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一剑
- 作品数:46 被引量:137H指数:7
- 供职机构:中国农业科学院中国水稻研究所更多>>
- 发文基金: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浙江省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项目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经济管理文化科学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 气候变化与水稻育种对策被引量:4
- 1995年
- 吕子同毛一剑
- 关键词:气候变化水稻育种病虫害发生率紫外线
- 我国杂交稻种子质量管理研究
- 当前,杂交稻在我国粮食生产中的地位无可替代,在世界粮食生产中的地位日益提高。杂交稻种子是杂交稻推广不可或缺的“科技芯片”,其质量的优劣直接关系到我国乃至世界粮食生产安全,而加强杂交稻种子质量管理是提高我国杂交稻种子质量水...
- 毛一剑
- 关键词:杂交稻种子质量管理
- 文献传递
- 国稻1号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
- 2008年
- 该文介绍国稻1号的特征特性,并着重阐述了其主要高产栽培技术及制种技术。主要高产栽培技术:一是适时稀播,培育矮壮秧,二是合理稀植,单本插,落田苗60万~75万/ha;三是科学施肥,合理灌溉;四是超前烤田;五是抓好病虫害防治。
- 郑根深毛一剑毛水根胡依君
- 关键词:国稻1号超级杂交水稻栽培技术
- 杂交水稻机械化制种技术初步研究被引量:13
- 2012年
- 2009年以恢复系R463和不育系金23A为材料,研究杂交水稻制种种植行数配置,2010年以杂交稻中优161(中9A/中恢161)为材料研究不同密度机插对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机插规格30.0 cm×13.3 cm条件下,随母本行数增加母本结实率下降,产量下降,机插时适宜行数为6行;不育系中9A机插秧的秧苗素质明显低于手插秧,且推迟开花期1 d;在机插行距固定不变的情况下,随着株距减小,种植密度增大,制种产量增加。以30 cm×12 cm机插规格的产量最高(3.94 t/hm2),高于手插对照(20 cm×20 cm)的3.91 t/hm2。表明通过增加机插密度可以获得较高制种产量。
- 陈惠哲毛一剑朱德峰李春生吴荣梁
- 关键词:杂交水稻制种技术机插
- 杂交稻中优1176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
- 2009年
- 介绍了中优1176临海市种植的产量表现及特征特性,总结了其主要高产栽培及制种技术,以期指导中优1176在临海市的推广种植。
- 王五一林采舜毛一剑李春生张小惠
- 关键词:栽培技术制种技术
- 新形势下中国种业市场的机遇与挑战被引量:1
- 2011年
- 中国是传统农业大国,粮食问题一直备受关注,作为粮食产业的源头支柱——种子产业,对国民经济的发展举足轻重。针对新时期中国种业市场实际情况,从种业市场现状、市场面临的问题、市场潜力以及种子企业应对措施等方面逐一分析,并对整个市场进行了趋势预测,以为行业决策提供参考。
- 张克勤李春生张小惠毛一剑吴荣梁孔宪琴
- 关键词:种业市场
- 高蛋白优质杂交水稻中优161秋制高产技术被引量:1
- 2011年
- 根据高蛋白优质杂交水稻中优161双亲的基本特性,并结合2 a制种生产实践,总结了该组合的秋制技术要点。
- 张克勤吴荣梁冯玉强毛一剑张小惠李春生
- 关键词:杂交水稻秋制制种技术
- 籼粳亚种间杂交稻春优618亲本特征特性及制种技术被引量:1
- 2014年
- [目的]为了提高籼粳杂交稻新组合春优618的制种产量。[方法]依据春优618亲本的生物学特性,通过多年多点的田间试验研究和对比,总结出了高产稳产的杂交制种关键技术。[结果]在常规技术基础上,春优618制种地域选择面小,播种时间要求严格,栽插密度要求特殊,同时注意防范异常气温导致花期不育的风险。籼粳亚种间杂交稻组合制种存在一定的特殊性,必须严格按照技术要求生产,才能提高杂交种子的产量和质量。[结论]该研究可为春优618的大面积推广提供制种基础。
- 李春生毛一剑张小惠张克勤孔宪琴林建荣吴明国
- 关键词:籼粳亚种间杂交稻制种技术
- 一种防污染物传播的一次性笔套及其包装
- 本实用新型涉及包装和医疗防护领域,针对现有技术现有技术的疫情期间公共签字笔无有效防护措施的问题,公开了提供一种防污染物传播的一次性笔套及其包装,所述一次性笔套(1)一端设有封口(2),另一端开口(3),距离封口(2)3‑...
- 王小琦李春生毛一剑吴荣梁李晓飞陆群
- 文献传递
- 新时期大城市郊区农场跨越发展思路探讨——以中国水稻研究所试验农场为例
- 2019年
- 中国水稻研究所试验农场结合单位现状和特点,通过转变观念,制定发展新思路和目标,围绕"安全稳定、发展经济、改善环境和改善民生"中心任务,实现了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的快速协调发展,为大城市郊区国有农场发展提供了借鉴经验。
- 李春生王小琦方键华陆群骆奕毛一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