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沈建平

作品数:8 被引量:41H指数:2
供职机构:如皋市人民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妊娠
  • 2篇上皮
  • 2篇剖宫产
  • 2篇流产
  • 2篇稽留
  • 2篇稽留流产
  • 2篇宫颈
  • 2篇腹腔
  • 2篇产妇
  • 1篇蛋白
  • 1篇蛋白类
  • 1篇丁三醇
  • 1篇动脉栓塞
  • 1篇动脉栓塞治疗
  • 1篇多药
  • 1篇多药耐药
  • 1篇多药耐药基因
  • 1篇多药耐药相关...
  • 1篇多药耐药相关...
  • 1篇氧化酶

机构

  • 8篇如皋市人民医...

作者

  • 8篇沈建平
  • 2篇陈桂兰
  • 1篇肖黎明
  • 1篇王晓梅

传媒

  • 2篇中国基层医药
  • 2篇河北医学
  • 1篇徐州医学院学...
  • 1篇中国性科学
  • 1篇中外医疗
  • 1篇中国计划生育...

年份

  • 1篇2019
  • 1篇2018
  • 1篇2015
  • 1篇2011
  • 1篇2009
  • 1篇2008
  • 2篇2003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益母草注射液联合卡前列素氨丁三醇预防高危产妇剖宫产产后出血的临床效果被引量:34
2018年
目的探讨益母草注射液联合卡前列素氨丁三醇预防高危产妇剖宫产产后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5月如皋市人民医院收治的高危妊娠产妇11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7例。全部剖宫产后给予静脉滴注缩宫素。对照组采用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益母草注射液治疗。记录两组产时、产后2 h、24 h出血量、恶露时间,比较两组产时及产后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FIB)的水平,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产后2 h、24 h的出血量和恶露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产后3 d的D-二聚体、FIB明显降低,观察组更明显(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略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益母草注射液联合卡前列素氨丁三醇能显著降低高危产妇剖宫产后的产后出血量。
沈建平
关键词:益母草注射液卡前列素氨丁三醇高危产妇剖宫产产后出血
探讨HPV感染患者分型检测及母婴传播的关系研究被引量:2
2019年
目的探讨患者HPV感染分型检测及母婴传播的关系研究。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8年3月如皋市人民医院妇产科收治的120例妊娠合并CIN II/III级患者的临床资料作为研究对象。将这120例患者设为研究组,均实施HPV感染分型检测。另回顾同时间段在医院妇产科产检的120例健康孕妇,记为对照组。统计HPV感染分型检测结果,对比疾病组和健康组母体、围产儿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分析影响妊娠合并CIN II/III级患者母体及围产儿不良妊娠结局的危险因素。结果本组患者中共有105例经检测明确有HPV感染,其中高危型、低危型和混合型感染的构成比分别为52.38%、40.95%、6.67%,其中高危型HPV感染中以HPV16、HPV18、HPV58构成比较高,多重感染中以HPV16/18、HPV16/58、HPV18/58构成比较高;低危型HPV感染中以HPV6、HPV11、HPV44构成比较高,多重感染中以HPV6/11构成比较高;混合感染中以HPV6/16、HPV6/11构成比较高;疾病组母体及围产儿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均低于健康组(P<0.05);CIN III级、年龄>35岁、妊娠期糖尿病、妊娠期高血压、HPV混合感染和HPV高危感染均是母体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的危险因素(OR=6.110、6.945、4.200、5.053、4.797、5.124,P<0.05);母体CIN III级、母体年龄>35岁、母体妊娠期糖尿病、母体妊娠期高血压、分娩孕周<36周、母体合并阴道炎、HPV混合感染和HPV高危感染均是围产儿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的危险因素(OR=4.096、4.323、4.362、4.200、4.362、4.341、4.778、4.836,P<0.05)。结论妊娠合并CIN II/III级患者HPV感染率较高,以HPV高危型感染最为常见,均可增加母体和围产儿不良妊娠结局的风险。
沈建平王晓梅朱建芬
关键词:妊娠人乳头瘤病毒
多药耐药基因在上皮性卵巢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被引量:1
2008年
目的探讨多药耐药基因(MDR1)在上皮性卵巢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测定27例上皮性卵巢癌(A组)、38例卵巢上皮性良性肿瘤(B组)、20例正常卵巢组织(C组)中MDR1的表达,比较三组MDR1表达的差异,并分析其临床意义。结果c组不表达MDR1,B组MDR1阳性表达率为15.7%,A组MDR1阳性表达率为74.1%,A、B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A组中化疗无效者MDR1阳性表达率是90.1%,明显高于化疗有效者的58.8%(P〈0.05)。结论MDR1在上皮性卵巢癌组织中有较高的表达,并与化疗疗效有关。
沈建平田山茂陈桂兰
关键词:卵巢癌多药耐药相关蛋白类
剖宫产切口瘢痕妊娠5例并文献复习被引量:1
2011年
目的 探讨剖宫产切口瘢痕妊娠(cesarean scar pregnancy,CSP)的诊断和有效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至2011年4月在我院诊治的5例CSP患者的临床表现及诊疗经过,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5例患者均进行了刮宫,2例于术中出现了大出血,1例术前即大出血至休克前期;1例未刮出明显组织及另1例介入治疗后2周刮宫者出血不多.5例中有4例均于刮宫后彩超提示子宫下段不均质回声.1例开腹手术很快治愈,1例腹腔镜手术治愈,1例中药保守治疗治愈,2例(刮宫前、后各1例)进行了介入治疗.结论 目前临床医师对CSP的早期诊断尚缺乏经验,易误诊为稽留流产、不全流产等,治疗方面比较安全有效的方法有开腹手术、腹腔镜手术以及子宫动脉栓塞(介入)治疗,药物治疗效果不确切,随访时间长,有子宫大出血的风险.直接刮宫术大出血风险很大.
陈桂兰肖黎明沈建平
关键词:剖宫产切口瘢痕妊娠子宫动脉栓塞治疗开腹手术腹腔镜手术刮宫术
腹腔注药治疗慢性盆腔炎82例疗效观察
2003年
沈建平田山茂
关键词:腹腔注药慢性盆腔炎疗效观察
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在稽留流产中的应用40例
2003年
沈建平
关键词: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稽留流产
环氧化酶-2和Fas在宫颈鳞癌中的表达及意义被引量:1
2009年
目的探讨环氧化酶-2(COX-2)和Fas在宫颈鳞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COX-2和Fas在45例宫颈癌和25例正常宫颈组织中的表达水平。结果宫颈鳞癌COX-2的表达率(64.4%,29/45)明显高于正常宫颈组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Fas的表达率(42.2%,19/45)明显低于正常宫颈组织(84.0%,21/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COX-2、Fas的表达与宫颈鳞癌的病理分级、国际妇产科联盟(FIGO)分期无关(P〉0.05),有淋巴结转移COX-2的表达明显高于无淋巴结转移(P〈0.05);有淋巴结转移Fas的表达明显低于无淋巴结转移癌(P〈0.05)。COX-2与Fas的表达呈负相关(rs=-0.401,P〈0.05)。结论COX-2和Fas的过表达可能参与了宫颈鳞癌的发生和发展。
沈建平
关键词:环氧化酶-2FAS宫颈肿瘤
160例稽留流产相关因素分析被引量:2
2015年
目的分析稽留流产的相关影响因素。方法整群选取该院2013年2月—2014年4月收治的异常阴道流血患者1 140例,其中出现稽留流产的患者有160例,占总数的14.03%。对160例孕妇的一般信息,病理资料进行分析整合,分析引起稽留流产的因素。统计160例孕妇的年龄、流产次数、孕前检查以及取环术停服避孕药后的时间等所占总数比例,分析稽留流产与上述因素之间的关系。结果稽留流产的影响因素包括胚胎因素,感染因素和免疫因素,产妇年龄在30岁以上稽留流产的发生率明显高于30岁以下的患者。产妇流产次数在2次以上的稽留流产率明显高于流产1次的患者。取环术停服避孕药后间隔时间在6个月以下的稽留流产率明显高于6个月以上的患者。结论稽留流产的发生因素非常多,要减少稽留流产的发生率就要严格进行孕前检查,加大孕前检查的力度。
沈建平
关键词:稽留流产影响因素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