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实
- 作品数:9 被引量:18H指数:3
- 供职机构:抚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社会学经济管理更多>>
- 呼吸囊-面罩给氧临床使用情况调查分析被引量:3
- 2010年
- 目的了解抚州市二级以上医院呼吸囊使用情况。方法对抚州地区6家医院的979名医护人员用自制问卷进行调查。结果①呼吸囊:仅有38.5%科室备有呼吸囊。②培训情况:仅有5%的医护人员参加过正规培训。③使用方法:仅有15.2%医护人员能正确使用呼吸囊。④了解程度:急诊科、儿科、妇产科医护人员对呼吸囊的了解程度经统计学处理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急诊科与外科、内科医护人员对呼吸囊的了解程度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05)。结论当前抚州市二级以上医院呼吸囊使用情况不容乐观,领导和医护人员应提高认识,高度重视,加强培训。
- 袁婷范琪屈佳周艳君殷实黄琦周波
- 关键词:呼吸囊
- 急性重症药物中毒的急救与护理
- 2011年
- 目的:研究药物中毒的急救护理。方法:以17例重症药物中毒患者的客观资料作为研究对象。结果:17例急性重症药物中毒患者16例治愈出院,1例抢救无效死亡。结论:护士熟练掌握和执行各种药物中毒的应急预案,不断加强培训,吸取新知识,新技能,能提高急性重症多种药物中毒的救治成功率。
- 周艳君殷实袁婷范琪
- 关键词:急性重症药物中毒抢救护理
- “五常法”在急诊科护理管理工作中的应用被引量:3
- 2010年
- 目的 介绍"五常法"在急诊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方法 把"五常法"理论运用在护理管理中,制定实施计划,由病区管理者带头实行,定期进行检查,不断改进.结果 实施"五常法"4年来,急救物品完好率、患者满意率、差错事故发生率与实施前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五常法"是提升医务人员工作环境及病人住院环境、提高工作效率、降低管理成本的一种良好管理措施.应在急诊科大力推广"五常法",并以点带面,逐步在全院各科室推广、实施,从而提高我院的护理质量.
- 袁婷范琪屈佳周艳君殷实万琦俐
- 关键词:五常法急诊科
- 呼吸囊-面罩给氧临床使用情况调查分析
- 心肺复苏术是抢救心脏呼吸骤停及保护恢复大脑功能的急救技术。良好的氧供是心肺复苏患者首要、有效且必不可少的治疗手段,是决定复苏成败和患者愈后的关键。心脏停搏时应用呼吸囊行人工呼吸提供氧供因其简便、快速、有效,应作为首选。为...
- 袁婷范琪屈佳周艳君殷实黄琦周波
- 关键词:呼吸囊面罩给氧心肺复苏术
- 文献传递
- 2种鼻饲管固定方法在昏迷患者中的应用比较被引量:2
- 2011年
- 对于昏迷、不能经口进食的患者,如果长期静脉高营养,没有食物经消化道进人体内,可引起胃肠黏膜萎缩,屏障功能减弱,细菌或内毒素易入血,导致MSOF形成^[1],故很多患者都需早期置入鼻饲管。神经外科患者翻身转换鼻饲管位置时易致鼻饲管脱出,故患者鼻饲管固定的牢固性非常重要。一旦发生脱落,护士就需重新插管,反复插管对患者鼻腔、食道、胃黏膜的均造成损伤,尚且昏迷患者很难配合插管操作,按常规方法插管很难一次性成功^[2],
- 殷实杨祝英
- 关键词:昏迷鼻饲管
- 五常法在神经内科患者压疮管理中的应用被引量:2
- 2010年
- 目的:探讨"五常法"在压疮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找出压疮管理存在的问题,对照"五常法"标准,进行常组织、常整顿、常清洁、常规范、常自律。结果:提高了全员参与压疮管理的意识,并且使预防和处理压疮工作程序化、制度化、规范化,最大限度地保证病人皮肤的安全性。结论:把五常法的管理技术应用于压疮管理,简单、实用、见效快,同时提高了护理质量及病人满意度,使双方都得到安全感、舒适感,值得推广。
- 周艳君袁婷范琪殷实周波屈佳
- 关键词:五常法压疮护理
- 急诊科护理用药风险分析及防范对策被引量:2
- 2011年
- 目的:探讨急诊科护士实施药物治疗所存在的用药风险,分析原因,制订对策。方法:对发生的用药错误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导致用药错误的原因护士15例(48.4%);医生7例(25%);药师5例(17.9%)。结论:实施药物治疗时,应加强各部门协作、加强各个环节用药管理、增强风险意识、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提高人员素质等,保证患者安全用药。
- 殷实袁婷屈佳范琪
- 关键词:用药风险急诊科护理
- 神经外科急救药品使用中强化训练探讨被引量:1
- 2012年
- 目的为了提升神经外科护士在抢救配合中的速度、准确率及医生对护士的满意率。方法将30名护士分成A、B两组,对A组护士进行抢救药品使用的强化训练。结果 A组护士在抢救配合中的速度、准确率及医生对护士的满意率均明显高于B组。结论急救药品使用中的强化训练能明显提高护士在抢救过程中取药的速度、准确率及医生对护士的满意率,同时也能减少医患纠纷带来的烦恼,提高患者家属的满意度,带给患者最安全的治疗。
- 殷实杨祝英
- 关键词:神经外科急救药品
- 外周中心静脉导管与周围静脉留置针在肿瘤患者中临床应用效果比较被引量:5
- 2010年
- 目的:探讨PICC与PIV在肿瘤患者中的临床运用效果。方法:对使用PICC和PIV的肿瘤患者出现的并发症及留置时间进行比较。结果:PICC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0%,PIV组为74%,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ICC组静脉治疗持续时间为(50±12)d,PIV组静脉治疗持续时间为(4±3)d,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ICC在肿瘤患者的化疗、抢救、高营养治疗中其临床应用价值显著高于PIV。
- 杨祝英熊亚莉徐兰兰周波殷实杨庆霞
- 关键词:外周中心静脉导管周围静脉留置针肿瘤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