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焦明若

作品数:113 被引量:438H指数:12
供职机构:辽宁省地震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建筑科学矿业工程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91篇期刊文章
  • 16篇会议论文
  • 4篇科技成果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专利

领域

  • 104篇天文地球
  • 5篇建筑科学
  • 2篇矿业工程
  • 1篇电气工程
  • 1篇文化科学
  • 1篇理学

主题

  • 77篇地震
  • 20篇震前
  • 19篇前兆
  • 18篇地震前
  • 16篇地震活动
  • 14篇数值模拟
  • 14篇值模拟
  • 12篇地震前兆
  • 12篇震源
  • 10篇M
  • 8篇强震
  • 7篇地震预报
  • 7篇非均匀
  • 7篇非均匀性
  • 6篇俯冲
  • 5篇岩石破裂
  • 5篇应力场
  • 5篇孕震
  • 5篇震群
  • 5篇板块俯冲

机构

  • 92篇辽宁省地震局
  • 23篇中国地震局
  • 10篇东北大学
  • 10篇中国地震局地...
  • 7篇中国科学技术...
  • 4篇中国地震局地...
  • 4篇中国地震台网...
  • 2篇防灾科技学院
  • 2篇大连地震台
  • 2篇铁岭地震台
  • 2篇国家地震局
  • 1篇辽宁大学
  • 1篇北京市地震局
  • 1篇武汉大学
  • 1篇上海市地震局
  • 1篇香港理工大学
  • 1篇中国石油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研...
  • 1篇中国科学院武...
  • 1篇地质矿产部

作者

  • 113篇焦明若
  • 23篇曹凤娟
  • 18篇张国民
  • 15篇李芳
  • 14篇王亮
  • 11篇王海燕
  • 10篇贾晓东
  • 9篇唐春安
  • 9篇孙文福
  • 9篇张志宏
  • 9篇孔祥瑞
  • 8篇翟丽娜
  • 8篇李梦莹
  • 7篇李海林
  • 7篇郭晓燕
  • 5篇王岩
  • 5篇张萍
  • 5篇刘杰
  • 5篇李广平
  • 4篇马宏生

传媒

  • 18篇地震
  • 9篇东北地震研究
  • 8篇地震学报
  • 8篇国际地震动态
  • 8篇大地测量与地...
  • 7篇地震地磁观测...
  • 5篇地震地质
  • 5篇防灾减灾学报
  • 4篇华南地震
  • 4篇中国地震
  • 4篇世界地震译丛
  • 2篇地球物理学报
  • 2篇地震研究
  • 2篇2010年度...
  • 2篇地震海啸与地...
  • 1篇国外科技动态
  • 1篇岩石力学与工...
  • 1篇西北地震学报
  • 1篇东北大学学报...
  • 1篇内陆地震

年份

  • 4篇2023
  • 4篇2022
  • 7篇2021
  • 4篇2020
  • 3篇2019
  • 4篇2018
  • 2篇2017
  • 2篇2016
  • 3篇2015
  • 3篇2014
  • 5篇2013
  • 4篇2012
  • 3篇2011
  • 6篇2010
  • 3篇2009
  • 5篇2008
  • 3篇2007
  • 4篇2006
  • 8篇2005
  • 2篇2004
11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关于抚顺矿震活动趋势分析被引量:5
2002年
依据 1 988年以来抚顺矿震资料 ,用李治平等人建立的矿山地震能量冈贝尔Ⅰ型极值分布模型 ,并结合其它地震活动性分析方法 ,对抚顺矿震活动危险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认为 :近几年矿震活动水平急剧增强与矿区断裂构造活动无关 ,主要是由于煤矿采掘所致 ;今后一定时期内 ,如果采矿条件不变 ,矿震活动频次和强度可能仍分别按约 3 3 3次/年和 0 0 8级 /年自然增长速度增长 ;未来几年内矿震的最大强度为ML4 0左右 (概率为0 58~ 0 72 )。
孙文福周元夫焦明若冀林旺
关键词:矿震危险性频次地震强度采矿条件
地震前兆复杂性成因机理研究的讨论(二)——地震前兆复杂性成因机理被引量:13
1998年
针对前兆复杂性的种种表现 ,作者从震源、构造应力场、断裂力学、前兆监测等方面探讨了前兆复杂性产生的可能原因。认为前兆复杂性是客观存在的 ,与共性一起构成前兆的二重性。因此在研究前兆时 ,既要研究共性 ,也要研究复杂性 ,才能更好地掌握或认识前兆。同时从复杂性中再寻求普遍性 ,进一步完善孕震理论和开展新的分析预报方法 ;造成前兆复杂性的根本原因是孕震的物理力学过程的复杂性 ,其中包括地质构造、孕震环境、动力学过程、震源破坏机制、破裂发展过程等多方面的复杂因素 ;在地震前兆复杂性中 ,短临阶段的地震前兆复杂性更为突出 ;试图寻找地震与前兆一一对应的理想化情况是困难的。“有异常无地震”情况也不能简单地认为是干扰 ,它是构造块体不均匀应力场发展演化过程的结果 ;虽然“场兆”、“源兆”观点有助于分析前兆复杂性 ,但在实际中实现严格区分尚待深入研究 ;面对我国中短期地震预报的成功率只有 2 0 %左右的现实 ,应大力强化基础理论的研究 。
焦明若张国民
关键词:地震前兆震源场源前兆监测
水氡短临异常物理机制的探讨被引量:1
1994年
利用气体动力学的微波和膨胀波理论,研究水氡在含水孔隙介质中的运动规律,并对大震前水氡表现为短期的负异常及大幅度的临震突跳的机制给予定量分析,同时给出气体动力学方程。指出造成水氡异常的原因是由于其密度的变化所致,最后结合唐山地震资料较深入地探讨了水氡短期负异常及临震突跳产生的物理过程。
焦明若
关键词:微波膨胀波
东北地区M_L≥4.0地震震源机制分析
震源机制法是确定区域应力场方向的重要方法之一。对发震断层面的走向、倾向、倾角、主应力轴等震源参数进行研究,推断区域应力场主应力轴方向分布及变化情况,是地球动力学研究和地学研究中的重要内容。在前期对辽宁地区震源机制及应力场...
张萍焦明若李芳
文献传递
纪伊半岛沿岸海湾卓越周期的测定及对海啸的响应
2006年
通过用压力计和从波谱中确定卓越周期,在日本纪伊半岛观测28个海湾的水面波动。波谱用汉宁窗口6小时中抽取一分钟样本的时间序列获得。比较1944年东南海海啸和1960年智利海啸在海湾顶部对应最大波高的卓越周期,我们确定海啸的高度取决于卓越周期。而且,海啸的高度比定义为海湾顶部最大海啸波高与开阔海面波高的比值,被绘制作为卓越周期的功能。它们出现最大值的时间在1944年东南海海啸和1960年智利海啸分别为12~25min和31~60min,这被归因于海湾共振。在共振时期内,1944年和1960年海啸的高度比分别为2和4,于是得出卓越周期作为基础数据对于预测海湾海啸放大有积极作用。
阿部邦昭焦明若牛峰郭晓燕杨懋源
关键词:海啸海湾沿岸时间序列
2003年十胜近海地震诱发的沿北海道东部火山前缘地震活动与静态应力变化的相关性
2006年
上田満治高橋浩晃焦明若牛峰
关键词:地震活动应力变化近海地震前缘火山
地震前数字形变固体潮变化机理的研究被引量:1
2007年
通过提取2003年内蒙巴林左旗和2004年内蒙东乌珠穆泌旗两个5.9级地震前辽宁数字化形变固体潮汐短临信息,探讨了中强地震前震源区附近的应力状态及异常产生和传播机理。
王玉莹佟晓辉焦明若佟国刚关晓明贾晓东
关键词:前兆异常形变固体潮
融合门控循环单元和自注意力机制的矿山微震P波到时拾取方法被引量:2
2023年
基于深度学习方法提出了一种矿山微震P波到时拾取方法。首先构建CNNDet模型进行事件监测和到时预拾取;其次引入自注意力机制,融合门控循环单元(GRU)构建CGANet模型,对检测到的事件进行P波到时精确拾取;最后将该方法与长短时窗能量比法、DPick和PpkNet方法进行对比,结果显示测试集的事件检测精确率和召回率都达到98%以上,P波到时估计的误差均值和标准差分别为0.014 s和0.051 s,说明本文方法在精确率、召回率及标准差等方面均明显优于上述三种方法。此外,对不同信噪比样本进行测试的结果也证明,本文方法在低信噪比下依然能保持较高的精度。在实际震源定位中,该方法也展现出了更优异的性能。
焦明若焦明若罗浩于靖康马莉
海城地震地区地壳三维结构特征被引量:7
1997年
用一种新的地震波速图象研究方法和计算程序,处理了辽宁省地震台网观测资料,反演得到海城地震地区及其周围地壳三维速度结构,再次证实海城震区东西两侧的地壳结构有明显差异。
李荣安徐平焦明若王小风
关键词:地壳结构地震震源
2013年1月23日辽阳灯塔5.1级地震异常分析被引量:13
2014年
2013年1月23日12时18分,辽阳灯塔发生5.1级地震,位于辽宁2013年度地震危险区附近,有一定程度的中期预测。经震后清理,灯塔5.1级地震前存在1项背景性、3项中短期测震学异常(总计4项异常);存在3项中长期、5项短临前兆学异常(总计8项异常)。部分异常对灯塔5.1级地震的发生时间、地点及震级具有一定的预测意义。
焦明若王海燕曹凤娟王亮贾晓东李广平
共12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