管内皮细胞被受体内皮细胞替代的情况,并分析内皮细胞替代的影响因素。方法:①收集解放军总医院第二附属医院病理科和北京大学医学部病理系1996-01/2005-12归档的移植肾穿刺活检符合男性供者、女性受者的石蜡包埋标本34例。②选择Y染色体长臂Yq12区域(异染色质区)DNA片段作为探针,同时选择X染色体着丝粒区(α卫星DNA探针作为对照,通过在石蜡切片标本上进行间期细胞双色荧光原位杂交法,观察移植肾穿刺活检标本的内皮替代现象,分析其与排斥反应及冷缺血时间的关系。结果:①肾脏移植物中血管内皮细胞替代现象存在较为普遍,17例移植肾出现内皮细胞替代。②血管内皮细胞替代的发生与排斥反应无明显相关性(P>0.05)。③发生内皮细胞替代的移植肾冷缺血时间长于无替代移植肾(P<0.05)。结论:内皮细胞替代与排斥反应的发生无明显关系,移植肾冷缺血时间延长可促进血管内皮细胞替代的发生。
柏宏伟曾瑄钟定荣石炳毅钱叶勇那彦群武莎菲
关键词:肾移植移植物排斥
慢性移植肾肾病管周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嵌合现象分析
2007年
目的:观察慢性移植肾肾病(CAN)中血管内皮细胞被受者内皮细胞替代(内皮嵌合)的现象,分析内皮嵌合对CAN进展的影响。方法:无功能移植肾切除组织,符合慢性移植肾肾病(CAN)造成移植肾失功、男性供者女性受者标本29例,选择Y染色体长臂Yq12区域(异染色质区)DNA片段作为探针,同时选择X染色体着丝粒区(α卫星DNA)探针作为对照,通过在石蜡切片标本上进行间期细胞双色荧光原位杂交(FISH),观察肾小管周毛细血管(PTC)内皮细胞的嵌合程度。结果:CAN中PTC内皮细胞嵌合现象较普遍存在,内皮细胞的分布呈灶状,供者内皮细胞和受体内皮细胞可相邻存在。PTC密度与间质纤维化程度有关,CD31阳性的PTC每单位面积密度14.52±4.85个,微血管内皮细胞嵌合出现比例为0.16±0.04,两者无明显相关性(r=0.13,P>0.05)。结论:肾脏移植物中血管内皮细胞可以被受者来源的内皮细胞所替代,CAN中PTC密度减少,内皮细胞的嵌合的发生与CAN的进展无直接关系。
柏宏伟钱叶勇石炳毅钟定荣曾瑄武莎菲周文强常京元李宁
关键词:肾移植内皮细胞移植嵌合体慢性移植肾肾病
应用蝎形探针扩增阻滞突变系统检测非小细胞肺癌表皮生长因子受体基因突变与病理改变的关系被引量:26
2008年
目的 探讨非小细胞肺癌(NSCLC)肿瘤组织中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基因突变的检出率,比较蝎形探针扩增阻滞突变系统(scorpions amplification refractory mutation system,以下简称Scorpions ARMS)即时荧光PCR和直接测序检测EGFR基因突变的敏感性。方法应用显微切割术、Scorpions ARMS及直接测序检测82例NSCLC石蜡包埋肿瘤组织以及癌旁正常肺组织中EGFR基因的第18、19、20和21外显子的突变。结果 Scorpions ARMS检测82例NSCLC中42例的瘤组织中存在EGFR突变,突变检出率为51.2%,其中20例为EGFR第19外显子框架内多核苷酸的缺失,18例为EGFR第21外显子L858R点突变,1例为EGFR第21外显子L861Q点突变,2例为EGFR第20外显子插入突变,另外1例为EGFR第20外显子S768I点突变。而PCR反应后行直接测序,82例标本中仅58例得到可分析的测序结果,其中25例瘤组织中出现EGFR突变,因此82例的突变检出率为30.5%,25例中13例为EGFR第19外显子框架内多核苷酸的缺失,10例为EGFR第21外显子L858R点突变,1例为EGFR第21外显子L861Q点突变,另外1例为EGFR第20外显子$768I点突变。直接测序检测出25例突变模式与Scorpions ARMS检测结果一致。结果显示Scorpions ARMS具有很高的敏感度,部分直接测序阴性的病例经Scorpions ARMS检测出EGFR突变。结论 EGFR基因的点突变或缺失在中国NSCLC的患者中的检出率明显高于其他国家,以女性、腺癌和细支气管肺泡癌以及不吸烟患者突变率较高。Scorpions ARMS技术能快速、敏感、准确检测EGFR突变,能为临床治疗及预后提供重要信息。
张静梁智勇曾瑄武莎菲高洁刘彤华
关键词:受体表皮生长因子聚合酶链反应
散发型胰岛素瘤频发1号染色体杂合缺失并与肿瘤恶性相关
本文对散发型胰岛素瘤频发1号染色体杂合缺失并与肿瘤恶性相关性进行了研究。文章通过检测散发性胰岛素瘤1q是否发生LOH、是否存在LOH的频发区域,探索了胰岛素瘤可能的发病机制,并寻找了鉴别胰岛素瘤良恶性的分子生物学指标。
陈原稼杨英麦蒋卫君钱家鸣刘彤华陈杰高洁武莎菲
关键词:胰岛素瘤染色体缺失细胞病理学
文献传递
良性和恶性嗜铬细胞瘤的区别被引量:30
2004年
目的 分析良性和恶性嗜铬细胞瘤在组织形态、免疫组织化学、DNA倍体、11q13和 1p的杂合子缺失 (LOH)及微卫星不稳定性 (MSI)方面的差别 ,试图找出能区别良、恶性或预测恶性潜能的指标。方法 对 2 2例临床确诊为良性 (12例 )或恶性 (10例 )的嗜铬细胞瘤 :(1)分析组织形态 ;(2 )免疫组织化学观察Ki 6 7、p5 3、嗜铬粒素A、S 10 0、增殖细胞核抗原及survivin表达 ;(3)用流式细胞术分析DNA倍体 ;(4 ) 12例附有正常组织的肿瘤 (7例良性 ,5例恶性 )用显微切割获取肿瘤和正常组织 ,分别提取DNA ;用 8种引物进行PCR扩增 ,分析 11q13和 1p的LOH及MSI。结果 全组 2 2例肿瘤均未见不典型核分裂象 ,核分裂象数除 1例恶性肿瘤为 2 3/ 10HPF外 ,余均≤ 1/ 10HPF ,2例恶性肿瘤有广泛坏死。良性组Ki 6 7阳性细胞百分率明显少于恶性组 ,良性与恶性组平均Ki 6 7阳性细胞百分率之比为 0 73%∶2 4 % ,差异有显著意义 ,DNA倍体良性与恶性组差异无显著性。 11q13和 1pLOHMSI良性和恶性组的差别由于例数少 ,未能达到统计学意义。结论 仅Ki 6 7阳性表达 >
刘彤华陈原稼武莎菲高洁蒋卫君卢朝辉关键魏拴增罗玉凤曹金玲万建伟
关键词:恶性嗜铬细胞瘤微卫星不稳定性免疫组织化学
散发型胰岛素瘤频发1号染色体杂合缺失并与肿瘤恶性相关
研究背景胰岛素瘤是胰腺内分泌肿瘤(pancreatic endocrine tumors,PETs)中最常见的一种。其中80%以上胰岛素瘤为散发性。文献报道50%以上的散发性胰岛素瘤发生发展的分子生物学机制尚不明确。目前...
陈原稼杨英麦蒋卫君钱家鸣刘彤华陈杰高洁武莎菲
文献传递
64例胸膜恶性间皮瘤的临床病理分析被引量:6
2016年
目的 探讨恶性胸膜间皮瘤(malignant pleural mesothelioma,MPM)的临床病理特征及诊断与鉴别诊断。方法 对64例MPM的临床病理特征、免疫表型、p16基因FISH检测结果进行分析,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64例MPM中男性43例,女性21例,发病年龄12~78岁。标本获得方式包括手术切除(14/64,21.9%),胸腔镜下切取活检(18/64,28.1%)及粗针穿刺活检(32/64,50%)。组织学亚型包括上皮样型41例,双相型20例以及肉瘤样型3例。对其中46例MPM及另外24例间皮增生的患者进行p16基因纯合性缺失FISH检测,46例MPM中成功检测29例,发现15例存在p16基因的纯合性缺失(15/29,51.7%),而24例间皮增生中仅见1例(该例镜下间皮细胞增生十分显著,后经随访证实为间皮瘤)。对15例p16基因纯合性缺失的MPM患者进行随访,其中7例在诊断后的1年内死亡(随访1~12个月),3例存活至今(随访5~17个月),中位生存时间9个月,另5例失访。结论 MPM是一种少见但发病率逐年上升的恶性肿瘤,目前的治疗手段效果欠佳,预后差。其组织学形态多样,诊断困难,应用免疫组化对诊断与鉴别诊断有很大帮助,而p16基因纯合性缺失FISH检测则对良、恶性间皮增生的鉴别有重要意义。
赵雨冯瑞娥曾瑄孟芝兰武莎菲罗玉凤曹金伶崔全才
关键词:胸膜恶性间皮瘤P16基因FISH免疫组化
fascin蛋白在结、直肠腺瘤和癌中的表达及意义被引量:22
2006年
目的探讨fascin蛋白在结、直肠腺瘤和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病理意义。方法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41例结、直肠癌,38例腺瘤及20例正常上皮中fascin蛋白的表达。肿瘤细胞染色>5%的病例定为阳性。结果41例结、直肠癌中有17例(41·5%)表达,而且fascin蛋白的表达和浆膜侵犯(P=0·005)、肿瘤分级(P=0·002)、TNM分期(P=0·011)、淋巴结转移(P=0·011)、p53表达(P=0·047)及Ki-67表达(P=0·034)等因素相关,与年龄、性别、组织学类型无关。27例中、重度异型增生腺瘤中仅3例(11·1%)表达,11例轻度异型增生腺瘤及正常上皮均不表达。结论在结、直肠癌的多步发生过程中,fascin蛋白表达看来是一迟发事件,通常在癌中表达,并与肿瘤侵袭和转移相关,有可能成为新的治疗靶点。
杨强卢朝辉罗玉凤万建伟曹金伶高洁武莎菲陈杰
关键词:FASCIN免疫组化
肾脏移植物血管内皮细胞嵌合现象预后观察被引量:2
2007年
目的:用荧光原位杂交方法(FISH)观察移植肾中血管内皮细胞被受体内皮细胞替代(内皮嵌合)的现象,并分析内皮嵌合对肾脏移植物预后的影响。方法:移植后2周到4个月男性供者、女性受者的移植肾穿刺活检标本34例,选择Y染色体长臂Yq12区域(异染色质区)DNA片段作为探针,同时选择X染色体着丝粒区(α卫星DNA)探针作为对照,通过在石蜡切片标本上进行间期细胞双色荧光原位杂交,分析血管内皮细胞被受体替代的现象,分析其对移植肾预后的影响。结果:肾脏移植物中血管内皮细胞嵌合现象较普遍存在,内皮细胞的分布呈灶状,供者内皮细胞和受体内皮细胞可相邻存在。血管内皮细胞嵌合的发生与否移植肾1年血清肌酐值分别为(115.88±25.06)μmol/L,(118.16±18.85)μmol/L,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肾脏移植物中血管内皮细胞可以被受者来源的内皮细胞所替代,对移植后1年的肾功能无明显影响,内皮嵌合对移植肾的长期存活的影响有待进一步观察。
柏宏伟石炳毅钱叶勇那彦群曾瑄钟定荣武莎菲陆敏常京元周文强
关键词:原位杂交内皮细胞移植嵌合体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