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早产
  • 2篇早产儿
  • 2篇产儿
  • 1篇定量超声
  • 1篇新生儿
  • 1篇阵挛
  • 1篇身体
  • 1篇声波
  • 1篇声波速度
  • 1篇睡眠
  • 1篇顺产
  • 1篇胎龄
  • 1篇足月
  • 1篇足月顺产
  • 1篇维生素D
  • 1篇练习
  • 1篇患儿
  • 1篇肌阵挛
  • 1篇肌阵挛发作
  • 1篇25(OH)...

机构

  • 3篇南京医科大学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作者

  • 3篇江敏
  • 2篇廖祥鹏
  • 2篇姜善雨
  • 2篇周勤
  • 1篇张立
  • 1篇张晓岚
  • 1篇卫雅蓉
  • 1篇凌慧
  • 1篇张敏婕
  • 1篇张伟利
  • 1篇梅英姿
  • 1篇王敏
  • 1篇刘雪婷

传媒

  • 1篇中国骨质疏松...
  • 1篇中华儿科杂志
  • 1篇临床儿科杂志

年份

  • 1篇2017
  • 1篇2013
  • 1篇2009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早期身体活动干预对早产儿骨状况影响的研究被引量:2
2009年
目的评价出生后早期身体活动干预对早产儿骨强度和骨代谢影响。方法38例早产儿(胎龄30.2±2.2周,体重1343±355g)随机分三组,其中肢体按摩组12例、躯体肢体按摩组12例和对照组14例。从出生后第1周到接下来4周进行身体接触、四肢伸展屈曲运动。用定量超声(quantitativeultrasound,QUS)方法测量胫骨中段的骨超声波速度值(speed of sound,SOS);同时,测量骨合成的代谢指标骨碱性磷酸酶(bone-specific alkaline phosphate,BALP)、骨吸收代谢指标I型胶原羧基端肽(carboxyterminal telopeptide type I collagen,ICTP)。这些指标在研究开始和结束时分别测量。结果三组早产儿在干预前后都有骨强度下降,但对照组骨SOS值有显著性下降(干预前:2905±104m/s;干预后:2822±109m/s,P=0.028),肢体按摩组和躯体肢体按摩组的SOS值在干预前后无显著性下降,但三组早产儿的骨SOS变化值有显著性差别(F=10.895,P<0.001),干预后血清骨代谢指标没有发现显著性差别。结论每天的伸展屈曲运动可以减少早产儿出生后骨强度显著性下降。
廖祥鹏凌慧张立卫雅蓉江敏张伟利
关键词:早产儿练习定量超声声波速度
早产儿维生素D水平分析被引量:18
2017年
目的分析早产儿出生时血清25(OH)D水平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回顾2012年7月—2014年6月期间出生的早产儿血清25(OH)D水平,及其出生胎龄、性别、产次、分娩方式、出生季节、出生体质量;母亲的年龄以及妊娠期并发症等相关因素。结果共纳入早产儿325例,平均胎龄(33.41±2.29)周,男女之比为1.32:1,平均血清25(OH)D水平为(37.34±16.17)nmol/L。早产儿维生素D缺乏和不足的发生率分别高达37.8%和41.8%。夏秋季节出生的早产儿血清25(OH)D水平显著高于冬春季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logistic回归分析示,出生季节、母亲年龄可能是影响早产儿血清25(OH)D水平的高危因素。结论早产儿维生素D缺乏和不足发生率较高,影响早产儿维生素D水平的因素需进一步研究。
余仁强廖祥鹏刘雪婷江敏姜善雨周勤
关键词:胎龄25(OH)D早产儿
新生儿良性睡眠肌阵挛三例被引量:1
2013年
病例1,患儿女,5d。为足月顺产女婴,因生后反复肌阵挛抽动2d由外院转诊我院。患儿出生后3d从医院返家途中处于睡眠中,因街道噪音较大,母亲发觉患儿有反复的四肢抽动,持续约2rain后自行缓解,以后患儿反复出现肌阵挛发作,表现为四肢节律性抽动,双上肢抽动较多见,每次持续1~3min不等,每天发作2~5次。发作时无口唇发绀,无躯体强直,均于睡眠时出现,噪音可诱发,均自行缓解。
梅英姿张敏婕王敏江敏姜善雨周勤张晓岚
关键词:肌阵挛发作睡眠新生儿足月顺产患儿抽动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