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焦士兴

作品数:125 被引量:1,176H指数:18
供职机构:安阳师范学院资源环境与旅游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河南省教育厅科学技术研究重点项目河南省教育厅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水利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116篇期刊文章
  • 6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47篇经济管理
  • 36篇水利工程
  • 3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7篇天文地球
  • 11篇农业科学
  • 4篇建筑科学
  • 3篇文化科学
  • 2篇历史地理
  • 1篇哲学宗教
  • 1篇生物学
  • 1篇语言文字

主题

  • 29篇水资源
  • 11篇流域
  • 9篇碳排放
  • 9篇黄河流域
  • 9篇河流域
  • 8篇生态
  • 7篇农业
  • 7篇
  • 6篇灾害
  • 6篇气候
  • 6篇旅游
  • 6篇涝灾
  • 6篇洪涝
  • 6篇城市
  • 5篇可持续发展
  • 5篇洪涝灾害
  • 5篇产业结构
  • 4篇冬小麦
  • 4篇载力
  • 4篇生态足迹

机构

  • 106篇安阳师范学院
  • 34篇河南大学
  • 34篇华北水利水电...
  • 33篇南京信息工程...
  • 22篇南京大学
  • 20篇许昌学院
  • 19篇华北水利水电...
  • 12篇郑州航空工业...
  • 8篇中国科学院
  • 6篇黄河水利委员...
  • 4篇焦作师范高等...
  • 3篇河南理工大学
  • 3篇山东财经大学
  • 3篇安阳市水利局
  • 2篇河海大学
  • 2篇淮阴师范学院
  • 2篇国土资源
  • 2篇科学出版社
  • 2篇北京科学学研...
  • 1篇贵州师范大学

作者

  • 124篇焦士兴
  • 25篇赵荣钦
  • 23篇张建伟
  • 21篇尹义星
  • 12篇刘英
  • 10篇李静
  • 9篇王腊春
  • 9篇李中轩
  • 6篇丁明磊
  • 6篇刘亚奇
  • 5篇赵秉栋
  • 5篇袁换欢
  • 4篇揣小伟
  • 4篇千怀遂
  • 3篇许有鹏
  • 3篇于正松
  • 3篇赵峰
  • 3篇刘清春
  • 3篇刘清春
  • 3篇赵军凯

传媒

  • 10篇安阳师范学院...
  • 8篇水土保持研究
  • 7篇地域研究与开...
  • 6篇人民黄河
  • 6篇水资源保护
  • 4篇资源科学
  • 4篇世界地理研究
  • 3篇河南科学
  • 3篇自然资源学报
  • 3篇创新科技
  • 2篇中国农村水利...
  • 2篇地理学报
  • 2篇数学的实践与...
  • 2篇信阳师范学院...
  • 2篇农业现代化研...
  • 2篇水土保持通报
  • 2篇资源开发与市...
  • 2篇生态经济
  • 2篇农业经济
  • 2篇山地学报

年份

  • 6篇2024
  • 7篇2023
  • 7篇2022
  • 8篇2021
  • 11篇2020
  • 4篇2019
  • 8篇2018
  • 3篇2017
  • 1篇2016
  • 6篇2015
  • 3篇2014
  • 2篇2013
  • 5篇2012
  • 4篇2011
  • 3篇2010
  • 6篇2009
  • 3篇2008
  • 4篇2007
  • 5篇2006
  • 4篇2005
12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玉溪遗址多期古洪水的气候背景与周期性
2024年
全新世时期形成的连续性古洪积层是追溯古环境信息的可靠记录。重庆市丰都县玉溪遗址存在多期连续的文化层与洪积层,但已有研究并未系统分析该遗址区的古洪水发生机制及其气候背景,并且缺乏基于多期古洪积层的周期性研究。(1)本文基于动物骨屑AMS ^(14)C年代数据,用Bacon程序拟合玉溪遗址剖面的沉积-年代关系,判定玉溪剖面古洪积层形成时段为约6.4 ka BP~7.3 ka BP。(2)古洪水沉积序列的粒度和端元分析结果显示,玉溪古洪积层由细粉砂-粉砂组成,表明古洪积层为溢岸憩流和滞水缓流堆积而成。(3)孢粉组合、磁化率、Rb/Sr和Si/Al比值等环境指标显示,玉溪剖面的古洪水沉积经历了早期湿热、中期温干、晚期暖湿三个阶段,其中古洪积层在温干阶段的沉积速率最大(30 cm·(100a)^(-1)),而且古洪水发生的频率亦高于湿热期。(4)古洪水沉积序列的小波功率谱分布特征表明,玉溪剖面的古洪水存在约30 a的短周期和约350 a的长周期;其长周期与区域性气候冷事件相关、短周期与ENSO事件导致的夏季风异常有关。本文提出的搬运洪积物的三种动力类型、干湿期古洪水的沉积速率差异以及古洪水泛滥的长短周期,对研究新石器早期重庆地区的人地关系和长江上游的洪水发生机制有参考意义。
李中轩朱诚袁胜元焦士兴
关键词:环境变迁气候异常
基于IHA模型的太湖河网水位变化及人类活动影响研究
基于IHA(水文变化指标)方法,探讨人类活动因素对太湖河网水位的影响。结果表明,①1990-2000年代河网水位显著高于1970-1980年代,同时,在非汛期(10-4月)的水位上升幅度要大于汛期(5-9月)的上升幅度。...
尹义星许有鹏焦士兴
关键词:IHA水位太湖流域
文献传递
河南省建设中西部科技创新高地的适宜性评价研究
2017年
采用因子分析法、主成分分析法、聚类分析法及ESDA等定量方法对河南省建设中西部科技创新高地进行适宜性评价,研究发现:一是2015年中西部建设科技创新高地适宜性最高的五个省区从高到低依次为河南、湖北、安徽、四川和湖南,河南省建设中西部科技创新高地的适宜性显著;二是中西部地区建设中西部科技创新高地适宜性程度空间差异明显;三是影响科技创新高地的主因子变化不大,主要是创新综合实力因子;四是河南省在科技成果应用、产业结构及科技投入强度等方面还存在短板。
张建伟杜珊珊肖文杰王冰雪黄蕊琦李萌萌焦士兴
我国西部地区可持续发展战略思考被引量:1
2003年
结合我国西部地区人口、资源、环境现状,提出了实施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构想,指出大力提高人口素质、合理开发自然资源和搞好生态环境建设是实现西部地区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赵秉栋焦士兴赵军凯
关键词:可持续发展
城乡结合部扩展中的生态学过程剖析被引量:1
2008年
城乡结合部是城市和乡村的联结区域,在城市发展中具有重要的过渡和缓冲作用,本文用生态学中边缘效应、生态位、群落演替等理论和方法对城乡结合部在城乡之间的功能和地位、扩展和演化规律、产业发展方向,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等进行了剖析。
赵荣钦刘英焦士兴
关键词:城乡结合部生态位演替
黄河流域河南段排污产业集聚与水污染耦合协调研究被引量:1
2023年
为加强黄河流域河南段排污产业集聚对水污染的影响研究,在构建排污产业集聚和水污染系统三级评价指标体系基础上,采用耦合协调发展等模型,综合分析了排污产业集聚、水污染以及二者的耦合协调发展水平和相对发展类型。结果表明:黄河流域河南段8个市排污产业集聚程度差异明显且整体偏低,但年均增长率显著不同;水污染综合评价指数呈波动变化,区域差异明显;黄河流域河南段8个市排污产业集聚与水污染的耦合协调发展在2008、2012、2015和2017年均处于拮抗与磨合并存阶段,2020年则转化为拮抗阶段;相对发展类型由2008年的Ⅰ、Ⅱ、Ⅲ、Ⅴ4种类型向2020年的Ⅰ、Ⅱ、Ⅲ3种类型转化。研究结果能较好地反映黄河流域河南段排污产业集聚与水污染的耦合协调关系。基于此,应推进现代化产业结构升级,大力实施区域水污染排放总量控制,坚决关停重污染企业,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逐步实现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目标。
焦士兴王雅思夏楚王安周李中轩赵荣钦林璐霜
关键词:水污染黄河流域
黄河流域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研究
论述了黄河水资源的特点,分析了在黄河水资源开发利用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实现黄河流域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若干对策.
赵秉栋赵庆良焦士兴赵军凯
关键词:水资源可持续利用黄河流域
文献传递
集聚、迁徙与动态均衡:嵩山周边史前聚落的空间格局
2023年
运用GIS空间分析和环境指标测试方法,探讨嵩山周边的颍河上中游地区(龙山晚期,约4.2~4.0 ka B.P.)、双洎河上游地区(新砦时期,约4.0~3.8 ka B.P.)和洛阳盆地的伊河—洛河中游地区(二里头时期,约3.8~3.5 ka B.P.)的3个遗址群的时空特征。结果表明:(1)标准差椭圆分析和核密度分析结果显示,颍河上游聚落群和二里头聚落群的空间集聚特征显著,集聚度分别为0.21,0.66;而新砦聚落群的集聚度仅为0.04,聚落呈显著的离散特征。(2)Voronoi资源域分析显示,从龙山晚期到二里头时期聚落的资源域逐渐减小,由6.83 km 2减少至0.36 km 2,表明单位土地的农业效率显著提高。(3)聚落的位序-规模拟合结果显示,颍河上游聚落和二里头聚落的首位度突出,核心聚落规模较大,空间集聚维数大于1,反映两个时期聚落规模的两极分化较为显著。(4)集聚是史前聚落空间均衡的一般模式,随着生产力发展而表现出不同的空间格局。
李中轩袁胜元焦士兴孙艳丽
关键词:史前聚落环境梯度
我国生态环境退化的问题分析及对策被引量:12
2003年
生态环境退化已经严重阻碍了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成为各国关注的焦点;分析了我国森林生态系统退化、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湿地萎缩等主要生态退化类型的现状、分布和成因并对我国退化生态系统的恢复与重建提出了基本对策。
张明亮焦士兴
关键词:生态环境森林生态系统水土流失湿地生态恢复
洛阳王湾遗址文化地层的古环境与人类活动的关系
2021年
测试了洛阳王湾遗址地层的粒度、频率磁化率和指示人类活动的重金属元素含量.结果显示,龙山文化层样品主要以粉砂质黄土为主,频率磁化率低值(均值11.9%)和Rb/Sr低值(0.64)表明研究区域在龙山早期(王湾三期)为强冬季风支配下的弱化学风化环境,风尘堆积作用相对活跃.二里头文化期的沉积物主要成分为黏土,频率磁化率较低值(均值12.3%)和Rb/Sr(0.81)反映了夏季风较强而冬季风较弱的暖湿其后条件下的风化环境.与之对应,二里头时期以用火为代表的人类生产和生活活动强度明显高于龙山文化时期,同时生产工具也较龙山时期有所进步,而且聚落的人口规模亦有增加.表明史前时期的人类活动与气候条件有较大的关联性.
李中轩赵雨琼焦士兴
关键词:龙山文化古环境变迁
共13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