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沈铭昌

作品数:72 被引量:333H指数:10
供职机构: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病理科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科学技术发展基金上海市卫生局科研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71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7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5篇肿瘤
  • 23篇病理
  • 14篇胃癌
  • 12篇癌前
  • 12篇病变
  • 10篇细胞
  • 10篇癌前病变
  • 9篇胃肿瘤
  • 8篇腺癌
  • 8篇病理学
  • 7篇胆道
  • 7篇胆道癌
  • 7篇免疫
  • 7篇基因
  • 6篇胆囊
  • 5篇胃癌及癌前病...
  • 5篇腺肿瘤
  • 5篇免疫组化
  • 5篇癌基因
  • 4篇胆道肿瘤

机构

  • 46篇上海医科大学
  • 26篇复旦大学附属...
  • 15篇复旦大学
  • 14篇上海市肿瘤研...
  • 13篇第二军医大学
  • 12篇上海交通大学...
  • 5篇上海交通大学
  • 5篇洛阳医学高等...
  • 4篇美国国家癌症...
  • 3篇上海交通大学...
  • 3篇上海医科大学...
  • 2篇上海市第一人...
  • 2篇上海第二医科...
  • 2篇上海第二医科...
  • 2篇上海市普陀区...
  • 2篇上海市松江区...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上海市第一妇...
  • 1篇上海医科大学...
  • 1篇上海第二医科...

作者

  • 72篇沈铭昌
  • 16篇高玉堂
  • 14篇邓杰
  • 12篇王炳生
  • 10篇韩天权
  • 10篇张柏和
  • 9篇米建强
  • 7篇程家蓉
  • 6篇秦净
  • 4篇杨文涛
  • 4篇施达仁
  • 4篇徐维萍
  • 3篇沈坤炜
  • 3篇韩企夏
  • 3篇谢桐
  • 3篇金妮
  • 3篇沈镇宙
  • 3篇杨道华
  • 2篇高静
  • 2篇孙璐

传媒

  • 27篇肿瘤
  • 4篇诊断病理学杂...
  • 4篇中国癌症杂志
  • 4篇上海医科大学...
  • 3篇外科理论与实...
  • 3篇中华病理学杂...
  • 3篇中国肿瘤临床
  • 2篇中华外科杂志
  • 2篇临床与实验病...
  • 2篇实用肿瘤杂志
  • 2篇洛阳医专学报
  • 2篇齐鲁肿瘤杂志
  • 1篇世界华人消化...
  • 1篇中华肝胆外科...
  • 1篇抗癌
  • 1篇中国肛肠病杂...
  • 1篇山东医药
  • 1篇中华泌尿外科...
  • 1篇中华预防医学...
  • 1篇肿瘤学杂志

年份

  • 1篇2014
  • 1篇2013
  • 2篇2012
  • 1篇2011
  • 1篇2009
  • 1篇2008
  • 2篇2006
  • 7篇2005
  • 1篇2004
  • 6篇2003
  • 2篇2002
  • 1篇2001
  • 2篇2000
  • 4篇1999
  • 2篇1998
  • 5篇1997
  • 5篇1996
  • 6篇1995
  • 4篇1994
  • 3篇1993
7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应用DBA标记研究胃粘膜肠上皮化生与胃癌的关系被引量:2
1987年
许多学者认为胃粘膜肠上皮化生(肠化)与胃癌的发生有密切关系,但少数认为肠化是常见病变,其发生率和病变的广度均随年龄增长而增加与胃癌发生无明显关系。晚近,免疫病理学的发展促进了这方面的研究,板桥正幸等应用癌胚抗原及胃肠癌抗原的单克隆抗体标记早期胃癌组织,发现胃癌与不完全型肠化关系密切。本文应用ABC(Avidin—Biotin-Peroxidase Complex)酶标技术和双重染色方法,观察胃粘膜肠化之杯状细胞中双花扁豆凝集素(DolichosBiflorus Agglutinin简称DBA)受体的分布,以探索胃癌和肠化的关系。
沈铭昌黄耀歧朱无难张华忠施达仁
关键词:胃癌杯状细胞胃粘膜肠上皮化生DBA
应用图像分析测定55例胃癌细胞核DNA含量被引量:1
1992年
本文使用图像分析技术测定55例胃癌的核DNA相对含量。按照DNA组方图的弥散程度,将DNA倍体类型分为三种。Ⅰ型:二倍体或近二倍体区域有一明确的峰值;Ⅱ型:主要峰值位于四倍体或近四倍体处:Ⅲ型:广泛弥散无明确峰值出现。研究结果提示:弥漫型胃癌主要为Ⅰ型,而肠型胃癌则往往为高异倍体型。早期与进展期胃癌的倍体类型无明显差别,早期胃癌病例的DNA含量并不比进展期胃癌高。这个结论提示:肿瘤倍体类型在肿瘤发展早期即已决定,并不随肿瘤演进而改变。同时我们还发现DNA分布类型与肿块大小、淋巴结转移均无关。
夏晓玲沈铭昌金承志
关键词:胃肿瘤DNA
上海市238例前列腺癌新发病例的临床调查被引量:4
1997年
为了解前列腺癌临床流行病学情况,对上海市市区前列腺癌新发病例进行全人群对照研究。238例前列腺癌年龄构成为:50岁~11例(4.6%),60岁~64例(26.9%),70岁~115例(48.3%),80岁~45例(18.9%),90~93岁3例(1.3%)。肛指检查阳性率65.5%,合并良性前列腺增生症占56.3%。临床分期T112例(5.4%),T288例(39.8%),T384例(38.0%),T437例(16.8%)。90例(37.8%)确定有远处转移。220例(92.4%)细胞类型为腺癌。184例患者病理分级1级23例(12.5%),2级73例(39.7%),3级88例(47.8%)。临床分期与肿瘤远处转移率有关(P<0.001)。平均血清PSA为87.3μg/L,与人群对照组及BPH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01)。对血清PSA的价值,前列腺癌的治疗方法进行了初步探讨。
王跃闽张先有谢桐赵葆华邓杰程佳蓉方茹蓉高玉堂AnnHsing沈铭昌方祖军张永康张子扬谢旦声丁满堂董国勤张祖豹黄翼然孔良齐隽王锡智
关键词:前列腺肿瘤流行病学
胃癌术前口服5-Fu乳剂的组织学和临床疗效观察被引量:1
1989年
1979年开始由上海医药工业研究院研制的5-Fu乳剂,经上海第六人民医院62例;上海新华医院8例;上海肿瘤医院6例的临床运用。本文就76例胃癌术前口服5-Fu乳剂的组织学和临床疗效的观察总结于下: 一、应用对象和给药方式 本组76例。男性63例;女性13例。年龄27岁~81岁。
林超鸿王荣升徐纪为司徒在孝王佩宝李兴富梁书峰朱慰琪沈铭昌
关键词:胃肿瘤5-氟脲嘧啶疗效
手术对Ⅳ期胆囊癌预后的影响被引量:5
2005年
目的分析不同手术方式对Ⅳ期胆囊癌预后的影响。方法对1997年6月~2001年5月间上海市172例Ⅳ期胆囊癌病例进行临床病理分析,并对获得随访的164例的预后与手术方式的关系进行探讨。数据分析采用Kaplan-Meier法。结果 172例中未手术者44例(25.6%),手术者128例(74.4%),其中包括单纯胆囊切除术45例(35.1%)、胆囊癌根治性切除术17例(13.3%)、胆囊癌扩大根治性切除术5例(3.9%)和剖腹探查术61例(47.7%)。在行根治性切除者中,Ⅳa和Ⅳb期的1年生存率分别为69.2%和40.7%,明显好于胆囊未切除或单纯切除者,在Ⅳa和Ⅳb期中各有2例存活期超过5年。结论有选择地进行Ⅳ期胆囊癌根治性或扩大根治性手术,有助于改善预后。
秦净王炳生刘景磊韩天权张柏和沈铭昌邓杰Asif RashidAnn W Hsing高玉堂
关键词:胆囊肿瘤胆囊切除术预后
消化道上皮性肿瘤分类与病理诊断被引量:7
2003年
沈铭昌
关键词:病理诊断食管癌胃癌
300 例宫颈涂片光镜检查与 PAPNET 系统对比分析被引量:1
1997年
300例宫颈涂片光镜检查与PAPNET系统对比分析沈铭昌1徐维萍1符辉珍2黄继新2陆惠娟3刘伯宁4李静5顾静珍关键词子宫颈/细胞诊断学PAPNET系统作者单位:1.上海医科大学肿瘤医院病理科(200032)2.香港新科技医学诊断中心3.上海医科大学妇...
沈铭昌徐维萍符辉珍黄继新陆惠娟陆惠娟李静陆惠娟
关键词:子宫颈细胞诊断学
C-erbB-2基因蛋白表达和肺鳞癌及腺癌生物学行为的关系被引量:4
1996年
应用C-erbB-2基因表达蛋白的单克隆抗体,采用免疫组织化学ABC法,对18例肺鳞癌和21例肺腺癌石蜡切片进行标记,探讨C-erbB2基因表达蛋白与肺鳞癌及腺癌生物学行为的关系。结果发现:肺鳞癌和腺癌c-erbB-2基因蛋白阳性表达率分别为38.9%和66.7%,两者阳性表达率无显著差异。C-erbB2基因蛋白表达和肺鳞癌及腺癌患者的性别、年龄、吸烟指数、肿瘤部位、组织学分级、肿瘤大小无关。c-erbB-2基因蛋白阳性表达的患者较易发生淋巴结转移、病期较晚、预后差。
沈坤炜王坚沈铭昌韩企夏沈镇宙
关键词:C-ERBB-2基因蛋白表达生物学行为
颈部神经鞘瘤的细针穿刺细胞学诊断(附90例组织病理学对照)被引量:5
1999年
目的 总结近十年期间该院的神经鞘瘤患者90 例细胞学诊断的体会及经验。 方法 应用细针穿刺涂片,HE染色,光镜观察,并与组织病理学诊断相对照。 结果 手术前穿刺细胞学诊断或提示为神经鞘瘤者55例占61-12% ;诊断为软组织良性肿瘤或良性病变者20 例占22-22% ;漏诊11 例占12-22% ;误诊4 例占4-44% 。 结论 来自颅神经的神经鞘瘤由于在穿刺时其放射性酸麻感不及来自臂丛神经的神经鞘瘤明显,故给细胞学诊断带来了一定的难度。造成漏诊的主要原因是未穿刺到具有诊断价值的肿瘤细胞。
徐维萍王弘士沈铭昌
关键词:细针穿刺细胞学颈部神经鞘瘤细胞学诊断
慢性胃溃疡恶性潜能的探讨——AgNOR定量及粘液组织化学分析
1994年
通过86例胃溃疡(GU)97个病灶及11例GU癌变病灶的组织学观察、粘液组织化学分析及AgNOR定量研究,将GU再生上皮分为四型。结果发现AgNOR定量与组织学、细胞分泌功能有密切关系。GuA型在组织学、粘液性质、AgNOR定量以及GU周边粘膜伴随病变等方面均有别于Gu B、Gu C及Gu D型,确为一种良性溃疡。而Gu D型在各方面均相似于癌性上皮,具有明显的恶性倾向。Gu B及Gu C型中的部分病例具有较大的恶性潜能,有可能癌变,需进一步密切随访和研究。
蒋家康韩守仁鲍晓霞杨美云沈铭昌
关键词:胃溃疡粘液组织化学AGNOR染色
共8页<12345678>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