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丽茹

作品数:10 被引量:72H指数:4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专项项目北京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0篇医药卫生

主题

  • 7篇高压氧
  • 5篇护理
  • 5篇高压氧治疗
  • 3篇一氧化碳
  • 3篇一氧化碳中毒
  • 3篇中毒
  • 3篇疗效
  • 2篇一氧化碳中毒...
  • 2篇脑病
  • 2篇脑梗
  • 2篇脑梗死
  • 2篇急性
  • 2篇急性脑梗死
  • 2篇梗死
  • 2篇迟发
  • 2篇迟发性脑病
  • 1篇电图
  • 1篇调查及对策
  • 1篇独立生活能力
  • 1篇心理

机构

  • 10篇首都医科大学...
  • 2篇首都医科大学

作者

  • 10篇王丽茹
  • 4篇李雪莲
  • 4篇任秀国
  • 3篇刘艳洁
  • 3篇葛环
  • 3篇杨晶
  • 3篇高春锦
  • 3篇刘静
  • 2篇王静
  • 2篇刘雪华
  • 2篇李茁
  • 2篇杨琳
  • 2篇赵林
  • 2篇王国忠
  • 1篇李超
  • 1篇杨捷云
  • 1篇梁芳
  • 1篇苏庆军
  • 1篇王红娟
  • 1篇李鹏

传媒

  • 5篇中华航海医学...
  • 2篇中国病案
  • 1篇国际护理学杂...
  • 1篇中国医药导报

年份

  • 1篇2018
  • 1篇2016
  • 2篇2015
  • 1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11
  • 1篇2007
  • 1篇2006
  • 1篇2005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发生的原因分析和预防对策
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DEACMP)是指急性一氧化碳中毒(ACMP)患者在中毒症状缓解、意识障碍恢复后,经过数小时~2年左右的"假愈期",突然出现以神经精神障碍、锥体外系症状为主的临床表现。该病主要表现为痴呆目僵、定向...
王丽茹
文献传递
高压氧治疗急性脊髓损伤患者肌电图F波的变化被引量:3
2015年
目的 观察高压氧治疗对急性脊髓损伤患者肌电图F波的影响.方法 79例急性脊髓损伤患者,按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38例、高压氧组41例,对照组给予激素、脱水剂、营养神经药等常规治疗,高压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高压氧治疗.分别在治疗前和治疗后10、30 d,检测2组患者双下肢F波引出率和离散度的变化;评价2组治疗30 d后总有效率.结果 10、30 d时,与同组治疗前比较,2组患者双下肢F波引出率治疗均提高,离散度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或P<0.01).与同时间点常规治疗组比较,高压氧组治疗10、30 d时F波引出率高,离散度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治疗30 d后,高压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5.7%,高于常规治疗组(7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高压氧治疗可引起急性脊髓损伤患者双下肢F波变化,促进患者恢复.
王丽茹赵林康南苏庆军蒋怡佳马文良王国忠杨琳高春锦杨晶
关键词:高压氧脊髓损伤F波
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患者家属对健康教育的需求调查及对策被引量:2
2007年
一氧化碳中毒患者经常规以及高压氧治疗后,中毒症状缓解,意识恢复正常(即“假愈期”)后,在数日至2个月再次出现神经精神症状,临床上称为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DEACOP)。该病致残率极高,严重影响患者独立生活能力。在该病的治疗中,家属配合和护理起着重要作用。本文旨在了解家属对相关知识的需求,进行针对性健康教育,更好地取得患者家属的配合。
王丽茹葛环杨琳
关键词: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针对性健康教育患者家属神经精神症状独立生活能力
脑外伤长期卧床患者压疮发生风险与自理能力的关系研究被引量:11
2016年
目的:探讨脑外伤长期卧床患者压疮发生风险与自理能力的关系。方法2014年6月至2015年6月采用日常生活能力量表( ADL)及工具性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 IADL)对168例脑外伤稳定期患者进行调查,分析患者长期卧床压疮发生风险与其自理能力的关系。结果脑外伤长期卧床患者压疮发生率22.62%,其中Ⅰ期压疮发生率为9.52%,Ⅱ期压疮发生率为13.09%。压疮组患者ADL评分与IADL评分显著低于非压疮组( P〈0.05)。与脑外伤轻、中度功能障碍组相比,重度功能障碍患者压疮发生率显著升高( P〈0.05)。结论脑外伤长期卧床患者压疮发生率较高,患者日常生活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功能障碍是影响患者压疮发生的重要因素。居家护理应对患者采取针对性护理及干预,以降低患者压疮发生率。
李雪莲刘静刘艳洁任秀国王丽茹
关键词:脑外伤压疮卧床自理能力
高压氧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心理护理被引量:2
2005年
王丽茹高春锦王国忠葛环杨捷云
关键词: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心理护理高压氧治疗SARS病房
北京地区高压氧防治糖尿病足科普教育问卷分析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 调查北京地区居民对高压氧防治糖尿病足科普知识的认知现状及健康教育前后的变化,分析科普教育的必要性及成效.方法 采用白行设计的调查表,以问卷方式,对参加健康大课堂讲座、前来义诊咨询的居民进行高压氧防治糖尿病足科普知识的调查.结果 北京地区居民对高压氧防治糖尿病足科普知识知晓率总体水平较低,对糖尿病足的认识最好,对糖尿病足早期表现、常见诱因、主要危害、足部护理以及高压氧医学的认识次之,对用高压氧防治糖尿病足的健康知识认知最低.科普教育后对糖尿病足早期表现、常见诱因、主要危害、足部护理、高压氧医学、高压氧防治糖尿病足的健康知识认知率提高明显,与教育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以对常见诱因(31.2%比97.8%)、高压氧防治糖尿病足的认知率(51.3%比90.6%)增幅显著.居民对高压氧防治糖尿病足的关注程度在健康教育之后发生明显变化.最希望的健康教育方式依次是面对面的健康咨询、看电视节目、听健康大课堂讲座、阅读宣传册等,最受欢迎的是综合医院举办的健康科普教育.结论 高压氧防治糖尿病足科普健康知识教育对北京地区居民非常必要,需要反复进行,科普知识教育需要高质量持续开展.
王丽茹赵林张望德梁芳刘雪华李鹏高春锦杨晶
关键词:高压氧糖尿病足
亚低温联合高压氧治疗重度一氧化碳中毒的疗效观察及护理体会被引量:37
2018年
目的观察亚低温联合高压氧治疗重度一氧化碳中毒患者的治疗效果及护理方案实施。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7年6月某医院高压氧科收治的急性重度一氧化碳中毒患者32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6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药物+高压氧治疗,实验组采用常规药物+高压氧治疗+亚低温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昏迷时间、死亡率及迟发脑病发生情况,总结两组护理的实施要点和异同。结果实验组昏迷时间(16.7±6.5 h)低于对照组(22.9±7.0 h)(P<0.05);实验组死亡率为0,低于对照组6.3%(P>0.05);实验组迟发脑病发生率为25.0%,低于对照组62.5%(P<0.05)。高压氧舱内护理,实验组对对亚低温治疗的护理要求更高。结论亚低温联合高压氧治疗重度一氧化碳中毒患者比单纯使用药物+高压氧治疗能缩短患者的昏迷时间,降低死亡率及迟发脑病的发生率,护理可以为为亚低温治疗提供有效地保障。
任秀国刘艳洁李雪莲刘静刘雪华杨晶李茁王丽茹
关键词:重度一氧化碳中毒亚低温治疗高压氧治疗
护理干预在早期康复训练与高压氧治疗中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疗效评估被引量:8
2006年
脑梗死发病率有上升和年轻化的趋势,大多数患者即使度过急性期也常遗留各种神经功能的障碍,影响生活和工作。我院收治的脑梗死患者在急性期药物治疗的同时,给予高压氧治疗或针对患者的特点实施早期康复训练,现对两者的临床疗效观察结果进行评估。
王丽茹葛环
关键词:急性脑梗死患者早期康复训练高压氧治疗疗效评估护理干预
急性脑梗死高压氧治疗的护理被引量:3
2012年
本文总结了30例高压氧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过程中的护理要点。护理要点主要包括高压氧入舱前的护理、舱内的护理、出舱后的护理等。入舱前的护理主要包括对患者的常规护理及对病人的安全告知,并对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及健康教育,使患者充分了解高压氧治疗前的一些注意事项。舱内的护理主要是定时与患者沟通,了解治疗过程中患者的感受与需求,以保证治疗的顺利进行。出舱后的护理包括协助患者出舱,告知患者出舱后的一些注意事项,如休息及饮食等,告知下次治疗的时间,并将患者安全送回病房。良好的护理能够提高高压氧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
刘艳洁李雪莲任秀国王静李超王丽茹
关键词:高压氧急性脑梗死疗效护理
高压氧科气管切开患者感染的病原学分析及护理对策被引量:5
2013年
目的分析高压氧科气管切开患者感染的病原学特点及药敏情况,采取科学的护理方法。方法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高压氧科2011年5月-2013年2月共收治气管切开患者427例,所有患者均取痰液进行病原菌培养,对院内肺炎感染情况、易感因素及护理对策进行分析。结果共出现肺部感染113例,感染发生率为26.46%。其中,ICU转入316例,感染104例,感染发生率为32.91%。113例感染患者痰培养结果显示,以革兰阴性(G-)菌为主要感染病原菌,共71株,占62.84%,其次为革兰阳性(G+)菌与真菌,分别为33株与9株,占29.20%、7.96%。G-菌感染前5位的排列顺位依次是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伯菌、大肠埃希菌、鲍曼不动杆菌、阴沟肠杆菌及洋葱伯克霍尔德菌。G+菌感染主要是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真菌感染以白色念珠菌为主。G-菌对青霉素、左氧氟沙星敏感性较低,普遍耐药,对亚胺培南、万古霉素敏感性较高,但鲍曼不动杆菌对以上两种抗生素敏感性仅为50%。G+菌对亚胺培南、万古霉素、头孢哌酮/舒巴坦钠敏感性较高。结论气管切开患者容易出现肺部感染,应加强气道的护理,阻断病原菌的侵入,同时对气管切开患者进行定期痰培养,可在感染早期及时发现,给予敏感抗生素治疗,降低死亡率。
刘静李茁刘艳杰李雪莲任秀国王静王红娟王丽茹
关键词:高压氧科气管切开病原学分析护理对策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