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祥胜 作品数:23 被引量:19 H指数:3 供职机构: 江苏科技大学 更多>> 发文基金: 江苏省教育厅哲学社会科学基金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政治法律 经济管理 社会学 文化科学 更多>>
重大科技成果新闻传播中公民国家认同的表现特征与生成逻辑——基于ROST CM 6.0软件对短视频评论文本的分析 被引量:1 2023年 短视频为传播重大科技成果新闻提供了新途径,其评论区的评论反映了受众的心理及情感动向。对此,基于三家具有代表性的政务抖音账号,运用ROST CM 6.0软件对其发布的重大科技成果新闻的相关评论进行分析。研究发现,评论者在表述自身感受时表现出强烈的国家认同情感,评论文本的高频词汇主要为对国家共同体、情感、身份认同、科技成果认同四个方面的表述;主要情绪倾向为积极情绪,高达88.84%;“中国”和“祖国”是核心词汇,与之相连接的多是情感动词和科技名词。基于对高频词的进一步提炼和评论语义的整体分析,认为在重大科技成果新闻传播中,科技引向的集体记忆、科技工作者的精神品质和科技成果的进步与创新这三个方面是公民国家认同生成的核心因素。 贾泓灏 汪祥胜关键词:国家认同 文本分析 论民刑混合行为的保护与制裁 被引量:3 2004年 法制史上的民刑分立、实体法与程序法分立并不能就使人类产生法律后果的行为也就从此泾渭分明,不 能使人们的民事行为绝对与刑事犯罪无关。事实上,有的犯罪行为就是因民事行为而产生的;有的民事行为也起 因于犯罪行为。对这样一些行为适用法律民刑不分,就有可能从保护受害人利益出发,却放纵了犯罪行为。 唐烈英 汪祥胜关键词:民事行为 适用法律 受害人利益 实体法 制裁 法律后果 从灵魂宪法到身体宪法——对西方宪法概念古今变化的一种探析 2017年 西方古典的灵魂宪法指的是共同体的生活方式,它关注人的灵魂,目标是培养公民的德性,目标的实现依赖于教育。西方现代的身体宪法指的是创设国家的根本法律,它关注人的身体,目标是保护公民的权利,目标的实现依赖于立法技术和制度设计。西方宪法概念的古今变化对中国主要有两点启示:其一,"人"是理解西方宪法概念的钥匙;其二,不但要理解西方现代的身体宪法,还要理解西方古典的灵魂宪法。 汪祥胜关键词:德性 契约 明清封舟的航行动力风险及使团预防措施 2024年 明清时期,中琉交往频繁,册封琉球使团作为中方构设的官方渠道,数十次横渡东海、互通往来。中琉航路自然环境复杂,使团出行既有海氛未靖之险,更有惊涛骇浪、船破人危之虞。为应对封舟航行中自然动力带来的风险,使团采取提升封舟性能、改进航海技术、遴选贤才能士、储备应急物资等措施预防。在保障航海安全的同时,这些预防措施也对琉球的造船航海技术、文化、农业产生积极影响,推进中琉两国宗藩关系的发展。 汪祥胜 张忻昀关键词:航海技术 预防措施 中琉关系 从灵魂到身体——西方宪法哲学古今变化的一种研究 宪法哲学是对宪法本性的探究,宪法本性又根源于人的本性。对人的本性的不同认识在西方产生了古今宪法哲学之分,这种区分最明显地体现在《理想国》和《利维坦》这两部伟大的作品之中。古典宪法哲学是探求有关宪法本性的整全知识,这种知识... 汪祥胜关键词:宪法哲学 道德法则 霍布斯 司法过程的逻辑——以布迪厄的场域理论为分析视角 被引量:1 2007年 司法过程在不同的场域中遵循的是不同的逻辑:在学术场域中,司法过程是一个发现真理的过程,法律解释和法律推理是追求法律真理的手段;在权力场域中,司法过程事实上是各行动者之间的权力话语斗争,法律解释和法律推理是法官根据特定权力场域的权力关系所利用的一种策略。两种相互冲突的逻辑必须在司法过程中达到完好的整合,只有这样才能为司法过程中的权力关系提供合法性。 汪祥胜关键词:学术场域 权力场域 权力 话语 立宪的国家理性及其中国问题 2017年 立宪的国家理性是对工具主义的国家理性在价值上的缺失而作出的拯救,它表明国家安全和存续只是国家存在的"理由",在此基础上还需要有一个国家存在的"正当性"问题,那就是对个人自由和权利的保护。中国在建构立宪的国家理性中存在以下两个问题:一是由于没有自然法、永恒法和自然权利的传统,缺乏充分理解个人自由和权利的价值背景;二是在内外交困的特殊情势下,"救国图存"和"国家富强"构成了国家存在的理由,自由和权利被当作是实现这一理由的技术或手段,而不是作为价值理性为工具主义的国家理性提供正当性基础。"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和"维护宪法权威"既是针对中国问题作出的回应,也是对立宪的国家理性的谋划。 汪祥胜关键词:自然权利 身体 宪法权威 “精神病罪犯”的诞生与治理的转型 被引量:1 2010年 对危害社会行为的精神病人,刑事古典学派时期是通过刑法知识对象化为罪犯,或通过医学知识对象化为精神病人,依照司法权力和医学权力分而治之。规训权力的兴起,导致了"精神病罪犯"的诞生。"精神病罪犯"产生所策动的治理模式的调整,将促使整个刑法知识体系的转型。 汪祥胜关键词:规训权力 《行海要术》中的航行方法初探 2023年 《行海要术》是江南制造局翻译馆于1890年刊行的西方航海学著作,其中介绍了平面行法、距等行法、纡道行法、中纬行法和墨噶祷行法五种航行方法,这五种方法着重阐述了航迹计算的原理、过程以及适用范围。《行海要术》中的航行方法既具有形式科学的抽象性,又具有应用科学的实证性:前者体现在依靠数学模型计算,后者体现在通过纪程仪、罗盘的使用获得航行数据,藉此对航迹进行推算。《行海要术》中平面行法、距等行法、纡道行法、中纬行法和墨噶祷行法后来发展成为航海学中的平面航法、折航法、中分纬度航法和墨卡托航法。航行方法的两种特性则促进了我国航海知识从“研究领域形态”到“学科形态”的转变。 汪祥胜 秦刚关键词:航行方法 航海学 身体宪法学初论 2013年 现代宪法学对人性的认识由灵魂转向了身体,称之为身体宪法学。权利和权力是现代宪法学中两个核心概念,二者均源于对身体本性的分析。权利源于身体自我保存的欲望,具体表现为以保护身体和生命为目的之诸种自由;权力源于身体意志,具体体现为法律。权力是对身体自由的保护,同时也是对身体的控制。身体自由与身体被控制的双重性隐含着现代宪法学的秘密和困境,回归古典"灵魂照看身体"的伦理实践是抵制权力对身体控制的一种可能出路,也是现代公民真正赢得身体自由的希望。 汪祥胜关键词:身体 灵魂 宪法 权利 权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