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熊宏超

作品数:34 被引量:131H指数:7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肿瘤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卫生系统高层次卫生技术人才培养项目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建筑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3篇期刊文章
  • 10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33篇医药卫生
  • 1篇建筑科学

主题

  • 15篇食管
  • 15篇肿瘤
  • 14篇手术
  • 11篇食管癌
  • 11篇外科
  • 8篇切除
  • 7篇食管肿瘤
  • 7篇外科治疗
  • 7篇细胞
  • 7篇肺癌
  • 6篇术后
  • 6篇切除术
  • 6篇小细胞
  • 6篇非小细胞
  • 5篇贲门癌
  • 5篇外科手术
  • 5篇淋巴
  • 5篇淋巴结
  • 4篇细胞肺癌
  • 4篇小细胞肺癌

机构

  • 26篇北京大学肿瘤...
  • 6篇北京大学临床...
  • 3篇北京大学
  • 2篇北京肿瘤医院
  • 1篇中国航天科技...
  • 1篇安阳市肿瘤医...
  • 1篇北京丰台医院

作者

  • 34篇熊宏超
  • 20篇陈克能
  • 20篇梁震
  • 10篇戴亮
  • 9篇付浩
  • 8篇杨永波
  • 8篇闫万璞
  • 8篇康晓征
  • 7篇杨跃
  • 6篇秦斌
  • 5篇顾振东
  • 5篇吴楠
  • 5篇陈晋峰
  • 4篇郑庆锋
  • 3篇苏文忠
  • 3篇季加孚
  • 3篇马少华
  • 3篇张力建
  • 3篇林瑶
  • 3篇吴楠

传媒

  • 4篇中华医学杂志
  • 4篇中国肺癌杂志
  • 3篇中华胃肠外科...
  • 2篇临床外科杂志
  • 1篇北京大学学报...
  • 1篇中华外科杂志
  • 1篇癌症
  • 1篇中国肿瘤临床
  • 1篇中国中西医结...
  • 1篇心理与健康
  • 1篇中华胸心血管...
  • 1篇科学技术与工...
  • 1篇中国微创外科...
  • 1篇中华肿瘤防治...
  • 1篇第三届华北地...
  • 1篇中国科协第四...
  • 1篇中华医学会第...
  • 1篇中华医学会第...

年份

  • 1篇2025
  • 1篇2022
  • 4篇2018
  • 3篇2016
  • 2篇2014
  • 1篇2013
  • 3篇2011
  • 1篇2010
  • 1篇2009
  • 4篇2008
  • 3篇2007
  • 4篇2006
  • 1篇2005
  • 3篇2004
  • 2篇2002
3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食管内翻拔脱术治疗食管癌贲门癌19例分析被引量:9
2004年
目的 探讨食管内翻拔脱术在食管癌、贲门癌外科治疗中的地位。方法  19例食管癌、贲门癌病人接受了食管内翻拔脱术 ,其中食管鳞癌 15例 ,颈段 3例 ,胸中段 6例 ,胸下段 6例 ;贲门腺癌 4例。 0期 1例 ;Ⅰ期 4例 ;Ⅱa期 4例 ;Ⅱb期 1例 ;Ⅲ期 9例。 3例因有上消化道手术史行结肠代食管。结果  19例均获切除 ,食管切缘阴性 ,无手术死亡。术后声音嘶哑 1例 ,心律失常1例 ,双侧胸腔积液 1例 ,左侧气胸伴左膈下脓肿 1例 ,5例出现小的颈部吻合口瘘。结论 食管内翻拔脱术扩大了食管癌、贲门癌的手术适应证 ,使某些常规手术高危患者重新获得手术机会。
陈克能熊宏超顾振东张卫民苏文忠
关键词:内翻食管癌贲门癌贲门癌膈下脓肿常规手术颈段切缘
经裂孔食管切除术在食管癌外科治疗中的评价被引量:7
2008年
目的评价经裂孔食管切除术在食管癌外科治疗中的作用。方法总结分析2000年5月至2007年7月单一外科医生组对46例食管癌患者实施经裂孔食管切除术的病例资料。结果本组患者食管鳞癌44例,食管腺癌1例,食管类癌1例。位于颈段者11例,胸上段者21例.胸中段者5例,胸下段者9例。行术前化疗者6例。按国际TNM分期:0期者3例;Ⅰ期者6例:Ⅱa期者17例;Ⅱb期者2例;Ⅲ期者16例;2例为化疗后病理完全缓解。胃代食管者42例,结肠代食管者4例。术前肺功能FEV1低于0.8L或FEV1/FVC低于50%者29例。46例均获切除,切缘阴性,无手术死亡。术后声音嘶哑2例,心律失常3例,双侧胸腔积液1例,6例出现小的颈部吻合口瘘。结论经裂孔食管切除术在食管癌的外科治疗中对高龄、心肺功能差而不能耐受剖胸手术患者是理想的选择。
梁震胡卫东顾振东熊宏超陈克能
关键词:食管肿瘤外科手术
睾丸激素受体4相关蛋白在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的表达
2007年
目的:研究睾丸激素受体4相关蛋白(TR4-associated Protein,TRA16)在非小细胞肺癌组织(NSCLC)中的表达特点及其与肺癌发生、发展之间的相互关系。方法:以免疫组织化学方法结合组织芯片技术研究TRA16在各类NSCLC组织、肺良性病变组织及正常肺组织中的表达情况。结果:TRA16蛋白在NSCLC细胞浆和/或细胞核内具有较高的阳性表达率(88.64%),而在肺良性肿瘤及正常肺组织中均无阳性表达,表明TRA16在NSCLC组织中特异性高表达。在不同病理类型和不同分化程度的NSCLC中,TRA16的表达没有明显的差异。结论:首先发现TRA16在NSCLC组织中特异性高表达;TRA16在NSCLC组织中的异常表达,提示其可能与肿瘤的发生、发展相关,有可能成为一个新的潜在的与NSCLC相关的肿瘤标志物。
郑庆锋董彬孙宇杜红熊宏超吴楠陈晋峰孙璐鄂洁李吉友季加孚杨跃
关键词:免疫组织化学
经裂孔食管切除术在食管癌外科治疗中的地位
目的:介绍经裂孔食管切除术在食管癌外科治疗中的特殊地位。方法:总结分析2000年5月至2007年7月单一外科医生组对46例食管癌患者实施经裂孔食管切除术的病例资料。结果本组患者食管鳞癌44例,食管腺癌1例,食管类癌1例。...
梁震胡卫东顾振东熊宏超陈克能
关键词:食管肿瘤
文献传递
第8版TNM分期体系下外科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探讨
康晓征周海涛戴亮闫万璞付浩杨永波杨合利范梦颖梁震熊宏超秦斌陈克能
一个新的潜在的肿瘤标志物TRA16在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目的:研究TRA-16(testicular orphan nuclear receptor-4 associated protein)在非小细胞肺癌组织(NSCLC)中的表达特点,了解其与NSCLC临床病理、预后及肺癌...
郑庆锋陈晋峰熊宏超孙潞季加孚杨跃
关键词:肿瘤标志物临床病理细胞生物学
文献传递
基于416例I期NSCLC肺叶切除术后随访结果探讨早期NSCLC术后随访策略被引量:7
2018年
背景与目的目前国际上对于早期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的随访策略(随访间隔时间和随访内容)并未达成共识,相关的临床证据也十分有限。本研究通过I期NSCLC的随访结果,总结其复发转移的部位及时间,为制定该类患者的随访间隔时间和内容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肺癌前瞻性数据库中2000年1月-2013年10月单一医生组连续行解剖性肺叶切除手术的416例I期NSCLC患者,根据复发转移部位及时间,探讨该类患者的长期随访间隔时间和内容。结果全组患者5年无疾病生存率(disease free survival,DFS)与总生存率(overall survival,OS)分别为82.4%和85.4%;随访期间出现复发转移者共76例(18.3%),复发转移部位中常见者依次为肺转移21例(5.0%)、脑转移20例(4.8%)、骨转移12例(2.9%)和纵隔淋巴结转移12例(2.9%)。影响复发转移的因素中,p T2a者复发转移率高于p T1者(P=0.006),5年DFS分别为73.8%和87.6%(P=0.002),5年OS分别为77.7%和90.3%(P=0.011)。结论 I期NSCLC解剖性肺叶切除术后复发转移以肺、脑、骨及纵隔淋巴结最常见,2年内与3年-5年复发转移风险相当,可以根据T分期调整2年内随访次数及随访内容。
戴亮闫万璞康晓征付浩杨永波周海涛梁震熊宏超林瑶陈克能
关键词:肺肿瘤肺叶切除术随访
胸腔镜肺癌肺切除术后患者住院时间延长(>7天)的病因分析——附115例报道被引量:27
2018年
背景与目的胸腔镜手术已是我科肺癌肺切除手术的主要方式,其特点是创伤小、恢复快,术后7天以内出院患者近90%,但术后并发症仍时有发生;我们对胸腔镜肺癌肺切除术后住院时间>7天的患者进行分析,旨在总结并发症的种类及危险因素,提高患者的术后安全性。方法数据来源为北京肿瘤医院胸外一科前瞻性肺癌数据库,选取2010年1月-2014年12月行胸腔镜肺癌肺切除手术,且住院时间>7天的患者,调查其并发症种类,并按照改良Clavien分级将其分为轻度及重度并发症,分析临床因素与并发症程度之间的关系。结果术后住院时间>7天者共115例,占同期手术比例为10.3%(115/1,112)。全组患者轻度并发症81例,占同期手术(1,112例)比例和术后住院时间延长者比例分别为7.3%和70.4%,重度并发症34例,分别为3.1%和29.6%;因并发症死亡者2例,分别为0.18%和1.7%;术后最常见者为漏气超过5日20例,分别为1.8%和17.4%,肺不张19例,分别为1.7%和16.5%,肺部感染18例,分别为1.6%和15.7%;罕见并发症中支气管胸膜瘘4例(0.36%和3.5%),但危险高,其中2例因并发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syndrome,ARDS)围手术期死亡;临床因素中仅低肺功能(FEV1%<70%)可能是造成术后严重并发症的因素(45.8%vs 23.6%,P=0.038);轻度并发症组与重度并发症组5年无疾病生存率(52.2%vs51.9%,P=0.894)及5年总生存率(64.0%vs 53.5%,P=0.673)均无显著差异。结论术后持续漏气、肺不张及肺部感染等并发症是延长胸腔镜肺癌术后住院时间的主要原因,而支气管胸膜瘘是最凶险的并发症;术前低肺功能患者更易出现术后严重并发症,但并发症严重程度并不会影响远期预后。
戴亮康晓征闫万璞杨永波赵培俍付浩周海涛梁震熊宏超林瑶陈克能
关键词:电视胸腔镜手术住院时间
术中鼻空肠营养管置入食管癌手术中的应用
目的:食管癌手术需良好的营养支持,而肠内营养较肠外营养有更大的优势。因此我们根据不同的术式,在手术中通过不同的途径置入鼻空肠营养管,有利于患者术后早期肠内营养的实施。方法:我科2007年5月10日至2007年8月31日的...
冯源吴楠陈晋峰熊宏超郑庆锋阎石吕超杨跃
关键词:鼻空肠营养管食管癌手术管状胃
文献传递
综合治疗食管多原发癌22例被引量:7
2011年
目的 探讨食管多原发癌的治疗策略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3月至2011年3月间北京大学临床肿瘤医院胸外科收治的22例食管多原发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并与同期、同一手术组收治的471例单发食管癌患者的预后进行比较。结果22例食管多原发癌手术采用剖胸食管切除者18例,经裂孔食管切除者4例;接受术前化疗者8例,术后化疗者15例,其中手术前、后均予化疗者6例。471例单发食管癌患者手术采用剖胸食管切除者423例,经裂孔食管切除者60例:接受术前化疗者148例,术后化疗者267例,其中手术前后均予化疗者101例。22例多原发癌患者3年生存率为41.9%.中位生存期为29.2个月:471例单发食管癌患者的3年生存率为54.7%,中位生存期46.8个月;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结论食管多原发癌治疗效果较差:广泛的食管切除在此类患者中有重要的意义.同时辅以积极的全身综合治疗.
马少华杨合利梁震熊宏超秦斌陈克能
关键词:外科手术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