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义军
- 作品数:39 被引量:119H指数:8
-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补体与心脏移植超急性排斥反应
- 心脏移植超急性排斥反应是指供体心脏移植到受体体内开放血管后马上发生的受体抗供体的排斥反应,一般在血管接通后即刻至几个小时之内发生,来势凶猛,一旦发生,供体心脏一般在24小时内丧失功能,导致移植失败。其病理表现为毛细血管内...
- 董秀华卿恩明王义军
- 文献传递
- 手术室中16例患者心跳骤停原因的分析与心肺复苏
- 手术室中患者心跳骤停的原因较多,心跳骤停一经发现,就需争分夺秒地进行抢救,复苏才容易成功.本文回顾性对该科1997年8月至2003年11月在手术室内急救的心跳骤停患者进行原因分析,并总结心肺复苏经验.
- 卿恩明李秋霞王学勇王成彬王义军
- 关键词:心跳骤停心肺复苏
- 文献传递
- 舒芬太尼对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患者麻醉诱导时BIS值的影响被引量:5
- 2007年
- 目的:研究舒芬太尼对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OPCAB)患者麻醉诱导时脑电双频谱指数(BIS)的影响。方法:45例择期OPCAB患者随机分为3组,分别在麻醉诱导时接受效应室浓度为0、0.4ng/mL或0.8ng/mL的舒芬太尼靶控输注,观察清醒、呼之不应、舒芬太尼靶控输注0min、1min、2min、3min、4min、5min、6min、7min时的BIS值以及对应的血压与心率。结果:舒芬太尼靶控输注后其BIS值降低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效应室浓度为0.4及0.8ng/mL的舒芬太尼靶控输注剂量可以显著降低OPCAB患者麻醉诱导时的BIS值。
- 董秀华卿恩明王义军吴宪宏
- 关键词:舒芬太尼脑电双频谱指数麻醉心脏外科手术
- Portland胰岛素输注方案对非糖尿病患者在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中的应激性高血糖的影响被引量:8
- 2007年
- 目的:观察Portland胰岛素输注方案对非糖尿病患者在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OPCAB)中的应激性高血糖(SHG)的控制效果。方法:将140例拟行OPCAB的非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2组。分别接受Portland胰岛素输注方案(试验组)或生理盐水输注(对照组)。观察术中血糖、血钾、脑电双频谱指数(BIS)值,记录围手术期正性肌力药应用、肾、脑功能障碍的情况。结果:试验组在开胸后、搭桥前、搭桥后及关胸后的血糖值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试验组围手术期正性肌力药应用、肾、脑功能障碍、呼吸机使用率均少于对照组(P<0.01)。结论:Portland胰岛素输注方案用于OPCAB可以有效的控制血糖,对心、脑、肾有保护作用。
- 张雅慧卿恩明王义军卢家凯
- 关键词:应激性高血糖心脏外科手术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搭桥手术胰岛素
- 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患者术中急性心功能失代偿的危险因素被引量:4
- 2010年
- 目的 筛选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OPCABG)患者术中发生急性心功能失代偿的危险因素.方法 选择本院2007年11月至2009年2月行OPCABG的患者2379例,记录术前、术中与急性心功能失代偿可能有关的因素.根据是否发生急性心功能失代偿,分为2组:急性心功能失代偿组和非急性心功能失代偿组.采用1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筛选发生急性心功能失代偿的危险因素.结果 术中发生急性心功能失代偿368例(发生率15.5%),无一例患者死亡.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显示,室壁瘤、术中房颤、术中频发性室性期前收缩、术前射血分数<40%、术前室性期前收缩、合并瓣膜病、心肌梗死史、入室心动过速、急诊手术、左主干病变为术中发生急性心功能失代偿的危险因素.结论 术前合并室壁瘤、瓣膜病变、左主干病变、心肌梗死史、术前室性期前收缩、射血分数<40%,术中房颤、频发性室性期前收缩、入室心动过速和急诊手术为OPCABG患者术中发生急性心功能失代偿的危险因素.
- 董秀华卢家凯卿恩明王义军王学勇
- 关键词:心力衰竭
- 中心静脉血氧饱和度监测在围术期中的应用
- 围手术期最佳麻醉状态,是维持病人机体的氧供需平衡,使组织细胞处在一个优质的氧代谢水平.静脉血氧饱和度指标可反映组织氧合程度和组织灌注水平,因此临床上常规监测混合静脉血氧饱和度(SvO2)来作为评估机体氧供需平衡的标准.随...
- 王义军
- 关键词:围手术期
- 文献传递
- 舒芬太尼用于危重心脏病患者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血管移植术麻醉的临床观察被引量:2
- 2008年
- 目的观察舒芬太尼在危重患者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中血流动力学及氧动力学的变化特征。方法对40例危重症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施行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血管移植手术,麻醉诱导为静脉注射咪达唑仑0.05—0.15mg/kg,1-羟丁酸钠50~70mg/kg,舒芬太尼1.5~2,5μg/kg,维库溴胺0,15~0.20mg/kg,皮肤切开前舒芬太尼用量达4μg/kg,手术中持续静脉滴注舒芬太尼0.05~0,10μg/(kg·min),以丙泊酚1~3mg/(kg·h)维持麻醉深度,术中全部患者持续静脉滴注硝酸甘油,酌情辅助应用多巴胺及肾上腺素,术后皮下注射舒芬太尼2.5μg/h,持续4d。结果诱导后各时点心率、平均动脉压与诱导前比较有明显变化(P〈0.01);与诱导后比较,各时点体循环阻力、肺循环阻力明显下降(P〈0.01),术后心输出量、心排指数明显上升(P〈0.01),肺动脉楔压冠状动脉吻合前较诱导后明显下降(P〈0.05),开胸后各时点氧供作功、氧摄取率、氧耗作功较开胸前有明显增加(P〈0.05或P〈0.01)。冠状动脉吻合后心率、收缩压、舒张压、平均动脉压与开胸前比较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舒芬太尼在危重患者非体外冠状动脉旁路血管移植术中使用可保持理想的血流动力学和氧动力学指标,是临床较理想的镇痛药物。
- 王慧敏王义军赵丽云夏星迟慧
- 关键词:舒芬太尼血流动力学麻醉
- FloTrac/Vigileo系统用于冠状动脉搭桥术中血流动力学监测被引量:14
- 2012年
- 目的:观察FloTrac/Vigileo系统在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OPCABG)血流动力学监测中应用的可行性,分析其与肺动脉导管(PAC)心排量监测(CCO)结果的相关性。方法:随机选择50例择期OPCABG的患者,所有患者同时应用连续心排出量(APCO)和CCO进行心排量(CO)监测,分别在切皮前、吻合左冠状动前降支、吻合回旋支、吻合后降支、关胸后5个时间点,测定2种方法监测的CO、心排指数(CI)及其他血流动力学参数。结果:术中在固定器放置、改变心脏位置、血管活性药物及使用正性肌力药情况下,APCO监测结果均有所改变,变化趋势与PAC监测结果一致。2种监测方法在各时间点监测的CO值的相关系数(r)分别为0.70,0.59,0.78,0.74及0.85,各时间点CI差值的偏倚范围分别为:(0.39±0.06)L.min-1.m-2、(0.48±0.12)L.min-1.m-2、(0.26±0.06)L.min-1.m-2、(0.27±0.06)L.min-1.m-2及(0.30±0.05)L.min-1.m-2,提示2种方法监测结果有较好的相关性。2种监测方法所得(SVR)在吻合血管时变化趋势与各自监测所得CO变化趋势相反。结论:APCO用于OP-CABG术中连续CO监测具有可行性,与PAC监测法所得CO结果相关,监测结果体现了较好的即时性和动态性。
- 卢家凯朱琛王义军卿恩明
- 关键词:肺动脉导管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 4000例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手术的麻醉实践
- 本文通过对本院2000年至2005年4019例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手术(OPCAB)麻醉经验的总结,对其相关问题提出针对性意见,以期得出规律性的麻醉方法。
- 王义军
- 关键词: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手术麻醉
- 文献传递
- 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移植术患者术前焦虑研究被引量:5
- 2012年
- 目的:通过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血管移植术(OPCABG)患者术前焦虑量表和血清学检查,观察OPCABG患者术前焦虑程度,为临床医师提供术前处理参考。方法:随机选取50例拟行择期OPCABG的患者,所有患者自己填写冠状动脉旁路血管移植术术前焦虑量表(ASCABG),并在入院后第二天、术前晚、术日晨和麻醉诱导前即刻抽取静脉血,测定血清皮质醇、血管紧张素Ⅱ、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水平。结果:术前ASCABG评分为42.40±8.37,焦虑相关血清学标志物(皮质醇、血管紧张素Ⅱ、肾上腺素及去甲肾上腺素)结果现实,自入院后第2天患者出现明显焦虑,在术前晚达高峰。与入院后第2天焦虑相关血清学标志物水平比较,其他3个时间点的结果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SCABG量表对于估测OPCABG患者术前焦虑是可行的,焦虑相关血清学标志物术前变化显著,术前1天晚患者的焦虑水平达高峰。
- 王义军于海娇卢家凯卿恩明
- 关键词: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术前焦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