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1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3篇农业科学

主题

  • 9篇杨树
  • 4篇沙棘
  • 4篇间作
  • 3篇小麦
  • 3篇间种
  • 2篇性状
  • 2篇遗传力
  • 2篇数学
  • 2篇光照
  • 1篇性状表现
  • 1篇性状遗传
  • 1篇修枝
  • 1篇修枝强度
  • 1篇杨树丰产林
  • 1篇杨树速生
  • 1篇杨树速生丰产
  • 1篇杨树速生丰产...
  • 1篇杨树资源
  • 1篇优树
  • 1篇优树选择

机构

  • 12篇山西省林业科...
  • 1篇山西省林业厅
  • 1篇中国林科院

作者

  • 13篇王宗汉
  • 7篇郭学斌
  • 6篇李新平
  • 4篇杨培林
  • 4篇贺义才
  • 3篇富裕华
  • 1篇常书平
  • 1篇周岑
  • 1篇韩一凡

传媒

  • 12篇山西林业科技
  • 1篇林业科技通讯

年份

  • 2篇1994
  • 4篇1993
  • 4篇1992
  • 3篇1990
1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杨麦间种的生物学基础浅析
1994年
杨麦间种的生物学基础浅析王宗汉,郭学斌,李新平,贺义才(山西省林业科学研究所)杨麦间种是杨农间种的一种,它包括以生产粮食、生产木材或林粮兼顾多种形式。在这一杨、麦群体结构中,杨树与小麦间存在着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相互竞争、彼此排斥的矛盾,其主要表现为...
王宗汉郭学斌李新平贺义才
关键词:杨树小麦间作生物学
杨树丰产林生长预测及经营数学模型的建立
1990年
杨树丰产林是一种特殊类型的林分,经营强度高,轮伐期短,产量高。为了使各项营林措施建立在准确可靠的科学基础上,本文通过66块标准地调查资料的统计和数据处理,建立起施肥量、灌溉次数、造林密度、盐化程度、淤积土厚度、土壤质地6项因子与亩蓄积年平均生长量之间的林氏数量化理论数学模型。通过检验,本模型达到很高的精度,复相关系数达到0.972,剩余方差0.005。在诸因子中,施肥量、灌溉次数、造林密度得分范围最高,其相对得分范围占到总值的83.4%。土壤质地的偏相关系数最小,未达到显著水平。本数学模型的确立,不仅使杨树丰产林的选地、营造和管理措施建立在数量化、系列化的基础上,而且还可预测各种类型林分的产量。为生产部门营造和经营活动提供了科学的依据。
王宗汉周洪武钤曹有升李长林马履瑞
关键词:杨树丰产林造林密度轮伐期林分杨树速生丰产林
中国杨树资源及其利用的研究被引量:5
1990年
作者在我国杨树分布区首次进行了全面的考查,初步查清了我国各种杨树的分布范围。在此基础上进行了优树的选择,共选出优树97株。其中山杨35株,苦杨23株,响叶杨、川杨、青杨和波士杨共8株,毛白杨的5个种共31株。并且对所选优树分别登记入册,作为资源收集材料保存,这次考查为林业工作者开展杨树改良工作提供了可靠的遗传信息。
韩一凡吴明荪王宗汉
关键词:杨树
沙棘性状遗传力估算的研究被引量:1
1993年
通过调查沙棘天然林以估算性状遗传力的原理和方法,提前十几年估算出了36个沙棘性状的遗传力。树高、直径、果重、刺密度和果柄长的遗传力高,可直接选择。但是单位面、积产量的遗传力很低,宜采用间接选择方法。分枝角和叶子性状相当稳定,多数果实性状亦比较稳定,可当作选择的指标。然而刺长、刺密度以及枝芽有关的性状不稳定,不宜作为选优的依据。
高金润富裕华王宗汉贺义才杨培林
关键词:沙棘遗传力
沙棘优树选择的研究被引量:1
1993年
在研究了沙棘性状的遗传力和性状间的相关后,依此选择出性状项目,并环境因子项目,应用数量化理论Ⅰ得出预测沙棘产量的数学模型。根据实际产量对理论产量的优势度,做为优树选择和分级的标准,提出了在果熟期选择优树的一套完整的程序、方法和标准。
富裕华王宗汉高金润贺义才周岑郭学斌
关键词:沙棘遗传力
修枝对杨树生长的影响被引量:11
1993年
修枝管理是杨树人工林集约栽培技术的一个重要环节。通过6a 对杨树主干部、冠层修枝试验,提出了在杨树人工林的培育过程中,第3年开始主干修枝,第4年开始冠层调整,树木6年生时,枝下高应占到树高1/2,树体结构最合理。
郭学斌李新平王宗汉
关键词:杨树修枝强度
杨麦间作的密度配置和行向被引量:3
1992年
对晋南杨麦间作地的林木因子和小麦产量进行回归分析,结合目前生产水平,提出了不同间作形式下的杨树生长量和小麦产量的关系。认为保持树高和行距相等、株距为树高的1/3~1/4时,杨树基本不影响小麦对光照的需求。间作地杨树的初植密度以株距3m、行距12m,南北方向栽植较为合理。
李新平郭学斌王宗汉杨培林
关键词:间作光照杨树
沙棘自然类型的研究被引量:1
1993年
采用双重分类法,将山西省的沙棘分为7大自然类型,即黄果型、红果型、圆果型、扁果型、大果型、小果型、一般型。又依产果量、果密度、果柄长、刺长4个重要经济指标,用 Q 聚类法划分亚类,共划分28个亚类。运用形态特征和经济性状相结合的方法划分类型,既易野外识别又可表明其经济利用价值和品种改良的前景,既能反映进化上的特点与遗传方面的差异,在实际应用中又简便易行。
王宗汉高金润杨培林李树源阎宝喜张鸿勇
关键词:沙棘
杨麦间种经济效益的研究及其数学模型的建立
1992年
本文着重研究和讨论杨麦间种形式中,以经济效益所反映的树木生长量、小麦产量与树木栽植密度、树龄、经营措施(灌溉和施肥)、土壤有机质含量、年平均温度等之间的关系。并选择上述因素,采用多元逐步回归法进行统计运算,建立有关回归方程。试验结果表明,在我省南部小麦产区,土壤有机质含量1.7%左右,麦季灌水3~4次,亩总施肥量100kg,亩栽植杨树18~20株,前5年小麦平均亩产可达250kg 以上,林木亩平均蓄积量1.0m^3以上。与单种小麦相比,产值提高15%~20%。
王宗汉李新平郭学斌李玉璞田荣善
关键词:间作杨树小麦数学模型
杨麦间作地的光照强度
1992年
根据晋南平川杨麦间作地光照强度的观测和小麦产量的调查,提出了光照强度是影响间作地小麦的关键因素。日均光照强度4·8万 Lx 是间作地小麦的临界值,小于该值,小麦产量锐减。
李新平郭学斌王宗汉常书平
关键词:光照强度小麦产量杨树小麦间作
共2页<12>
聚类工具0