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段学花

作品数:11 被引量:205H指数:6
供职机构:江阴市水利农机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生物学水利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建筑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6篇生物学
  • 4篇水利工程
  • 4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建筑科学

主题

  • 8篇底栖动物
  • 5篇生物多样性
  • 5篇河流
  • 4篇大型底栖动物
  • 4篇河流生态
  • 3篇指示物
  • 3篇指示物种
  • 3篇物种
  • 3篇河床
  • 2篇生态评价
  • 2篇栖息
  • 2篇栖息地
  • 2篇群落
  • 2篇群落结构
  • 1篇淡水
  • 1篇淡水壳菜
  • 1篇底栖动物群落
  • 1篇动物群
  • 1篇动物群落
  • 1篇多样性

机构

  • 10篇清华大学
  • 3篇中国水利水电...
  • 2篇江阴市水利农...
  • 1篇长江科学院
  • 1篇香港大学
  • 1篇国际泥沙研究...

作者

  • 11篇段学花
  • 9篇王兆印
  • 2篇余国安
  • 2篇田世民
  • 2篇程东升
  • 1篇潘保柱
  • 1篇徐梦珍
  • 1篇李行伟
  • 1篇李志威
  • 1篇赵娜

传媒

  • 2篇清华大学学报...
  • 2篇长江流域资源...
  • 1篇生态学报
  • 1篇水利学报
  • 1篇给水排水
  • 1篇水科学进展

年份

  • 1篇2014
  • 1篇2012
  • 4篇2009
  • 5篇2007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拒马河自净化能力及几种水草净化能力的比较
河流自净化能力是评价河流健康和生命力的重要指标,在当前我国大部分河流都受到不同程度污染的情况下,对河流自净化能力的研究将有助于人们加深认识和了解河流。研究河流的自净化能力有利于根据水环境制定与排污标准相关的参考指标。拒马...
田世民王兆印段学花
关键词:水草
文献传递
输水管道中淡水壳菜的防治研究被引量:13
2009年
淡水壳菜(Limnoperna fortunei)是贻贝科软体动物,能够在淡水环境大量生长,其在输水管道内大量繁殖附着,增大输水阻力,腐蚀管壁,影响水质,干扰自然生态系统,造成生态灾害。总结了国内外对淡水壳菜的研究,介绍了其生活习性及国内外采用的防治方法。结合淡水壳菜的生活习性,从预防、杀灭、清除多个方面,分析比较了各方法的适用性及优缺点。针对输水管线提出以防为主,防治结合的系统方案,为输水系统中淡水壳菜的防治提供了控制思路。
徐梦珍王兆印段学花
关键词:淡水壳菜输水管道生理特性
典型河床底质组成中底栖动物群落及多样性被引量:81
2007年
底栖动物是河流生态系统中食物链的重要环节。通过对长江、黄河、东江和拒马河等河流野外调查和采样分析研究了河床底质组成对底栖动物群落结构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发现,不同河床底质组成中的底栖动物结构差别很大,不同地理位置而相同底质条件和水力条件的河流底栖动物群落组成相似,说明河床底质是影响河流底栖动物群落结构的关键因素,受地理位置和大气候的影响不大;利用多项生物指标分析了不同河床底质组成中底栖动物群落的多样性,卵石河床且有水生植物生长的河流底栖动物物种组成最丰富,大河中沙质河床不稳定,未采集到底栖动物;不同底质类型河床中的优势种群亦不同。并分析了采样所得底栖动物物种数与采样面积之间的关系,符合前者随后者呈幂指数增加的规律,当实测采样面积为1~2m^2时物种数变化不大,建议一般情况下最小采样面积应为1m^2。
段学花王兆印程东升
关键词:大型底栖动物栖息地群落结构生物多样性指数
以底栖动物为指示物种对长江流域水生态进行评价被引量:42
2009年
采用底栖动物作为指示物种对长江流域的水生态进行了调查研究和生态评价。在长江上游支流、中下游干流及沿江湖泊上选取36个代表性样点进行生态考察和底栖动物采样、鉴定和分析。采用Hilsenhoff生物指数和水化学分析对样点水质进行评价,对比分析了各样点底栖动物的结构组成及多样性。上游支流大部分样点水质清洁;中游干流及沿江湖泊水质受到轻度到中度污染;下游干流水质污染加重。底栖动物多样性在上游支流中最高,中游湖泊较高,干流中下游较低。总结得出了4种河床演变条件下的底栖动物群谱。上游支流河床稳定的河流底栖动物密度较大,物种丰富,多样性高;侵蚀下切的河流底栖动物密度、物种数和多样性较低;淤积抬升的河流底栖动物密度、物种数和多样性更低一些;河势散乱且河床运动剧烈的支流物种丰度和密度均很低甚至为零,生态条件差。
段学花王兆印余国安
关键词:长江流域河流生态底栖动物河床演变生态评价
河床底质对大型底栖动物多样性影响的野外试验被引量:33
2007年
大型底栖动物是水生态系统的重要组分,通过野外试验研究了底质对底栖动物多样性及河流生态的影响。选取5种粒径、形状和糙度各不相同的均匀底质置换原河床底质,采样分析了底栖动物种类组成及密度。结果表明,底质的粒径、孔隙率和空隙大小对底栖动物群均有显著影响,外观形状和表面糙度对底栖动物组成和密度影响不大。底栖动物群在大卵石和片砾石中较稳定,物种丰度和密度在大卵石、片砾石和小卵石中较高,粗沙中较低,细沙中最低。
段学花王兆印田世民
关键词:大型底栖动物生物多样性
小江流域不同强度河床结构的生态学作用被引量:3
2014年
小江流域为典型干热河谷区,该区炎热少雨,水土流失严重,生态十分脆弱。该文采用现场测量、野外采样和室内分析相结合的方法,以小江流域不同河床结构强度的河流为研究对象,以底栖动物为指示生物对它们的生态环境现状进行评价,以分析不同强度的河床结构的生态学作用。深沟、吊嘎河和蒋家沟分别代表了小江流域3种不同的河床结构强度,2005—2011年,分别对这3条河流的底栖动物进行采样分析。就种类数而言,深沟最高,种类达56种;吊嘎河其次,种类达36种;蒋家沟最低,种类达18种。研究结果表明:底栖动物密度同河床结构强度之间关系不大;物种多样性同河床结构强度之间存在一定的关系。在一定程度上,河床结构越强,物种多样性越丰富,生态越好;在一定程度上,河床结构强度越大,捕食者的密度越高,生物量越大。
赵娜王兆印潘保柱李志威段学花
关键词:底栖动物生态小江流域
江阴市河流底栖动物群落结构特征及其生物多样性被引量:4
2012年
2010~2011年对江阴市7条主要内河及长江江阴段共计8条河流的15个断面进行了野外调查,采样研究了江阴市河流底栖动物的群落结构特征及其生物多样性。调查结果显示,8条河流共采集到底栖动物29种,分属3门7纲16科24属,其中软体动物14种、寡毛类3种、水生昆虫4种、十足目4种、蛭纲2种、端足目1种、多毛纲1种。其中,以锡澄运河的底栖动物种类最多,达17种。从密度来看,应天河监测断面平均密度最大,为37 156ind./m2;长江监测断面平均密度最小,为6ind./m2。从底栖动物分布来看,长江和白屈港监测断面物种分布均匀,锡澄运河监测断面软体动物占绝对优势(80%以上),其中梨形环棱螺(Bellamyapurificata)为优势物种。其他5条河流的监测断面寡毛类均占绝对优势(89~100%)。从整体来看,江阴市内河及长江江阴段的底栖动物群落组成并不丰富。根据群落组成的相似程度,通过聚类分析,8条河流可聚为3类。锡澄运河和长江鹅鼻嘴断面的主要功能摄食类型为刮食者,长江肖山湾断面及其他6条河流的主要功能摄食类型为牧食收集者。
段学花宋晓兰奚海明宋立新郑科卞金良
关键词: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结构生物多样性
生物栖息地隔离对河流生态影响的试验研究被引量:4
2009年
以底栖动物为指示物种对天然破碎河段进行野外调查,并开展野外试验对天然河段进行人工隔离和定期采样分析,研究了栖息地隔离对底栖动物组成及河流生态的影响。结果表明,溶解氧含量在各隔离区中变化不一致;隔离区内动物密度、丰度和多样性均降低,隔离程度越高,降低越显著。从动物组成来看,蜉蝣目和双翅目的相对密度在隔离区中显著降低,蜻蜓目和双壳纲则增加。河流栖息地被隔离后,底栖群落经过一段波动周期后才表现出规律性变化趋势。由于水生昆虫在成虫阶段的飞行扩散,隔离区与天然河流之间仍存在较高的动物流通,但隔离区内的动物组成并不完全是天然河段内的子集。结合研究结果和中国河流实际,提出了保护河流生态及生物多样性的建议和对策。
段学花王兆印
关键词:河流生态生物多样性扩散
利用底栖种群对河湖水质进行快速生态评价
河流生态评价中常采用指示物种对河流生态进行快速生态评价,并因其快捷准确得到广泛应用,其中以大型底栖无脊椎动物的应用最普遍。本文通过对存在有机污染的河流和湖泊进行采样调查,利用底栖动物作为指示物种群对水质进行快速生态评价与...
段学花王兆印余国安
关键词:生物监测指示物种底栖动物
文献传递
河流水沙对底栖动物的生态影响研究
段学花
关键词:河流生态大型底栖动物指示物种
文献传递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