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乳腺MRI误诊病例的影像学分析被引量:8
- 2018年
- 目的:分析乳腺MRI误诊病例的影像学表现,探讨MRI检查在乳腺病诊断及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术前行MRI检查并经手术或穿刺病理证实的371例病例中,误诊病例31例,分析误诊病例的MRI表现特点并按BI-RADS分类进行评估,总结影像学表现对诊断结果的影响。结果:371例乳腺病变(良性91例,恶性280例)中MRI诊断错误31例,诊断准确率为91.4%;其中11例恶性病变误诊为良性病变,包括浸润性导管癌5例,导管内癌4例,浸润性小叶癌1例,粘液腺癌1例;16例良性病变误诊为恶性病变,包括慢性炎症2例,纤维腺病或增生7例,纤维腺瘤5例,导管内乳头状瘤2例;4例良性病变误诊为其他良性病变,包括腺病2例,叶状肿瘤1例,导管内乳头状瘤1例。结论:术前MRI检查是鉴别良、恶性病变的有效手段,虽然MRI诊断乳腺癌的敏感性高,但特异性相对低,对于分化好的及直径<1cm的早期乳腺癌术前容易漏诊;形成不规则形肿块的纤维腺瘤、乳头状瘤及表现复杂多样的纤维腺病容易误诊为恶性。
- 刘凤梅唐勇龚柳燕汤发
- 关键词:乳腺疾病误诊病理学
- 多层螺旋CT在消化道肿瘤诊断中的临床应用被引量:9
- 2014年
-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在胃肠道肿瘤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通过对48例胃肠道肿瘤患者的多层螺旋CT轴位图像和重建的3D、MIP及仿真内镜图像进行观察分析,分别对胃肠道肿瘤进行诊断。结果:(1)肿瘤部位及组织学类型:直肠癌14例,结肠癌21例,胃癌13例;中低分化腺癌41例,黏液腺癌4例,类癌3例。(2)CT表现:胃壁及肠壁增厚35例、胃腔及肠腔内肿块23例、肠腔变窄伴不同程度梗阻26例、浆膜面模糊35例、淋巴结转移24例、远处器官转移11例、腹水8例。结论:多层螺旋CT在胃肠道肿瘤的诊断中,具有一定的优越性。
- 刘凤梅唐勇汤发赖斌
- 关键词:消化道肿瘤
- 不典型股骨颈骨折的影像表现被引量:1
- 2015年
- [目的]探讨不典型股骨颈骨折的影像表现,提高其诊断的准确性。[方法]回顾性分析63例经临床确诊的不典型股骨颈骨折患者的X线平片、多层螺旋CT、MRI影像资料。63例均行DR及CT检查,3例行MRI检查。[结果]头下型骨折39例,经颈型9例,基底型14例,股骨大粗隆撕脱性骨折1例。DR表现为股骨颈轻度变形及短缩36例,局部骨皮质或骨小梁结构异常41例,隐约见线状低密度影13例;CT显示股骨颈嵌顿39例,骨皮质及骨小梁不连续63例,见线状骨折线影22例,股骨头旋转且错位7例,周围软组织肿胀伴关节积液41例;MRI示3例T1WI上股骨头颈部见线样或不规则条片样低信号。[结论]不典型股骨颈骨折影像学表现在X线平片具有一定的局限性,结合临床病史及多种影像学资料,可以提高不典型股骨颈骨折诊断的准确性。
- 黄建斌刘凤梅汤发唐勇
- 关键词:X线平片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磁共振成像
- DR全脊柱、全下肢全景成像技术的临床应用被引量:7
- 2017年
- 目的探讨DR全脊柱、全下肢全景成像技术在临床应用的意义。方法分析85例DR全脊柱、全下肢全景成像技术的病例,分析其影像学改变。结果 85例患者中,全脊柱检查55例,其中显示脊柱侧弯28例,脊柱侧弯矫正术后8例,骨质增生12例,强直性脊柱炎6例,未见异常1例;全下肢检查30例,其中显示胫骨平台骨折畸形愈合6例,股骨颈骨折6例,髋关节置换术后5例,股骨头发育不良2例,先天性股骨头缺如2例,股骨干骨折术后4例,膝关节骨关节炎5例。结论 DR全脊柱、全下肢全景成像技术能在一幅图上完整的显示全脊柱、全下肢,而且能显示人体脊柱、下肢在自然状态下的应力情形,在骨科诊治方面有着重大的意义。
- 刘凤梅唐勇陈经纬汤发谢克森
- 关键词:无缝拼接图像后处理
- 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自体背阔肌皮瓣乳房重建术后X线表现被引量:4
- 2015年
- 目的:探讨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及自体背阔肌皮瓣乳房重建术后X线表现。方法:46例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及自体背阔肌皮瓣乳房重建术的患者,术后使用GE Senographe DS全数字化乳腺摄影机进行检查。结果:46例中于重建术后第一年内进行X线检查者12例,主要表现为背阔肌影约占乳房一半者9例,小于一半者2例,大于一半者仅1例;重建术后第二年内进行X线检查者21例,表现为背阔肌影约占乳房一半者有2例,小于一半者18例,大于一半者1例;重建术后第三年内进行X线检查者13例,均表现为背阔肌影明显小于乳房的一半。乳房重建术后其它表现:出现钙化影3例,小结节影2例。结论:乳腺癌根治术及自体背阔肌皮瓣乳房重建术后,随着时间延长而表现为背阔肌逐渐萎缩、局部脂肪逐渐增多。
- 刘凤梅龚柳燕唐勇梁云汤发
- 关键词:乳腺癌改良根治术乳房重建术背阔肌皮瓣X线表现
- X线立体定位在乳腺触诊阴性病变中的临床应用
- 2012年
- X线立体定位是提高早期乳腺癌检出率的有效方法。X线立体定位是临床常用的方法,定位导丝辅助临床触诊阴性乳腺病灶活检术是一种简单、准确、安全及实用的方法,能够使得一些临床触诊阴性的乳腺病患者得到及时诊治,降低手术难度,缩短手术时间,提高病灶切除率及病理诊断率。现就X线立体定位在乳腺触诊阴性病变中的临床应用予以综述。
- 刘凤梅龚柳燕汤发
- 关键词:X线立体定位
- 簇状钙化对乳腺触诊阴性的良恶性病变的鉴别诊断价值被引量:19
- 2013年
- 目的:探讨簇状钙化对乳腺触诊阴性的良恶性病变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62例临床触诊阴性而乳腺X线表现为簇状钙化病例的X线表现,全部病例均经术前立体定位放置导丝下手术病理证实。结果:62例簇状钙化病例中恶性病变20例,良性病变42例;恶性病变中无Ⅱ型钙化,Ⅲ型钙化5例,Ⅳ型钙化10例,Ⅴ型钙化5例;良性病变中Ⅱ型钙化20例,Ⅲ型钙化19例,Ⅳ型钙化3例,无Ⅴ型钙化病例。恶性钙化中密度均匀2例,不均匀18例;良性钙化中密度均匀35例,不均匀7例。良恶性钙化灶在形态、密集度、密度均匀性及钙化总数方面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钙化灶的形态及密度均匀性差异具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而在钙化大小、密度高低、分布范围及分布形态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钙化灶的形态、密集度、密度均匀性及钙化总数对鉴别诊断良恶性病变有重要价值。
- 刘凤梅汤发龚柳燕
- 关键词:簇状钙化放射摄影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