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汪彦音

作品数:6 被引量:13H指数:2
供职机构:福建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农业科学
  • 1篇生物学

主题

  • 3篇培养液
  • 3篇种群
  • 3篇种群密度
  • 3篇不同温度
  • 2篇日本鳗鲡
  • 2篇鳗鲡
  • 2篇温度
  • 1篇药敏
  • 1篇药敏试验
  • 1篇症状
  • 1篇鳃病
  • 1篇沙星
  • 1篇组织病理
  • 1篇组织病理学
  • 1篇组织病理学观...
  • 1篇细菌分离
  • 1篇临床症状
  • 1篇流行病
  • 1篇流行病学
  • 1篇流行病学调查

机构

  • 6篇福建师范大学
  • 1篇生物技术有限...

作者

  • 6篇汪彦音
  • 3篇吴静
  • 3篇石宏武
  • 2篇林岗
  • 1篇高如承
  • 1篇张国民

传媒

  • 2篇福建畜牧兽医
  • 1篇内陆水产
  • 1篇齐鲁渔业
  • 1篇集美大学学报...
  • 1篇江西农业学报

年份

  • 2篇2009
  • 1篇2008
  • 1篇2006
  • 1篇2003
  • 1篇2002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不同温度及培养液对鲤斜管虫种群密度的影响
2008年
对鲤斜管虫在不同培养液及培养温度下种群密度的增长进行探讨。结果表明18℃及22℃时鲤斜管虫生长良好,而4℃时繁殖速度变慢。牛肉膏、蛋白胨及酵母浸膏培养液中种群密度增长快但衰退也快,而在米粒浸出液中指数增长期及稳定期均长于其它3种培养液。
吴静汪彦音石宏武
关键词:种群密度培养液温度
普乐沙星治疗日本鳗鲡粘液性烂鳃初报
2003年
日本鳗鲡粘液性烂鳃是一种危害养殖鳗鱼的急性传染病.此病流行地区广,初期症状不明显,难以察觉,待其群体症状明显时,鳗鱼鳃部已严重破坏,失去呼吸功能,且开始出现大批死亡.2002年5月莆田某鳗场,有两口池幼鳗发病,幼鳗规格20尾/kg左右,水温26℃,每天每口池死亡量约50~60尾,治疗中我们发现普乐沙星对此病治疗效果较为理想,现报导如下:
林岗高如承汪彦音
关键词:日本鳗鲡临床症状细菌分离药敏试验寄生虫
日本鳗鲡春鳃病的流行病学调查及防治研究被引量:3
2002年
日本鳗鲡春鳃病流行于10月至翌年5月,高发于水温20℃~23℃的温棚精养池,主要危害120g以上成鳗,死亡率高,传染性强。可采用(10~15)mg/l春鳃灵药浴、换水、升温、停食及用碘剂处理等方法治疗。
林岗汪彦音金莺
关键词:流行病学调查
不同温度及培养液对鲤斜管虫种群密度的影响被引量:2
2009年
对鲤斜管虫在不同培养液及培养温度下种群密度的增长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18℃及22℃下鲤斜管虫生长繁殖良好,而4℃下繁殖速度变慢。牛肉膏、蛋白胨及酵母浸膏培养液中种群密度增长快但衰退也快,而在米粒浸出液中种群密度指数增长期及稳定期均长于其它3种培养液。
吴静汪彦音石宏武
关键词:种群密度培养液温度
不同温度及培养液对鲤斜管虫种群密度的影响被引量:1
2009年
对鲤斜管虫在不同培养液及培养温度下种群密度的增长进行探讨。结果表明,18℃及22℃时鲤斜管虫生长良好,而4℃时繁殖速度变慢。牛肉膏、蛋白胨及酵母浸膏培养液中种群密度增长快但衰退也快,而在米粒浸出液中指数增长期及稳定期均长于其它3种培养液。
吴静汪彦音石宏武
关键词:种群密度培养液
红鳍东方鲀中华拟德氏吸虫病的组织病理学观察被引量:7
2006年
通过对感染了中华拟德氏吸虫的红鳍东方鲀的解剖取样,显微镜观察,用组织连续切片法对被感染的病鱼内脏器官组织进行病理学观察.发现该虫在养殖的红鳍东方鲀循环系统中寄生,明确了虫体、虫卵在体内各器官组织中的分布情况以及主要器官组织的病变情况.探讨了该病的病理变化和虫体、虫卵在体内的发育过程以及该虫的传染途径.
刘振勇张国民谢友佺汪彦音
关键词:红鳍东方鲀组织病理学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