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江昊琳

作品数:39 被引量:140H指数:7
供职机构:江苏省地震局更多>>
发文基金:江苏省地震局青年科学基金江苏省科技支撑计划项目中国地震局地震科技星火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建筑科学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5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6篇天文地球
  • 1篇建筑科学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26篇地震
  • 7篇应力场
  • 6篇震源
  • 5篇震源机制
  • 4篇断裂带
  • 4篇体应变
  • 4篇裂带
  • 3篇地震监测
  • 3篇地震台
  • 3篇震源机制解
  • 3篇数字地震
  • 3篇数字地震台
  • 3篇同震响应
  • 3篇郯庐断裂
  • 3篇郯庐断裂带
  • 3篇汶川地震
  • 3篇构造应力
  • 3篇构造应力场
  • 2篇地壳
  • 2篇地震活动

机构

  • 39篇江苏省地震局
  • 3篇东南大学
  • 2篇河北省地震局
  • 2篇山东省地震局
  • 2篇上海市地震局
  • 2篇云南省地震局
  • 2篇安徽省地震局
  • 1篇澳大利亚国立...
  • 1篇中国科学技术...
  • 1篇四川省地震局
  • 1篇中国地震局地...
  • 1篇中国地震局
  • 1篇南京市地震局

作者

  • 39篇江昊琳
  • 18篇孙业君
  • 17篇王俊
  • 15篇郑江蓉
  • 14篇詹小艳
  • 11篇黄耘
  • 5篇叶碧文
  • 4篇何斌
  • 4篇丁烨
  • 3篇刘红桂
  • 3篇徐戈
  • 3篇沈红会
  • 3篇杨从杰
  • 3篇霍祝青
  • 3篇缪发军
  • 2篇王俊菲
  • 2篇郑定昌
  • 2篇郑建常
  • 2篇李锋
  • 2篇李鸿宇

传媒

  • 7篇地震地磁观测...
  • 6篇防灾减灾工程...
  • 4篇地震研究
  • 4篇中国地震
  • 2篇地震地质
  • 2篇地震
  • 2篇地震学报
  • 2篇中国地震学会...
  • 1篇地球物理学报
  • 1篇西北地震学报
  • 1篇华南地震
  • 1篇内陆地震
  • 1篇国际地震动态
  • 1篇世界地震译丛
  • 1篇高原地震
  • 1篇大地测量与地...

年份

  • 1篇2023
  • 3篇2022
  • 4篇2021
  • 1篇2020
  • 1篇2019
  • 2篇2018
  • 2篇2016
  • 6篇2015
  • 2篇2014
  • 4篇2013
  • 2篇2012
  • 5篇2011
  • 5篇2009
  • 1篇2008
3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金湖06井水温震前变化特征研究被引量:6
2008年
通过分析金湖06井水温从2001年到2007年间在多次中小地震前的异常变化特征,发现金湖06井水温日均值的地震异常全部表现为下降—转折—恢复的变化过程,地震发生在转折—恢复之中或恢复之后的3个月内。
杨从杰郑江蓉肖飞孟科江昊琳
关键词:水温地震异常
基于单轴压缩试验的钻孔应变仪岩芯力学性质的研究被引量:4
2020年
采用室内岩石力学试验方法—单轴压缩试验,对江苏省钻孔应变仪岩芯试样进行单轴压缩试验,通过应力-应变曲线特征和变形特性获取了钻孔岩芯的力学参数,定量化地了解和掌握钻孔岩芯性质;在观测资料的基础上计算面应变耦合系数,对比研究试样的单轴抗压强度和弹性模量与面应变耦合系数的关系。结果表明,弹性模量E对面应变耦合系数A有显著的影响,随着岩石弹性模量的增大,面应变耦合系数呈线性增长,二者具有很好的相关性。
何斌江昊琳章东王凯
关键词:力学性质
江苏及邻区中小地震能量场的时空变化分析
地震活动反映了一个地区地壳构造活动的变化规律,往往也展示该地区构造运动的独特性和多样性。近年来的研究表明,地震活动在时、空、强分布方面都存在丛集特征。刁守中等认为,区域内的背景地震系地震活动期平静阶段及活动期初期发生的地...
王俊孙业君郑江蓉詹小艳江昊琳
地震监测项目档案管理探析被引量:1
2022年
地震监测台网项目档案是对监测项目建设全过程的真实反映和记录,是后续日常运维、改扩建提升的重要资料依据。系统梳理了地震监测台网项目档案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并就如何进一步提升档案工作给出了可行性建议,创新性地提出了“参与式档案管理”工作模式,“项目实施,档案先行”专题档案培训班,以及“菜单式”档案服务模式等档案工作办法,这对提升地震监测台网项目档案工作有积极意义,为项目档案工作提供借鉴和参考。
江昊琳郑江蓉单菡
关键词:地震监测项目档案
基于背景噪声互相关格林函数的单台时间误差估计被引量:6
2013年
从江苏省数字地震台网2011年的宽频带记录数据中,选取了不同背景噪声区域下的两组不同台间距的台站(A,B每组4个台站),两组台站的平均台间距分别为44.6和30.5km.首先,运用滑动窗互相关技术,测量出各台站对间背景噪声互相关格林函数随时间的偏移量ΔDS i-S j,然后通过奇异值分解来求解由ΔDS i-S j与系数矩阵构成的超定方程,从而计算出单个台站的时钟误差ΔSi;并引入协方差矩阵来估计不同置信水平下计算结果的误差范围.计算结果表明,除去明显的钟差误差(>3s)外,8个台站的时间误差平均均方根为0.421 5s,A与B两组台站在置信水平为95%时的时间误差范围分别为±0.454 4s和±0.428 3s;而采用HYPOSAT定位方法对2010—2011年江苏地区的地震进行定位,得到的平均走时残差约为0.386s.两者的计算精度基本相当,表明基于背景噪声互相关格林函数计算出的单台时间误差是可信的.
王俊郑定昌詹小艳江昊琳缪发军高景春
关键词:数字地震台
中国地震预警延迟时间算法及其对预警盲区的影响研究被引量:2
2021年
通过分析预警系统的预警步骤来探讨影响获得预警时间的因素,并与瑞士地震台网预警延迟各步骤进行对比,得出中国地震预警系统仪器延迟时间为7.6s。提出地震波到台站所需时间的算法,较震中假设在台站中间的传统算法更为准确,在此算法下采用双台法和四台法计算接收地震波所需时间,得到中国地震预警延迟时间。讨论双台法和四台法在不同震源深度和台站密度下对预警盲区大小的影响,在台间距小于20km时,2种方法预警盲区差异不大。通过理论计算得出,在台站到达一定密度时,预警系统仪器延迟时间缩短比台站加密对预警盲区的缩小更有效。
杜航王俊王俊江昊琳王宝善郑江蓉王大伟
关键词:地震预警
六合体应变干扰因素与地震短临异常特征研究被引量:17
2011年
利用江苏省南京市六合地震台钻孔体应变2003年1月1日至2008年12月31日的数字化观测资料,对气压和降雨这二种主要干扰因素的基本变化规律进行分析,讨论了发生在该台预报效能范围内的3次中强地震的短临异常特征。结果表明:气压变化在各个季节对观测值均有较大的影响,以短周期的正相关干扰影响为主,在时间上往往表现为准同步,相关系数能达到0.6~0.7以上;降雨对体应变的影响与降雨过程、降雨量及降雨时间等有密切的关系,持续降雨只有积累到一定程度才能促成固体潮畸变,这一过程虽较复杂,但仍有一定的规律可循。六合体应变对区域内中强地震有1~2月的突出短临异常变化。
郑江蓉徐徐王俊江昊琳
关键词:钻孔体应变气压降雨短临异常特征
汶川8.0级地震时徐州台地震动和形变同震响应分析被引量:3
2013年
通过对汶川8.0级地震和6次强余震时徐州地震台的形变同震响应和地震位移量研究,计算了汶川地震主震发生时地震面波到达徐州的时间和位移量,统计了汶川8.0级地震及其强余震引起的同震阶变时间参数、幅度参数和阶跃形态。研究结果表明:①该台4套形变观测均有较高的同震响应能力,同震阶变的开始时间与主震面波到达徐州台的时间基本吻合,可以认为同震应变阶和同震波是由强震面波引起的,是一种叠加在体应变固体潮曲线上的高频变化,并呈现快速振荡衰减的形式。②同台同岩性的不同形变观测对同一个地震的响应是不同的,阶跃形状、响应大小、响应时间、变化幅度都有较大的差别,这种差别更多的是反映了仪器本身的性能、观测精度、频率响应的不同,并不是应力场变化和构造特征的差异。③汶川地震引起的徐州地区应力变化以压应力为主,大地震的动态应力触发作用对远场的应变变化具有重要影响。
郑江蓉王俊梅卫萍徐戈江昊琳
关键词:汶川地震地震动
郯庐断裂带鲁苏皖段及邻区构造应力场特征及其动力学意义被引量:4
2021年
文中利用区域台网数字地震波形,计算了2001—2016年郯庐断裂带鲁苏皖段及邻区825次中小地震的震源机制解,并收集了1970—2000年模拟记录时期323个震源机制解,共计获得1148个震源机制解。以震源机制解作为输入数据,采用阻尼应力张量方法反演获得了研究区1.0°×1.0°空间应力场变化特征。结果显示,郯庐断裂带鲁苏皖段最大主应力方向呈现空间连续性变化特征,由西向东总体呈EW、NEE、NE向逆时针趋势性旋转,局部存在差异;以郯庐断裂带为界,东、西两侧的应力场存在差异,以西的华北平原地块最大主应力方向主要表现为近EW向和NEE向,而以东的鲁东-黄海地块则表现为NEE向和NE向,反映了W向倾斜延伸至上地幔顶部的郯庐断裂带使得各动力源对不同块体的影响存在差异,显示了郯庐断裂带的边界作用显著;沿郯庐断裂带33°N为界,南、北地区的应力场存在显著差异,33°N及以北地区最大主应力方向由西向东出现逆时针偏转,而以南地区最大主应力方向由西向东开始出现顺时针偏转的迹象;(31°~33°N,120°~122°E)区域的最大主应力方向较为复杂,呈放射状分布特征,该区域处于非常复杂的构造环境下,可能受到华北平原地块近EW—NEE向运动导致的郯庐断裂带右旋走滑作用和菲律宾海板块W向俯冲的共同影响;研究区的中强地震活动与构造应力环境相关明显,构造应力场复杂的地区往往是中强地震活跃的地区。
孙业君黄耘黄耘刘泽民郑建常江昊琳叶青叶青
关键词:震源机制应力场动力学
江苏流体井网对汶川和日本地震的同震响应特征研究被引量:9
2013年
通过对2008年汶川8.0级和2010年日本9.0级两次大地震的同震响应特征进行分析,讨论了经过数字化改造后的江苏流体观测井网映震能力,对不同测点井孔映震能力出现较大差异的原因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1)江苏区域井孔水位的同震响应能力强于水温,水位同震响应有较一致的变化规律,同时与震级密切相关,水温同震响应在不同井点存在较大差异,更多的表现为缓慢的恢复变化;(2)不同构造单元的井孔同震响应能力有明显差异,苏中和苏北地区的同震响应变化弱于苏南地区,这种南强北弱的原因可能是苏中黄土覆盖层较厚的构造特征使其在捕捉应力—应变状态的微变化时较南部丘陵地带弱,南部较为复杂的地质构造在受到微小扰动后更有利于地下水状态的变化。
郑江蓉杨从杰江昊琳
关键词:同震响应汶川地震日本地震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