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伟伟
- 作品数:3 被引量:38H指数:2
- 供职机构:福建农林大学作物科学学院作物遗传育种与综合利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更多>>
- 发文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生物学农业科学更多>>
- 水稻长穗大粒RIL群体产量、穗部和谷粒性状的遗传分析被引量:8
- 2011年
- 为探讨水稻长穗大粒特异种质产量相关性状的遗传机制,以自育的一个水稻长穗、大粒品系FJCD与偏籼型三系恢复系密阳46通过杂交和单粒传法构建的含有130个品系的重组自交系群体(RILs)F9代为材料,采用植物数量性状的主基因+多基因混合遗传模型及其相应的统计方法,对水稻18个产量、穗部和谷粒性状进行遗传分析.结果表明,谷粒厚和谷粒宽厚比2个性状符合多基因遗传,无主基因存在,千粒重性状符合1对主基因+多基因遗传,谷粒宽性状符合3对主基因+多基因遗传,其他14个性状均符合2对主基因+多基因遗传.以主基因遗传率为主的性状包括单株谷重、结实率、每丛有效穗数、穗长、一次枝梗数、一次枝梗总长、二次枝梗总长、谷粒长宽比、谷粒宽;以多基因遗传率为主的性状包括谷粒长和谷粒长厚比.其中,千粒重和谷粒宽2个性状可能含有效应较大的主效QTL.
- 林志强郑燕蔡英杰黄姗李志勇沈伟伟郑秀娟梁康迳
- 关键词:水稻重组自交系群体数量性状
- 一个水稻长穗大粒特异种质的QTL初步定位分析
- 本研究以超长穗大粒(穗长45.67cm,粒长15.0mm,粒宽4.1mm,千粒重70g)的偏籼型水稻品系LPBG08为材料,与已被全基因组测序的粳稻品种日本晴(穗长22.58cm,粒长7.8mm,粒宽2.5mm,千粒重2...
- 郑燕黄姗李志勇沈伟伟郑秀娟梁义元吴为人梁康迳
- 关键词:水稻QTL定位
- 盐胁迫对红麻幼苗生长及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被引量:30
- 2011年
- 为研究不同盐胁迫时间和不同盐浓度胁迫对红麻(Hibiscus cannabinusL.)幼苗的生长及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探寻红麻耐盐的生理机制,为盐碱地种植红麻提供科学依据,本研究对红麻幼苗进行了两种不同条件的盐胁迫处理。一种将红麻幼苗在0(对照组)、140 mmol/L NaCl的半强度Hoagland营养液下分别处理3、6、9 d,另一种是在0(对照组)、70、140、200 mmol/L NaCl的1/2 Hoagland营养液下处理6 d,分别测定两种盐胁迫条件下植株的鲜重、根长、茎长、叶片H2O2、丙二醛(MDA)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和谷胱甘肽还原酶(GR)活性。结果显示:(1)在第一种处理条件下,随着盐胁迫时间的延长,处理组红麻幼苗的鲜重相对于对照分别减轻了19.63%、19.35%和39.03%,株高则分别降低了25.59%、19.17%和18.48%,处理组的SOD活性先增后减,POD活性先减后增,MDA和H2O2的含量、CAT和GR活性基本随胁迫时间的增长而增高。(2)在第二种处理条件下,随着胁迫盐浓度的增加,处理组鲜重相对于对照分别减轻了16.79%、19.35%和44.73%,株高则分别降低了11.21%、19.17%和23.62%,处理组SOD活性都稍高于对照,但三者无显著差异,POD活性先减后增,MDA和H2O2的含量、CAT和GR活性基本上随着盐浓度增加而增加。实验表明,在两种不同条件的盐胁迫下,红麻幼苗受盐害的程度基本上随胁迫时间和盐浓度的增加而加重。处理组植株的SOD和POD活性较对照组增加不明显,甚至有所降低,而CAT和GR活性则相对较高,CAT和GR可能在红麻幼苗抵御盐害时起较重要作用。
- 陈涛王贵美沈伟伟李小珍祁建民徐建堂陶爱芬刘晓倩
- 关键词:红麻盐胁迫抗氧化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