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切除
  • 5篇切除术
  • 4篇分切
  • 4篇部分切除
  • 4篇部分切除术
  • 3篇肾部分切除
  • 3篇肾部分切除术
  • 3篇肾上腺
  • 3篇缺血
  • 3篇肿瘤
  • 2篇肾癌
  • 2篇肾功能
  • 2篇肾切除
  • 2篇肾切除术
  • 2篇肾上腺皮质
  • 2篇肾上腺皮质癌
  • 2篇皮质
  • 2篇皮质癌
  • 2篇缺血时间
  • 2篇热缺血

机构

  • 8篇山东大学

作者

  • 8篇王刚刚
  • 7篇金讯波
  • 5篇王正
  • 3篇夏庆华
  • 1篇齐太国
  • 1篇熊晖
  • 1篇于潇
  • 1篇王翰博
  • 1篇蒋绍博

传媒

  • 6篇泌尿外科杂志...
  • 2篇中国医学前沿...

年份

  • 2篇2016
  • 2篇2015
  • 2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2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肾上腺皮质癌的发病机制及靶向治疗进展被引量:2
2015年
肾上腺皮质癌是一种罕见的高度侵袭性内分泌肿瘤,年发病率为1~2/100万例,预后差,大多数患者5年生存率〈35%.目前,通过手术完整切除病灶是唯一可治愈肾上腺皮质癌的手段.抗肾上腺素药物密妥坦和细胞毒性药物系统化疗对肾上腺皮质癌仅显示出有限的治疗潜力[1].近年来,有关肾上腺皮质癌的研究增加了我们对该病发生和发展相关基因组研究分子机制的认识.
金讯波王刚刚
关键词:肾上腺皮质癌发病机制细胞毒性药物内分泌肿瘤高度侵袭性年发病率
肾上腺部分切除术与肾上腺全切除术治疗醛固酮腺瘤效果比较的荟萃分析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 在醛固酮腺瘤的腹腔镜手术中,肾上腺部分切除术与全切除术选择指征仍存在较大争议。本研究旨在对腹腔镜肾上腺部分切除术(PA)与肾上腺全切除术(TA)治疗醛固酮腺瘤(APA)围手术期安全性及疗效进行比较。方法 在Pubmed、EMBASE、中国知网数据库中检索2000至2014年3月发表的比较腹腔镜肾上腺部分切除术(PA)与肾上腺全切除术(TA)治疗醛固酮腺瘤(APA)的临床对照研究,并应用Revman 5.2进行荟萃分析。分析的主要内容为围手术期结果(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出血量)及远期疗效(治愈率、部分缓解率、无效率)。结果 8项研究最终入选,包括973例患者。荟萃分析显示,PA和TA在围手术期结果如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及术中失血量方面无明显统计学差异。在治疗效果,特别是治愈率上,PA和TA亦大致相同(OR 1.13,95%CI 0.75~1.70,P=0.57),但PA较TA治疗失败的风险相对较大(OR 1.99,95%CI 0.74~5.38,P=0.17),但尚未达到统计学差异。结论 对于醛固酮腺瘤,与TA相比,PA技术上安全可靠,具有相似的治疗效果,但少数患者有潜在的治疗失败的风险。
赵庆涛王正于潇王刚刚
关键词:肾上腺部分切除术肾上腺切除术醛固酮腺瘤
晚期肾上腺皮质癌诊疗的临床分析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 分析晚期肾上腺皮质癌的诊断和治疗.方法 评估2002 年1 月至2014 年5 月本院泌尿微创中心收治的10 例晚期肾上腺皮质癌患者的临床数据,其中,男5 例,女5 例.结果 患者平均年龄为53.3 岁(31 ~ 85 岁),肿瘤最大直径为(14.4±5.1)cm.10 例患者中9 例行开放手术治疗,其中6 例达到肿瘤完全切除.所有患者均为临床Ⅳ期,其中T4N1M1 4 例,T4N1M0 3 例,T3N1M0 2 例,T4N0M0 1 例.随访3 ~ 18 个月,患者平均生存期为7.5 个月,1 年总体生存率为22.2%,2 年总体生存率为0.0%.3 例患者术后行联合化疗,但并未观察到明显的治疗效果.结论 肾上腺皮质癌是-种罕见的恶性肿瘤,晚期肾上腺皮质癌临床预后极差.对于晚期肾上腺皮质癌手术方式应优先选择开放手术.值得注意的是手术难度和术中出血风险较大,患者预后较差,应结合临床实际情况谨慎把握手术指征.
王刚刚金讯波蒋绍博熊晖王翰博齐太国
关键词:肾上腺恶性肿瘤手术预后
提前贯穿缝合的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分析(附7例报告)被引量:4
2016年
目的简要介绍本科在零缺血肾部分切除术方面的改良探索,即通过提前贯穿缝合来达到切除肾肿瘤中止血目的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方法收集并分析2013年10月到2015年1月期间7名T1a期肾肿瘤患者行提前贯穿缝合的非夹闭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的围术期资料。结果所有手术均顺利完成,没有患者中途中转开放或行根治性肾切除术,患者平均年龄是48岁,平均肿瘤大小是2.2cm。提前贯穿缝合的非夹闭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手术时间为76~152分钟,手术时间均值为89分钟,术中热缺血时间为0分钟。手术过程中出血量为160~750ml,均值约235ml。术前术后的肌酐和尿素氮差别并不明显(BUN,P=0.39;Scr,P=0.78)。结论提前贯穿缝合的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在手术临床安全性方面是可行的,应根据肿瘤的特点个体化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
王刚刚王正夏庆华金讯波
关键词:肾部分切除术肾功能
零缺血肾部分切除术的相关进展被引量:2
2016年
肾细胞癌约占成人恶性肿瘤的2%~3%,近年来发病率一直呈现不断上涨的趋势[1]。随着影像学技术的进步,被偶然发现的小的局限性肾肿瘤(称小肾癌)日益增多,占新确诊肿瘤的绝大多数,这使得肾部分切除术的应用日益普遍。目前肾部分切除术往往需要阻断肾蒂血管来提供便于精确切除肿瘤和重建肾盂的清晰视野。
王刚刚金讯波
关键词:肾部分切除术小肾癌肾蒂热缺血时间慢性肾疾病根治性肾切除术
肾癌淋巴结清除术的取与舍被引量:1
2013年
肾细胞癌(简称肾癌),约占全身恶性肿瘤的2%~3%,在过去的65年间其发病率以每年2%的速度增长,手术切除目前仍是治疗局限性肾癌的唯一有效治疗手段。虽然淋巴结清扫术(LND)是膀胱和前列腺癌患者淋巴结入侵检测(LNI)最准确,最可靠的分期和治疗措施~[1,2],LND在肾细胞癌(RCC)中的价值仍众说纷纭。迄今为止,还没有数据清楚地表明LND适应症和清扫范围。本文对淋巴结转移的范围、检测、发生率和肾癌淋巴结切除术的进展。
王正王刚刚金讯波
关键词:前哨淋巴结活检淋巴结清扫术淋巴结切除术肾癌根治性肾切除术
VHL综合征被引量:14
2014年
Von Hippel-Lindau(VHL)综合征(MIM编号193300)是由VHL肿瘤抑制基因种系突变引起的以视网膜及中枢神经系统血管母细胞瘤和腹部多发良恶性肿瘤及囊肿(如肾透明细胞癌、嗜铬细胞瘤、神经内分泌瘤、内淋巴囊肿瘤、肾脏和胰腺多发囊肿等)为主要临床表现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具有显著的表型变异及年龄依赖性的外显率[1]。本文简要回顾了VHL综合征的流行病学。
金讯波王刚刚王正夏庆华
关键词:血管母细胞瘤内淋巴囊肿瘤遗传学特征良恶性肿瘤视网膜血管瘤
热缺血时间与肾损伤关系的研究进展被引量:3
2012年
目前开放肾部分切除术(OPN),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LPN)和机器人辅助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RPN)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并已被作为小于7 cm的肾肿瘤根治的金标准[1]。随着肾血管夹的广泛应用,对肿瘤精确切除。
金讯波王刚刚王正夏庆华
关键词:热缺血时间急性肾功能衰竭肾部分切除术孤立肾肾小球滤过率肾实质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