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学德
- 作品数:327 被引量:993H指数:15
- 供职机构:河南工业大学粮油食品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更多>>
- 相关领域:轻工技术与工程化学工程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 冷榨芝麻蛋白的微波改性工艺条件研究被引量:7
- 2011年
- 以冷榨芝麻饼为原料,对芝麻蛋白微波改性工艺条件进行研究。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L9(34)正交试验研究在碱性条件下,微波功率、微波时间、料液比对芝麻蛋白氮溶解指数(NSI)的影响。确定的最佳工艺条件为:pH 9.0,微波功率480 W,微波时间100 s,料液比1∶12。改性后芝麻蛋白的NSI由12.52%提高至55.67%。随着NSI的提高,冷榨芝麻蛋白的吸水性、吸油性、乳化性、乳化稳定性和起泡性均得到不同程度的改善和提高。
- 刘玉兰董林林汪学德马宇翔
- 关键词:芝麻蛋白微波改性氮溶解指数功能性
- 磁性多壁碳纳米管对花生油中黄曲霉毒素的脱除效果研究被引量:2
- 2022年
- 为了探索更高效地脱除花生油中黄曲霉毒素(AFT)的方法,采用化学沉淀法制备了磁性多壁碳纳米管(mMWCNTs),利用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和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对复合吸附剂的微观形貌进行表征分析,考察了mMWCNTs在不同吸附条件下对花生油中4种AFT的脱除效果。研究结果表明:多壁碳纳米管(MWCNTs)与Fe_(3)O_(4)粒子复合在一起且没有发生结构变化;在吸附时间60 min、吸附温度60℃、吸附剂添加量1.5 mg/g时,mMWCNTs对花生油中AFT的脱除效果最好,黄曲霉毒素B_(1)(AFB_(1))和4种黄曲霉毒素(AFG)的总脱除率分别达92.36%和90.28%;AFT总含量从100 ng/g降到20 ng/g以下。该吸附剂脱除效果好,操作简单,吸附完成后能够快速从花生油中分离出来,适用于花生油中黄曲霉毒素的脱除。
- 吕雅芳纪俊敏苗红梅苗红梅侯利霞汪学德
- 关键词:黄曲霉毒素吸附脱除
- 等级粕生产技术在油脂工业中的运用研究
- 本文对油料加工过程中影响粕质量的因素进行了分析,提出生产等级粕的概念,设计不同油料生产出不同等级粕的工艺和设备选型,建议在新建油脂加工企业增加生产等级粕工艺,同时建议尽快出台等级粕质量标准。
- 汪学德刘玉兰韩丽华徐兆勇罗圣明
- 关键词:油料加工油脂工业设备选型
- 大豆膨化浸出应用的研究被引量:10
- 2002年
- 大豆膨化浸出在油料加工中具明显的优越性 ,与生坯直接浸出相比生产能力提高 4 0 % ,动力消耗降低 30 % ,蒸汽消耗减少 15 % ,毛油精炼率提高 0 5 % ,成品粕的尿素酶稳定 ,油品和成品粕的质量提高 ,市场销售看好。
- 汪学德张百川刘玉兰周自宽罗圣明徐兆勇王德元汪学武
- 关键词:动力消耗热量消耗尿素酶油脂
- 从富含亚麻酸油脂中分段酶水解、分子蒸馏制备α-亚麻酸的方法
- 一种从富含亚麻酸油脂中分段酶水解、分子蒸馏制备α-亚麻酸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以下步骤:(1)分段水解,在富含亚麻酸油脂中加入一定量的水及脂肪酶,使油脂水解,再将物料进行水洗,重复以上水解、水洗过程;(2)干燥,将得...
- 谷克仁汪学德刘玉兰张海峰孙玉刚陈斌斌
- 文献传递
- 芝麻在不同制油工艺下油粕质量的研究
- 以白芝麻为原料,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通过正交试验优化超临界CO2萃取(SFE)和亚临界丁烷萃取(SCFE)芝麻油的工艺条件.在此基础上,对比超临界流体萃取、亚临界流体萃取、冷榨工艺(CP)、水代法(AE)和螺旋热榨法(...
- 刘日斌汪学德鞠阳
- 霉变大豆对毛油质量及精炼效果的影响被引量:11
- 2005年
- 大豆霉变后,其中营养物质含量减少,籽粒变色变味,某些微生物分泌的毒素还可能使籽粒感染上毒素。用含有霉变豆的大豆进行油脂浸出,会对浸出毛油质量以及油脂精炼效果产生不良影响。本课题用霉变豆含量不同的大豆样品进行浸出,并对所得浸出毛油依次进行水化脱胶和吸附脱色,分别测定不同样品浸出毛油、脱胶油、脱色油的酸价、过氧化值、色泽、磷脂含量等指标,由此分析研究霉变大豆对毛油质量的影响以及不同含量霉变大豆对毛油质量的影响程度。结果显示,霉变大豆对毛油质量、精炼效果都产生不良影响,其影响程度随霉变豆含量的增加而显著。
- 刘玉兰汪学德武莉张增丽
- 关键词:大豆霉变油脂油脂精炼营养物质含量油脂浸出
- 磁性氧化石墨烯固相萃取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芝麻油中黄曲霉毒素B_1含量被引量:6
- 2019年
- 通过共沉淀法合成磁性氧化石墨烯作为磁固相萃取材料,结合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建立测定芝麻油中黄曲霉毒素B_1含量的新方法。试验考察了萃取条件和洗脱条件等参数对黄曲霉毒素B_1吸附效率的影响,在最优的试验条件下,检出灵敏度为0.05μg/kg,日内和日间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3.75%~5.14%和5.26%~7.15%,实际样品加标回收率在80.6%~92.3%。结果表明,该方法稳定性好、测定准确,适用于芝麻油中黄曲霉毒素B_1含量的检测。
- 葛正法汪学德纪俊敏
- 关键词:黄曲霉毒素B1酶联免疫吸附法
- 市售散装芝麻油质量现状及掺伪分析
- 本文以20种市售散装芝麻油为原料,对其进行气、滋味、透明度、酸值、过氧化值和茴香胺值的测定以衡量散装芝麻油的质量现状。结果表明,酸值和过氧化值均符合国家卫生指标,40%的芝麻油气味不符合国家标准,25%的芝麻油透明度不符...
- 毕艳兰任小娜杨国龙孙尚德秦飞汪学德刘玉兰
- 关键词:脂肪酸组成
- 文献传递
- 湿芝麻渣膨化结粒干燥浸出取油工艺
- 一种湿芝麻渣膨化结粒干燥浸出取油工艺,特征是:将湿芝麻渣与芝麻饼混合,采用挤压膨化机对湿芝麻渣混合物进行挤压膨化结粒同时去除一部分水分,再将湿芝麻渣颗粒经干燥,得到粒度大小和含水量都适宜溶剂浸出取油的芝麻渣料粒。利用正己...
- 刘玉兰张振山汪学德李桂华马宇翔魏安池钟雪玲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