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登浪
- 作品数:71 被引量:51H指数:4
- 供职机构: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橡胶研究所更多>>
- 发文基金: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海南省重点科技计划项目海南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经济管理生物学更多>>
- CAPS分子标记在油棕核壳厚度控制基因SHELL鉴定中的应用被引量:1
- 2022年
- 油棕核壳厚度性状是影响油棕单株棕榈油产量的重要因子。SHELL基因是控制油棕核壳厚度性状的关键基因,其显隐性与核壳厚度性状类型高度相关。本研究根据已发布的油棕SHELL基因序列中的SNP位点,设计了一对特异性CAPS引物和限制性酶切位点,利用该标记对18份已知三种核壳厚度类型油棕叶片的基因组DNA进行PCR扩增和酶切检测,随后在70份油棕材料中进行验证。酶切结果表明,厚壳型油棕酶切产物包含2条条带(280和250 bp);无壳型油棕酶切产物包含1条条带(550 bp),与酶切前无差异;薄壳型油棕酶切产物包含3条条带(550,280和250 bp)。油棕核壳厚度性状类型分子鉴定结果与田间调查结果相一致。本研究利用基于油棕核壳厚度控制基因SHELL的CAPS分子标记方法,能准确鉴别厚壳型(Dura)、薄壳型(Tenera)和无壳型(Pisifera)三种核壳厚度类型的油棕材料,为油棕育种材料的早期鉴定与选择、提高杂交育种效率提供了有效途径。
- 曾精曾宪海潘登浪李炜芳李哲
- 关键词:油棕CAPS标记
- 椰子体细胞胚性愈伤组织诱导培养基和椰子体细胞胚胎发生与植株再生的方法
- 本发明提供了椰子体细胞胚性愈伤组织诱导培养基和椰子体细胞胚胎发生与植株再生的方法,属于椰子组培技术领域。椰子体细胞胚性愈伤组织的诱导培养基,以Y3培养基为基本培养基,每升基本培养基中还含有2,4‑D 20~100mg、T...
- 邹积鑫林位夫张希才曹建华潘登浪陈俊明李家宁
- 一种油棕育苗杯盘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油棕育苗杯盘,由育苗杯和育苗盘构成,所述育苗杯的杯口和杯底均为正方形,杯口边长大于杯底边长,杯体的纵截面呈倒梯形,在杯底开有流水口;所述育苗盘为平面结构,在育苗盘上呈纵横向排列设置育苗杯。本实用新型结构...
- 曾宪海林位夫邹积鑫潘登浪蔡明道王军安锋陈俊明谢贵水张希财周立军
- 文献传递
- 一种南北行向全周期开割胶园间种疣柄魔芋的方法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南北行向全周期开割胶园间种疣柄魔芋的方法。本发明提供的方法对开割胶园以疣柄魔芋间作,采用全周期间种模式,在大行间间种疣柄魔芋,达到增加胶园单位面积经济效益,提高橡胶园土地利用率,为我国植胶区胶园间作模式提...
- 周立军林位夫潘登浪黄坚雄潘剑陈俊明郑定华曾宪海
- 文献传递
- 一种油棕大树活体茎干立体栽培耐荫花卉的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油棕大树活体茎干立体栽培耐荫花卉的方法,它包括活体耐荫花卉固定在油棕茎干叶柄残基的叶腋处,耐荫花卉栽培基质,浇灌设施,防虫装置。活体油棕大树对生长中的耐荫花卉既起到了遮荫效果,避免阳光直射,增加透气性,又...
- 李炜芳曾宪海刘钊邹积鑫潘登浪李哲林位夫
- 文献传递
- 油棕体细胞悬浮培养技术研究
- 潘登浪邹积鑫曾宪海李炜芳林位夫谢贵水曾精李哲
- 油棕被誉为“世界油王”,是国家和海南省拟重点发展的木本油料作物之一。油棕组培技术特别是细胞悬浮培养技术是生物技术育种的基础,可以解决中国油棕产业发展中缺乏适合中国气候条件的优良油棕种植材料的问题。该成果以源于成龄油棕芯叶...
- 关键词:
- 关键词:油棕良种繁育
- 一种用于工艺品制作的油棕种子核壳材料的处理方法
- 本发明属农产品加工领域,涉及一种用于工艺品制作的油棕种子核壳材料的处理方法,是选取厚壳型油棕种子,经炭化脱水处理、干燥处理、发芽孔填充处理和打磨抛光处理后得到油棕种子核壳材料。本发明操作简便、安全,成本低,利用化学方法对...
- 曾宪海刘钊林位夫潘登浪李炜芳邹积鑫李哲范高俊张志扬
- 文献传递
- 一种油棕嫩叶微创伤取材及其愈伤组织诱导方法
- 本发明属植物组织培养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油棕嫩叶微创伤取材及其愈伤组织诱导方法,是在成龄油棕距生长点纵向往上部位凿洞,取出其中幼嫩叶片,消毒后切成小片,接种到愈伤组织诱导培养基上进行培养,培养条件:暗培养,培养温度26~3...
- 潘登浪林位夫曾宪海邹积鑫刘钊李炜芳李哲周建南谢贵水
- 文献传递
- 一种油棕体细胞胚的培养方法
- 本发明涉及一种油棕体细胞胚的培养方法,是切取油棕母株茎干生长点上的油棕茎段,然后取油棕嫩叶修剪成片样,接种到愈伤组织诱导培养基、胚性愈伤组织培养基中进行培养得到胚性愈伤组织;将胚性愈伤组织转接到胚状体培养基中培养,每2个...
- 邹积鑫曾宪海林位夫张希财潘登浪周立军姚行成尤丽莉曹建华
- 海南野生疣柄魔芋组培快繁技术被引量:5
- 2014年
- 为开发利用海南本地魔芋种质资源,以海南本地野生疣柄魔芋球茎顶芽为外植体,研究其组培快繁技术。结果表明:外植体消毒以在0.1%Hg Cl2溶液中浸泡20 min为宜;采用MS+6-BA 3.0 mg/L+NAA 0.1 mg/L+蔗糖30 g/L+琼脂7 g/L培养基,较有利于从顶芽基部直接诱导出丛芽,且增殖系数较高,达4.37;而丛芽分切成单芽后,在MS+NAA 0.5 mg/L+蔗糖30 g/L+琼脂7 g/L+活性炭1 g/L培养基上的生根率可达100%。
- 潘登浪曾宪海邹积鑫周立军王军吴志祥李文林位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