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振静
- 作品数:4 被引量:3H指数:1
- 供职机构:淮安市第一人民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子宫腺肌病36例宫腔双氧水造影超声表现
- 2010年
- 目的:观察子宫腺肌病行宫腔双氧水造影时子宫肌层的超声表现,探讨宫腔双氧水造影的意义。方法:子宫腺肌病36例与对照组6例行宫腔双氧水造影并观察肌层回声变化。结果:子宫腺肌病36例宫腔双氧水造影均在肌层弥散,前后壁弥漫型9例双氧水弥散范围广泛可达浆膜层;14例前/后壁型腺肌病8例其非病灶区浅肌层内同时见星点状弥散;12例局限型子宫腺肌病19个病灶中14个病灶无弥散,病灶周围有弥散;灰阶超声未显示明显病灶但痛经明显1例,在子宫下段前壁见双氧水局限性弥散。对照组6例肌层未见弥散。结论:宫腔双氧水造影佐证子宫腺肌病发病机制的多样性和阶段性。
- 张忠新刘蔓华池振静邱晶晶
- 关键词:子宫腺肌病B型超声检查
- 宫腔造影在子宫腺肌病中的临床应用被引量:1
- 2012年
- 目的:探讨宫腔声学造影检测子宫腺肌病病变范围及与在位内膜间的关系。方法:对45例子宫腺肌病患者常规超声检查后行双氧水宫腔造影,结合手术中探查及病理检查,比较宫腔造影病变性质与手术中子宫腺肌病病灶范围。结果:①子宫腺肌病弥漫型造影阳性率较局限型高(P<0.01);②在位内膜与异位组织相连者造影阳性率较不连者高(P<0.01);③痛经腺肌病患者造影阳性率较无痛经患者高(P<0.01)。结论:可以用宫腔造影的方法了解子宫腺肌病病变范围及与子宫在位内膜的关系,为研究子宫腺肌病的发病机制及制定手术方案提供理论依据。
- 池振静刘曼华张忠新邱君君陶潜
- 关键词:子宫腺肌病宫腔造影痛经
- 宫腔造影在子宫腺肌病临床分型中的应用及可能机制的初步研究被引量:2
- 2015年
- 目的 :探讨宫腔声学造影对子宫腺肌病临床分型的应用及可能机制。方法 :对58例子宫腺肌病患者术前行常规超声及双氧水宫腔造影检查,术中行标本剖视,术后行免疫组化染色法检测巨噬细胞CD68、IL-6在子宫腺肌病结合带组织中的表达,以同期54例子宫肌瘤为对照。结果:(1)子宫腺肌病42例造影阳性中38例为弥漫型,4例为局限型,16例造影阴性均为局限型,术中剖视标本见造影阳性者异位病灶与在位内膜有直接通道,造影阴性者无通道相连,可以依据宫腔造影下有无造影剂弥散将子宫腺肌症分为连续型及间断型。(2)巨噬细胞CD68、IL-6在子宫腺肌病结合带组织中的表达均数分别为25.02±3.21、10.62±2.49,均高于其在子宫肌瘤结合带组织中的表达11.15±2.30、6.59±1.54(均P<0.001)。(3)巨噬细胞CD68、IL-6在连续型子宫腺肌病结合带组织中的表达均数分别为25.57±3.36、11.12±2.49,均高于其在间断型结合带组织中的表达23.56±2.28、9.31±2.02(均P<0.05)。结论 :可依据宫腔造影的方法将子宫腺肌病分型为连续型及间断型,CD68、IL-6可能参与了腺肌病的发生发展,在连续型子宫腺肌病的发病中可能发挥更为重要的作用。
- 乔海风刘颖蕾鲁晓燕张忠新刘宏斌池振静刘曼华
- 关键词:子宫腺肌病巨噬细胞CD68白介素-6
- 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在治疗女性压力性尿失禁的初步研究
- 【目的】:初步探讨通过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human umbilical cord mesenchymal stem cells,HUCMSC)治疗女性压力性尿失禁(stress urinary incontinence...
- 池振静张慕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